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月刊《成癮》刊登的一項最新綜述文章指出:酒精可以致癌,并且至少與7種癌癥相關。
口咽癌、喉癌、食道癌、結腸癌、直腸癌屬于消化系統癌癥。乙醇與唾液接觸后轉化為乙醛,乙醛屬于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劃分的一類致癌物,也是喝酒導致癌癥的罪魁禍首。
另外,乙醇還會導致肝細胞癌變。此外,乙醇對激素也有影響,如升高雌二醇水平,這可能是乳腺癌發生的風險因素之一。
另外有些劣質白酒系霉變糧食釀造,含有大量的黃曲霉素,釀酒時是無法將這些毒素去除的。黃曲霉素是強致癌物,可誘發肝癌、胃癌等腫瘤。
年關將至,大家的各種聚會酒局也開始多了起來,不論自己愿意不愿意,總會喝上幾杯,這個時候,一定要控制,盡量少喝,不可貪杯!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成年人適量飲酒標準為:成年男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相當于啤酒不超過一瓶,或葡萄酒不超過2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不超過2兩,高度白酒不超過1兩。
成年女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相當于啤酒半瓶多一點,或葡萄酒1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不超過1兩。
看到這里,相信很多人會說“你看我們村的王大爺,每天都要喝點小酒,現在都80歲了,身體還很硬朗,你怎么解釋?”
其實,喝酒對人體的傷害程度也有一部分是“因人而異”的,也就是人體內的酶起到的關鍵作用!
先來看看,酒精進入人體后,發生了什么?
酒精(乙醇)進入人體后,過程分為兩步:
第一步,乙醇脫氫酶(ADH)把乙醇(酒精)轉變為 乙醛。
第二步,乙醛脫氫酶(ALDH)把乙醛轉變為 乙酸。
ADH強,導致酒精被迅速分解為乙醛。ALDH弱,導致乙醛無法被分解為乙酸,而在體內堆積,導致臉紅和各種不爽。
上面說到了,乙醚是一類致癌物,所以,如果體內ALDH弱,導致乙醚不能及時被分解,留在體內,不僅容易導致臉紅,更容易導致癌癥的發生,所以,身體在遇到喝酒臉紅的人,還請大家不要對其勸酒了!知道自己喝酒臉紅的人,日常更應該避免喝酒,盡量做到不喝酒!
一:盡量選擇低度酒
很多人覺得高濃度的酒才“夠勁”,喝起來才更爽,但是,要知道,高度酒對人體的傷害更嚴重,喝進去高度酒,需要人體用更長的時間去分解代謝掉,對身體傷害加倍,所以,日常要盡量選擇低濃度的酒,最好不好超過38°。
二:不要空腹喝酒
千萬不要空腹飲酒,否則最傷身,會導致低血糖、高血壓,甚至有死亡風險。
胃在沒有任何食物的情況下,酒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很短,其中的酒精,80%由十二指腸和空腸吸收,其余的由胃吸收,一個半小時的吸收量可達90%以上。飲酒后5分鐘,人的血液里就有了酒精,當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0-400毫克時,就會明顯的中毒;400毫克-500毫克時,就會引起大腦深度麻醉,甚至死亡。
飲酒后,乙醇在人體內經肝臟代謝變為乙醛,再繼續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如果人在空腹饑餓時飲酒,此時肝臟糖原儲存非常少,血糖較低;因此乙醇很快吸收到血液里,可刺激胰腺β-細胞分泌出大量胰島素,使血糖濃度進一步降低;同時,乙醇迅速進入肝臟,還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糖異生,更增加低血糖的發生。
三:選好“下酒菜”
“下酒菜”絕對是有講究的,選擇錯誤的下酒菜,危害加倍,選擇好的下酒菜,則會幫助你解酒,保護身體健康!
涼皮、涼粉、海鮮、熏烤類食物都不適合作為“下酒菜”,應該選擇紅綠搭配的食物,這樣有利于“解酒”,對人體更健康!
比如西紅柿、小番茄,可以對乙醇,進行有效的分解,加快代謝;黃瓜可以有效的緩解喝酒之后,臉發紅、發熱,血壓升高的情況,在酒桌上,可以多吃一些這樣的紅綠搭配的蔬菜,來達到解酒的目的。
四:一口一口慢慢喝
很多人喊著“感情深、一口悶”的口號,一下子喝掉一杯酒,其實,這樣對人體的哈桑還非常大!
大口大口喝酒看起來很豪爽,但這樣狂飲不僅容易醉酒,而且對呼吸道、胃等器官的損傷也是很大。
建議小口慢慢喝,給身體一個時間來幫助你代謝掉喝進去的酒精,可以喝一口酒,吃一口小菜,聊會天,再喝下一口酒!
五:酒水不要混搭著喝
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很喜歡混搭的方式喝酒,比如兌點紅茶、雪碧等等,其實,這樣或許你會覺得“時尚”,但是,這樣對人體的傷害卻十分嚴重!
酒水混搭,很容易導致“酒精中毒”。各種摻和在一起,會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滲透作用,對肝臟、胃腸和腎臟等器官產生強烈的刺激和嚴重的危害,更容易導致酒精中毒。
“一次醉酒等于得了一次急性肝炎”,雖然這話有點夸張,但是,喝酒最傷的就是肝臟了,所以,醉酒后還有一件事不得不做——養肝護肝!
α-亞麻酸,提高肝臟抗病毒性
α-亞麻酸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益于肝細胞的再生,并提高了肝細胞膜的抗病毒性,防護肝細胞免除病毒的損害。
α-亞麻酸在人體內經去飽和作用,代謝生成的前列腺素(PG)I、II,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合成及其它物質轉化成血管緊張素的作用,而直接降低血管張力和疏通血管,擴張血管,改善肝臟的供血,改善肝細胞的營養,代謝和排泄狀態,有利于肝細胞的形態與功能恢復。
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并不是很多,比較常見的有蘇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三文魚等,α-亞麻酸是一種易氧化的物質,所以在食用中應避免高溫加熱,可滴在粥、湯、菜、面包等食物中一起食用。
維生素,加速代謝,修復肝功能
B族維生素是肝臟“加油站”,它能加速物質代謝,讓它們轉化成能量,不僅能給肝臟“加油”,還能修復肝功能、防止肝脂肪變性,進而起到預防脂肪肝的作用。有研究表明,B族維生素能增強肝臟對酒精的耐受性,從而起到護肝作用。
維生素A可修復肝功能,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
維生素E可防止肝組織老化,護肝的作用很明顯。
優質蛋白,提供所需營養
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是肝臟的最愛。
肝臟是一個巨大的化工廠,每天要發生1500多種以上的化學反應,工作強度之大可以想象。
所以護肝的關鍵是為它提供充足的營養,這樣這個化工廠才能正常運轉。尤其對肝炎、肝硬化的病人更應為其提供不少每天100克的優質蛋白。
關沖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起始穴,三焦經是氣和水運行的通道,有行氣利水、醒神開竅的作用,所以可以解酒防醉。
具體方法是:用指甲掐關沖穴,每次掐10秒,放松2秒后重復掐按,每側手指掐按5次。掐按時用力要均勻,使穴位能夠感到微微酸痛。
期門穴是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由于該穴與臟腑比較接近,所以常用來治療各類臟腑疾病。
搓期門穴能緩解熬夜后出現疲勞、沒有食欲等癥狀,有疏泄肝膽的作用。
具體方法是:期門穴位于胸部, 乳頭直下。每天用掌心摩擦期門5分鐘,有微微發熱感覺為佳。
方一:蜂蜜,治酒后頭痛
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第二天起床后也不會頭痛。
方二:西紅柿,治酒后頭暈
西紅柿也富含特殊果糖,能幫助促進酒精分解,一次飲用300毫升以上,能使酒后頭暈感逐漸消失。喝西紅柿汁比生吃西紅柿的解酒效果更好。
方三:新鮮葡萄,治酒后反胃、惡心
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達到解酒目的。如果在飲酒前吃,還能有效預防醉酒。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