初中生的同伴關系幾乎是“致命的”,孩子們可以為了同伴放棄學業,離家出走,甚至迎接死亡。
孩子正處青春期,家長不僅要面對孩子的極端情緒,各種叛逆形式,還有一個最值得家長重視的內容就是這一階段孩子的同伴關系。
初中階段孩子是否有同伴,同伴關系如何,都影響著孩子的整個青春期,而現在的青春期,要到40歲了。
孩子沒朋友,這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在整個初中階段,如下幾種類型的孩子容易交不到朋友:
性格內向型:
本身性格內向,對于朋友交際沒有自信,并且很難主動。這種類型的孩子,背后的家庭大多也是回避社交的,父母很少邀請朋友到家做客,也很少帶孩子外出交際,并且父母還會對孩子的交友對象挑剔、質疑。
處理建議:
帶孩子出門參加社交,并在社交過程中教授孩子做客的禮貌,需要注意的問題。
邀請朋友到家做客,教授孩子待客之道
鼓勵孩子帶同伴到家,并且父母積極配合接待。
在接待客人和外出社交的過程中,孩子會逐漸適應社交環境,自主學習如何主動打招呼,如何更自在的與朋友相處,那么同伴之間的交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敏感多疑型:
這一類型的孩子中,女孩子占大多數。本身就是敏感多疑類型,跟朋友在一起,總是對朋友的動作、話語過度解讀,捕捉負面信號。
這類型的孩子大多在嬰幼兒時期(0歲~3歲)并沒有在母親身邊,而在后續與父母一同生活后,父母對于孩子的人際交往細節關注過多,對于孩子在和同伴溝通交往中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事無巨細,都要了解。
處理建議:
當發現孩子沒有朋友,并且是敏感多疑型問題時,要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人格缺陷型:
有部分孩子有偏執、出言不遜等現象,對于同伴之間的小摩擦耿耿于懷,并且一定要通過報復的方式解決問題。溝通時用詞極端,用極端行為抒發極端情緒。
另一部分孩子還有出現自戀的現象,發生問題都認為是對方的錯誤,不反省自己。處于人群中一定要以自己為中心,讓周圍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
處理建議:
有以上兩種情況出現,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避免現象嚴重。
初中生正常異性交往 ≠ 早戀
初中生是不會談戀愛的!
但是作為初中女生的媽媽,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教會孩子防性騷擾,身體的禁區部分不可以讓別人觸碰。
由于男生心理成熟度一般比女生要晚2年左右,因此在初中生的異性交往中,做主導的大多是女生,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引導女生正確看待異性交往,并且教好女生如何正確處理仰慕異性的問題,那么異性交往就無需多加關注。
家長少說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初中生為了表現自己已經長大,想要獨立,不想依賴家長,所以會開始拒絕跟家長溝通。
而大多初中生的媽媽,正好到了話很多的年齡,每天盯著孩子問:作業做了嗎?單詞背了沒?你同桌考試多少分???午飯吃了什么?
當孩子不想說,家長又一直在說,這種情況下必然會有摩擦,產生矛盾。
這時,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少說,但這對家長來說,是一項很難完成的挑戰。
跟孩子在一起,“聽”、“說”或者“問”都是需要技巧的,是技巧就需要家長們來學習掌握,掌握的好,這幾年和孩子的溝通就會順利很多。
聽:
孩子在說話時,父母兩個手不要做事情
孩子在說話時,父母不要打斷孩子的發言
孩子說話結束后,父母要小結剛剛孩子講的內容
初中時期,家長們偶爾會發現,孩子開始說假話了。實際上,孩子說假話是為了趨利避害,若跟父母說真話會倒霉,當然就要說假話了。家長們想要問出孩子的真話,也是有技巧可尋的。
問:
態度是我來幫助你的,絕不是我來審問你的
解除孩子的防御,不要讓孩子警惕
向孩子說明,我會為你保密
一般家長和孩子講話,如果一本正經,說話的流程大概就是:我們發現xxx不對,你這個人xxx,你應該xxx,必須要xxx……這種溝通方式會被孩子排斥,家長所說的話基本都被孩子屏蔽在外,毫無意義。在講話時,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內容:
講:
情緒安撫:把對方的情緒說出來,表達對對方情緒的理解
共情支持: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你,我大概xxx
加以引導:為對方提出建議,不強制要求
青春期的溝通問題,一直讓家長們頭疼,相信遵循以上技巧,加以運用,各位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會輕松不少。
媽媽,是這個家里最重要的人!
一個和諧的家庭,一定是媽媽起到了好的作用,媽媽的情緒對于家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各位媽媽注意了!
認可孩子的努力!
經常會有媽媽說:我家孩子很聰明,但就是學習不努力。努力的標準是什么?我們的孩子每天早上8點到學校,5點還不一定到家,到家之后還有一堆作業,還沒算上考試前的沖刺復習以及排滿整個周末的補習課程,這還不算努力嗎?
對自己孩子的認可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要時刻表示對自己孩子的欣賞,當然是發自內心的。
不要將孩子當成“樹洞”
這個時期的母親,會在不經意間將孩子當成“樹洞”,在女兒面前訴說爸爸不顧家,不管孩子學習,這會影響到父女關系。在兒子面前流淚,哭訴父親的缺點,這會造成父子關系破裂。
真正聰明的母親,一定是在丈夫面前說孩子的好話,在孩子面前說丈夫的好話。
媽媽們的普遍焦慮
上海的家長,尤其是媽媽,普遍都有焦慮現象,這種現象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尤其是在面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時,孩子考得好,家長要淡定,不要孩子獲得好成績就各種“炫耀”,買禮物,吃大餐。當然,孩子考得不好,要及時安慰孩子,不要批評,要鼓勵。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就不會出現考試焦慮的問題。
爸爸要對兒子“示弱”:
當兒子在初中階段,個頭拔高,身材變壯,父子的關系也在悄然改變,并不是幼年時單純的崇拜與仰望。這個時期,父親可以適當的對兒子“示弱”:爸爸在你這么大的時候還沒你做得好呢;這個東西你都會啊,你比爸爸厲害。類似這種“示弱”會讓父子關系更加親密。
父親跟兒子是相互欣賞的關系,母親跟兒子是相互纏繞的關系。兒子長得越大,母親就纏的越緊,家長們要及時擺正自己的心態,認清自己的位置,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
課程推薦
【陳默老師父母課程】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你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樣的父母嗎?
你能夠有效引導教養孩子嗎?
【自信心課程】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增強孩子的學習力!
【專注力課程】
提高學習專注力,成績提高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