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漢初的貞節觀能有多淡薄?不僅宮女能出宮嫁人,后宮妃子也能改嫁

關于古代宮廷生活,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入宮門深似海”,女子一旦入宮,不管是做宮女,還是成為嬪妃,自此就很難踏出宮門了,像被囚禁一樣。唐代詩人元稹《行宮》所云:“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更是將古代宮廷女子只能老死宮中的人生加以定格,但其實在漢代,宮女并不像后世那樣備受壓抑和禁錮,入宮后還是有機會出來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漢代宮女的出路吧。

一、漢代宮女有哪些?

漢代宮女范圍很廣,并不是一個固定概念,主要有以下幾種含義:

第一種,指除了皇后以外的皇帝妃妾。《漢書·文帝紀》載其遺詔云:“歸夫人以下至少使。”景帝亦遺命“出宮人歸其家,復終身”。文景時期,皇后以下的妾皆稱夫人,具體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的級別。文景二帝的出宮人顯然是指除了皇后以外的妃妾。

鄧莎版栗美人

第二種是在宮中從事勞作的女性,其中也包括官婢。東漢郎顗認為順帝之所以“皇胤多夭,嗣體莫寄”,是因為他“多積宮人,以違天意”所致,認為他應該“簡出宮女,恣其姻嫁”。這里的“宮人”指的就是宮女。明德馬太后去世,章帝生母受賜“永巷宮人二百”。殤帝時期,鄧太后下詔“掖庭宮人皆為庶民,以抒幽隔郁滯之情”。掖庭即永巷的改稱。放免掖庭宮人為庶民,可知此處的宮人是地位低于庶民的官婢。

第三種是諸侯王宮中的妃嬪。據《漢書》記載,江都王劉建生性殘暴,“宮人姬八子有過者,輒令裸立擊鼓,或置樹上,久者三十日乃得衣”。廣川王的修靡夫人陶望卿被昭信陷害,其罪行之一是“盡取善繒丐諸宮人”。

第四種是后宮妃嬪的一種等級。漢代后宮品級制度經歷了由簡到繁的演變過程。文景時期,皇后以下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級別,武帝時又加上了倢伃、娙(xíng)娥、傛華、充依,元帝時又加上了昭儀,總共形成了皇后、昭儀、婕妤、娙娥、傛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十四個等級,其下又有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家人子等,家人子又分為上家人子、下家人子,堪稱繁雜。東漢建立后,光武帝大刀闊斧,精簡后宮制度,“六宮稱號,唯皇后、貴人”,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宮人”至此成了特定的后宮品級。

光武帝郭皇后(王媛可版)

二、漢代宮女有哪些出路?

比起后世,漢代宮女的出路還是比較多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出宮歸家。

漢代宮女能出宮歸家者范圍比較廣,除了皇后以外,在文景時期一些妃妾也能被放還歸家,有的被免除終生賦稅,如景帝遺令“出宮人歸其家,復終身”。有的則被允許歸家后嫁人。如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春,“出孝惠皇帝后宮美人,令得嫁”。平帝去世后,太后王政君亦下令出其媵妾,“皆歸家得嫁”。帝王妃妾還能出宮嫁人,這在唐宋以后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王政君

皇帝妃妾都能出宮嫁人,那普通宮女在出宮后當然也能嫁人。《西京雜記》記載,賈佩蘭原為戚夫人侍女,在戚夫人死后,嫁扶風人段儒為妻,戚夫人其他侍女也都出宮嫁人。按照《漢武故事》,漢武帝建明光宮,“發燕趙美女二千人充之,率皆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滿三十者出嫁之”。哀帝時,也曾允許“掖庭宮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到東漢時,還有大臣建議出宮女嫁人。如桓帝接受陳藩諫言,“為出宮女五百余人”。

《大風歌》中的戚夫人

第二種是被賜人婚配。

被賜給他人婚嫁的宮女主要是指在宮中勞動或侍奉后妃的人,而非嬪妃本人。宮女被賜婚的對象很廣,既有諸侯王,又有皇帝的寵臣,還有周邊的少數民族首領。將宮女賜婚給劉姓諸侯王,是由呂后首創,為的是讓她們充當自己的耳目,進而加強對各地劉姓諸侯王的監控。漢文帝劉恒還是代王的時候,呂后就將自己的侍女竇氏賜到代地。到東漢,皇帝賜宮女給諸侯王的做法仍很多見。比如太后陰麗華去世時,其子東平憲王劉蒼歸國,明帝劉莊特賜宮人奴婢500人。和帝時,賜諸王宮人,貌美的掖庭宮人左小娥被賜給清河王劉慶,“幸愛極盛,姬妾莫比”。

林心如版竇氏

皇帝可以賜宮女給諸侯王,但諸侯王不能主動迎娶漢宮所出宮人,“舊禁宮人出嫁,不得適諸國”,否則要被朝廷處罰。比如孝明皇帝之子陳敬王羨之子鈞,“掖庭出女李嬈為小妻,復坐削圉、宜祿、扶溝三縣”。

漢代皇帝也會將宮女賜給有功的大臣。比如漢武帝曾賜給金日磾幾名宮女,但為人篤慎的金日磾對所賜宮女“不敢近”。漢代大臣不能自行強娶宮女,否則就是違背臣子之道,要以大不敬論罪。西漢末年,聲勢烜赫的王氏外戚成員王根、王況,或是“取故掖庭女樂五官殷嚴、王飛君等,置酒歌舞”,或是“聘取故掖庭貴人以為妻”,就遭大臣強烈彈劾,指責他們“背臣子義”,“無人臣禮,大不敬不道”。

漢代與周邊少數民族交流頻繁,為了鞏固雙方關系,也會選擇聯姻。除了嫁宗室女之外,有時也會選擇賞賜宮女。比如漢昭帝時期,鄯善質子尉屠耆歸國繼任王位,漢廷“賜以宮女為夫人,備車騎輜重”。漢元帝時期,漢匈交好,宮女王昭君被賞賜給呼韓邪單于為妻,號寧胡閼氏。不過,這種被賜給異族首領為妻的機會在漢代還是比較少的。

昭君出塞

第三種就是隨王就國。

這種出路主要針對皇帝的妃妾而言。作為皇帝的妃妾,若是有兒子,并且兒子順利長大受封為王,一旦皇帝死后,她就可以隨子就國,在封國內成為王太后。比如漢高祖去世后,不受寵的薄姬在呂太后的允許下,就與兒子劉恒就封代國。傅昭儀有子定陶王,元帝崩后,隨定陶王歸國,被尊為定陶太后。

《美人心計》中的薄姬與劉恒

妃妾假若有子,雖然年幼受封,但沒有就國或留下子嗣,在兒子死后,妃妾可以歸居娘家。如漢宣帝之戎婕妤有子竟,初元二年(前47年)被封為中山王,“以幼少未之國”,12年后無子去世,戎婕妤出宮歸居娘家。

在有女如云的后宮,能被皇帝看中并生下兒子,兒子又受封為王,這樣的宮女整體上也不算多,因而隨王就國只能是那些幸運的有子妃妾的出路。

第四種是守園陵。

也就是為皇帝守陵,這是漢代宮女特別悲慘的一條出路,即便是無子的妃嬪也要守陵。如《漢書·宣元六王傳》云:“宮人無子,乃守園陵也。”守園陵始于昭帝時期,武帝去世后,霍光專事,“皆以后宮女置于園陵”。此后,這一制度被繼承下來,昭宣時期亦是如此。守園陵的宮女人數眾多,比如僅宣帝杜陵一處就有數百人。漢元帝時期,有大臣開始反對以宮女“守園陵”,建議遣散無子或未被臨幸的宮女,但被拒絕。

到東漢時,以宮女守陵園的做法也被繼承下來。和帝去世后,限于制度,“宮人并歸園”,太后鄧氏為此“夙夜永懷,感愴發中”。由于這一時期,“后宮貴幸者皆守園陵”,這些妃嬪也就有了統一的稱呼——諸園貴人。比如沖帝之母虞美人被封為憲園貴人,靈帝之母董氏被封為慎園貴人。

死于園中是漢代“守園陵”宮女最常見的不幸結局,或因病,或因老,或因自殺。皇后趙飛燕在成帝死后被廢為庶人,并被送入成帝陵園守陵,她不堪忍受,在入陵園當天就自殺了。守陵宮女不幸染病,有時都得不到救治,這也助長了宮女的死亡,讓她們的命運更加悲慘。

佟麗婭版趙飛燕

對“守園陵”宮女來說,她們也能被允準還家,但這種機會在漢代太少見了。一次是在成帝時期,他下令“杜陵諸嘗御者歸家”。然而這些守陵宮女在此已經度過了30多年的光陰,當她們走出時,大都是或老或病。另一次是在殤帝時期,鄧太后主政,放歸了部分守陵宮女,也是以年邁體弱的人為主。可想而知,這些喪失勞動能力的病弱宮女,出宮后的生活應該也是很艱辛的。

在皇位更迭、經常以外藩入繼大統的東漢,對有些守陵宮女來說卻是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那就是她們能再度回宮。比如桓帝是蠡吾侯劉翼之子,繼位后,追尊父親為孝崇皇,陵曰博陵,母親匽氏為博園貴人。由于梁太后尚在,匽氏就前往博陵守陵,待梁太后去世后,桓帝就將其接回宮中,居于永樂宮。另一例就是靈帝生母董氏,也是因兒子繼承皇位,而從陵園再度還宮。縱觀兩漢四百年,唯有這二人是從“守園陵”的宮女再度回宮成為太后的,實為特例。總的來說,守陵是漢代宮女特別悲慘的結局,是沒有出路的出路。

文史君說

從最初出宮女令其還家或改嫁到后來以宮女“守園陵”,漢代宮女的出路越來越單一,也越來越不幸。這種變化其實也是漢代社會觀念的一種映射。在西漢初年,禮教尚不明顯,人們的貞節觀念也比較淡,男女地位相對平等,所以即便是帝王也允許宮人出宮還家甚至是改嫁,而到武帝時期,由于儒家思想確立了其統治地位,男尊女卑、夫權至上的觀念大行其道,男女地位失衡,對女性的要求顯著增加,倡導女性“一醮不改”,女性主動守節、不改嫁的現象明顯增多。除了極少數人,漢代宮女能出宮的機會也就大大減少了,生活凄慘,結局悲涼。

參考文獻

衛廣來:《西漢出宮人制度考實》,《文史哲》2002年第2期。

翟麥玲:《漢代宮女的出路》,《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趙延旭:《漢代宮人“守園陵”現象探析——從側面看漢代女性的社會地位》,《唐都學刊》2016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微雨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皇帝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古代后宮妃嬪的順序與待遇
【茶余飯后】好色也是罪孽 史上因縱欲過度而死的人有幾個
揭密宮女們如何為皇帝守陵?
把宮中的美人都嫁出去,漢文帝算得上好皇帝!
皇帝死后,守陵宮女還要輪番伺候?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宁南县| 合作市| 夹江县| 庆城县| 温宿县| 得荣县| 德阳市| 石台县| 麟游县| 当阳市| 饶河县| 渑池县| 双辽市| 类乌齐县| 迭部县| 册亨县| 双柏县| 廉江市| 大连市| 道孚县| 常熟市| 崇明县| 宣威市| 化德县| 永靖县| 乌审旗| 大关县| 四子王旗| 宜宾县| 建水县| 贺兰县| 西和县| 霞浦县| 建湖县| 保德县| 乌鲁木齐县| 邢台县| 米泉市| 澄迈县|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