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商人
一直到16世紀中期,俄羅斯雖然通過不斷的對外擴張,獲得了面積巨大的版圖,但是其國內卻一直沒有良好的出??诤筒粌龈邸4藭r的俄羅斯國內經濟發展迅速,所以國內的許多大商人都希望,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出??冢员阌谒麄兒蜌W洲國家進行貿易。于是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俄羅斯沙皇伊凡雷帝盯上了當時距離俄羅斯最近的出海口——波羅地海的出海口。
俄國沙皇伊凡雷帝
一、利沃尼亞內部紛爭不斷
伊凡雷帝為了獲得波羅的海的出???,發動了長達25年的利沃尼亞戰爭。但是在正式講述戰爭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利沃尼亞的內部狀態。
利沃尼亞緊臨著波羅地海,位置大約位于今天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當時的利沃尼亞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它的內部被分為四個主教區(基督東正教主教領導的地區),和好幾個獨立的城市。這里的民族成分也十分復雜,其主體民族有愛沙人、拉脫維亞人、利夫人和庫爾人。因為政治上的不統一以及不同民族之間的隔閡,利沃尼亞內部一直紛爭不斷。但這里緊臨著波羅的海的出???,有地理優勢,所以商業一度極其繁榮。
利沃尼亞的大體位置
利沃尼亞擁有俄羅斯夢寐以求的出海口,且商業繁榮發達,再加上其內部政治上的分裂,又為俄羅斯的侵略提供了便利。所以俄國沙皇伊凡雷帝,便把侵略的目標定在了利沃尼亞的身上。
二、戰爭的第一階段
1558年,俄羅斯沙皇伊凡雷帝正式向利沃尼亞宣戰。在戰爭開始的前半年內,俄羅斯軍隊一路勢如破竹,攻到了利沃尼亞境內最大的主教區——里加大主教區的都城里加城下。但是就在即將取勝的關鍵時刻,俄羅斯南方的克里米亞汗國卻突然襲擊了俄羅斯。得知這一情況后,伊凡雷帝立馬班師回國,去對付克里米亞汗國的進攻。
俄羅斯擊敗克里米亞汗國之后,立馬揮師北上,再次向利沃尼亞地區進攻。1560年,俄軍在埃爾梅斯戰役中大敗利沃尼亞地區最大的軍事力量——利沃尼亞騎士團。至此,利沃尼亞地區再無對抗俄羅斯的實力。
三、戰爭的第二階段
俄羅斯在利立沃尼亞地區的擴張,引起了利沃尼亞周邊國家的不滿與恐懼。以立陶宛和波蘭、瑞典為代表的幾個國家,為了防止俄國人獨吞利沃尼亞地區,便在俄國人完全占領利沃尼亞之前,搶先一步瓜分了利沃利亞。
而這也就意味著,俄羅斯想要繼續奪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就必須同時應對這幾個當時東歐的強國。但此時的俄國沙皇伊凡雷帝并沒有選擇硬拼,他先是與丹麥和瑞典簽訂了為期20年的和平條約,然后集中精力來對付立陶宛大公國。1563年,俄軍在對立陶宛大公國的戰爭中取得優勢,兵鋒直指立陶宛首都。但是到了1564年,由于立陶宛人的拼死反抗,俄國軍隊傷亡慘重,伊凡雷帝不得不宣布撤軍。立陶宛軍隊損失也相當慘重,所以無力對俄國進行追擊。因此,此戰雙方互有損失,算是打了個平手。
俄國軍隊進軍
四、戰爭的第三階段
1572年,俄羅斯決定繼續進行對利沃尼亞的征服。而這一次由于波蘭和立陶宛國內政局不穩,所以俄國的主要對手是瑞典,此時的俄國已經撕毀了此前與瑞典簽訂的和約。
戰爭初期,從1573年到1577年,俄羅斯軍隊一路凱歌高奏,不僅擊敗了北歐強國瑞典,而且還幾乎占領了利沃尼亞全境。此時的伊凡雷帝自詡為東歐霸主,他甚至想要與奧地利帝國聯盟,共同瓜分波蘭、立陶宛與利沃尼亞地區。但是這一瘋狂的想法,并沒有獲得奧地利皇帝的認同。
俄國武士
1577年,波蘭的新國王巴拖雷繼位,而這位新國王將用自己的雄才大略,完全改變俄國人在利沃尼亞戰場上的優勢地位。1579年,波蘭軍隊趁俄國不備拿下了軍事重地波洛次克(今天白俄羅斯境內)。波蘭人的勝利也極大地刺激了瑞典人和克里米亞汗國,它們同時加入反抗俄國的聯盟。俄國面對波蘭、瑞典和克里米亞汗國的三面夾擊,一時間也被壓得透不過氣來。
1580年,3.5萬波蘭軍隊攻入了俄國本土,再加上克里米亞汗國在俄國南方的騷擾以及瑞典在北方的壓迫,伊凡雷帝感覺到現在僅憑俄國的實力,恐怕無法應對這次危機。他便請羅馬教皇出面調停這次戰爭。但是在談判過程中,波蘭方面獅子大開口,以至于談判最終破裂。
波蘭國王巴拖雷
談判破裂之后,波蘭又調撥了5萬大軍進攻俄國。就在俄國人與波蘭人浴血廝殺之時,瑞典人又趁機入侵了利沃尼亞,并且獲得了大量的好處。此時的俄國已經內憂外患,為了不至于亡國,便趕緊與波蘭進行議和。議和的條件非??量蹋韲诶帜醽啱@得的大部分領土被波蘭所得,而波蘭則放棄已經占領了的俄國土地。
與波蘭議和之后,俄國又想去爭奪被瑞典占領的利沃尼亞領土,但是最后卻因為國家反對暴政的內部起義以及克里米亞汗國的騷擾而不了了之了。
至此,俄國伊凡雷帝時代對利沃尼亞的爭奪,以全面的失敗而告終。
俄羅斯與波蘭講和
文史君說
俄羅斯在伊凡雷帝時代對利沃尼亞地區的爭奪之所以失敗,并不是俄國的士兵不夠勇猛,也不是俄國的力量不夠強大。文史君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俄國不擅長隱藏自己的野心,所以它的軍事行動總是讓其他國家感到恐懼。因此每當俄羅斯有對外軍事行動時,要么是被南方的克里米亞汗國偷襲,要么就是受到歐洲國家的聯合打擊。所以最終對利沃尼亞地區的爭奪功虧一簣。因此,我們可以從俄羅斯身上得到的教訓就是,一個國家在崛起的過程當中,擁有強大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如何在擁有力量的同時又不讓別人感到恐懼,這才是真正高明的國際博弈技巧。
參考文獻
何炳松:《歐洲全史》,臺海出版社,2016年。
白建才:《俄羅斯帝國》,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9年。
(作者:浩然文史·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