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為什么東漢末年,魏蜀吳三方勢力要對荊州明爭暗奪?地位太重要了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爭奪最激烈的地區,那荊州肯定當仁不讓。可以說,誰在荊州占據更多重要城池,誰就在爭雄中占據優勢地位。荊州的地理位置為何如此重要?為什么有人說荊州決定了三國鼎立格局的形成?

一、荊州的地理位置

荊州包括今湖北省中南部和湖南省北部。荊州地勢四周高,是連延的山脈 ,北有秦嶺,南為五嶺,東為大別山,西為武當山、巫山。中間的地勢低平,屬于盆地地形,北為漢江平原,南為洞庭平原。因為荊州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時期全圖(紅框是荊州)

東漢時期,荊州全境共管轄有7個郡,分別為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東漢末年,劉表占據了荊州,劃分襄陽為章陵郡,因此有八郡之說。荊州最重要的軍事重鎮為襄陽,位于今襄水之陽,處于秦嶺山地與漢江平原之間,上游為山地,下游則是湖泊,易守難攻。在南北割據對立時期,南方勢力失去荊州,在長江以北將無險可守。北方勢力如果失去襄陽,進攻河洛的門戶將被打開。所以此處的位置至關重要。明代地理學家顧祖禹曾說:“(襄陽)府跨連荊、豫,控扼南北,三國以來, 嘗為天下重地。”

襄陽三面環水,漢水在其西、北、東繞城而過,南部則有硯山、虎頭山、百丈山三座大山,構成襄陽的南部屏障,所以襄陽被稱為“水陸之沖”。襄陽的北面是樊城,樊城與襄陽隔江,兩地組成了一個嚴密的防御體系。江陵也是荊州地區的重鎮,是長江江防的重要城池。此外,荊州還有夏口(今武昌)、長沙、武昌(今鄂州)等軍事重鎮。

二、東漢末年的荊州時勢

東南末年,黃巾起義席卷天下,在鎮壓黃巾的過程中,許多軍閥趁機割據,東漢王朝四分五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在混亂之中,荊州刺史王睿被長沙太守孫堅殺害,荊州局勢一片混亂。王睿被殺之后,朝廷開始物色荊州刺史的人選,這時宗室劉表脫穎而出。劉表是漢景帝之子劉馀的后代,他學識廣博,在漢末反宦官的戰爭中博得了很高的名聲。在何進的引薦之下,他擔任北君中侯,并在任期內政績突出。于是朝廷便選擇劉表為荊州刺史。

劉表

劉表到了荊州之后,打出“仁政德治”的口號,贏得了荊州人民的支持,同時依靠當地大族,平定了荊州境內的叛亂,于是劉表在荊州站穩了腳跟。之后,劉表將荊州的治所由武陵漢壽遷到襄陽,充分利用襄陽地理位置的優勢,來鞏固自己的地盤,同時大力擴充自己的軍事力量,既擴充步兵和騎兵,同時訓練水軍,以求在荊州自保。但此時的外部勢力越來越混亂,劉表于是采取了“內不失負職,外不備盟主”的策略,表面尊奉漢獻帝,私底下與北方勢力最大的袁紹搞好關系,以便為荊州提供便利環境。

在贏得了外部環境的基礎上,面對袁術的進攻,劉表能從容應對。同時,劉表在荊州大量招納流亡人才,興辦學校。在劉表的治理之下,荊州成為和平安定,經濟文化繁榮的地方。但最終劉表還是失掉了荊州,明末學者王夫之曾評價道:“表雖有荊州,而隔冥阨之塞,未能北向以爭權。”他將劉表失敗的原因歸于沒有向北與中原的軍閥進行爭奪,這有地理的因素,荊州北進需要越過大山。

劉表失敗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的立場,他是一個儒生式的人物,過于講求仁義,在亂世并沒有進取心是完全行不通的,而且他生性多疑,樂于招募人才卻不倚重他們,導致很多人才流失。等到曹操統一北方,孫權也壯大起來,劉表依舊“擁十萬之眾,安座而觀望”,其他勢力必將進攻這一戰略要地。最終劉表去世的第二年,曹操大軍南下,劉表之子劉琮降曹操。

曹操

三、荊州的爭奪與“借荊州”

曹操占據了荊州,但并不意味著荊州就太平了。因為劉備集團和孫權集團也十分覬覦這里。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總體戰略方針就是:“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劉備集團的創業目標就是攻下荊州和益州。而對于孫權集團來說,早年孫策請教張纮時,張纮提出的整體戰略是“投丹陽,收兵吳會,荊、揚可一”,即占據揚州和荊州,然后北進爭霸天下。但在曹操進犯荊州時,劉備還很弱小,最終在曹軍的追擊下,只能狼狽逃往東吳,主張聯吳抗曹。曹操進入荊州收編劉表的軍隊之后,信心大增,準備進一步掃蕩孫吳。但在孫權與劉備聯合,用周瑜之計,在赤壁大敗曹軍。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后,荊州又重新洗牌,曹、劉、孫三方勢力瓜分了荊州。孫權占有東部江夏郡、南郡和江陵附近地區;劉備占據南部的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曹操占領南陽郡、南郡和襄陽附近地區。三方勢力的交匯點,就成了荊州城。荊州北部的襄樊,被曹軍占據,而中心的重要軍事基地江陵,周瑜派重兵把守。劉備為了給自己贏得生存空間,親自拜見孫權,向其借江陵,以作為向西攻取益州的基地。當時周瑜主張江東自取巴蜀,但死在出兵路上。而繼任的魯肅主張用劉備來分擔曹操帶來的壓力,勸孫權“以荊州借劉備,與共拒曹操。” 于是孫權以“借荊州”的方式,與劉備達成了親密的關系。

孫權

四、關羽大意失荊州與三國鼎立

當曹操知道劉備和孫權達成同盟關系后十分失望,于是將主力撤離,主要精力集中于平定西涼和漢中。當曹操對于雙方的威脅減輕之后,曹劉雙方的矛盾就暴露了出來。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接納法正的意見,讓諸葛亮、關羽留守荊州,自己領兵與法正、龐統入川。第二年,諸葛亮、張飛、趙云等蜀國核心也入川支援,只剩關羽留守荊州。劉備得到益州之后,局勢就變得不一樣了,由原來的南北對峙漸漸轉變為三足鼎立。而荊州處于三方勢力共同爭奪的沖要位置。

尤其對于吳、蜀來說,誰失去荊州,就會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蜀漢如果失去荊州,出關北伐便只有漢中一條路。而東吳失去荊州,長江上游便始終面臨著敵人的威脅。現在荊州在劉備手下,主動權便掌握在其手中,劉備既可以北進討伐曹操,又可以順江而下進攻東吳。東吳方面便派使者從劉備手中要回荊州,但劉備借口奪得涼州再歸還。于是孫權便命呂蒙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親自領兵準備還擊。這時曹操卻進攻漢中,劉備為守住益州,便與孫權議和,雙方從新劃定了荊州地界,東吳獲得東部地區,蜀漢獲得西部地區。但這并沒有解決關鍵問題,因為雙方還都對這個地區耿耿于懷。

荊州局勢十分緊張,而對于蜀漢十分致命的是,荊州守將關羽不夠沉穩持重,有點剛愎自用。他一意孤行,不從大局考慮,南結怨于孫權,魯肅;向北貿然前進到襄樊;在軍中則瞧不起黃忠、馬超。在襄樊之戰初期,關羽降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但他進一步惡化與東吳關系,孫權援軍行動遲緩,他直接揚言:“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孫權)邪!”

關羽

關羽目中無人的表現使吳蜀聯盟徹底破裂,孫權秘密與曹操達成協議,以呂蒙為大將軍,派精兵穿白衣,穿商賈的衣服掩人耳目,偷襲關羽后方。最終關羽被殺,而劉備集團也失去了荊州。劉備聽說關羽死后,立馬稱帝,一意孤行親率大軍征孫權,最終在夷陵遭火燒連營而大敗。劉備自此失去爭霸的優勢地位,三國鼎立的格局定型。

白衣渡江

文史君說

荊州地區是三國時期爭奪的戰略焦點,可以說荊州的得失關乎魏、蜀、吳的興衰。東漢末年,荊州在劉表的治理下,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文化繁榮,但更因為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引發了曹操、劉備、孫權三大集團的激烈爭奪。赤壁之戰后,荊州被三方力量瓜分,這時三方在荊州是勢均力敵的。三方經過襄樊之戰、夷陵之戰等大規模的戰斗后,劉備勢力基本退出了荊州的爭奪。三國鼎立的完全格局基本定型。

參考文獻

曾建忠:《三國荊襄地區軍事地理論略 》,湖南科技大學,2010年。

連曉旭:《三國鼎立時期荊州戰略地位探析》,西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作者:浩然文史·爛柯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關公大意失荊州:后世對關羽的美化,難以掩蓋他為人處世上的失誤
從赤壁之戰到夷陵之戰,曹孫劉的三方動態平衡
孫權寧可翻臉劉備,也要殺關羽奪荊州,當年他為什么要借?
【逆向思維】關羽快速隕落之謎(一):荊州之主意味著什么?
【三國008】關羽的最后100天,從人生巔峰到被俘殺害,三國為其建墳立冢
殺關羽背后的巨大陰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安平县| 浦城县| 恩平市| 玉山县| 辛集市| 岳阳县| 东源县| 抚松县| 康保县| 镇原县| 黎川县| 井陉县| 门头沟区| 海口市| 刚察县| 德惠市| 金阳县| 明水县| 富顺县| 巴林右旗| 桑植县| 云南省| 滕州市| 廉江市| 铜鼓县| 邻水| 拉孜县| 隆化县| 长宁区| 乐清市| 濮阳市| 龙山县| 长岭县| 中卫市| 游戏| 安国市| 介休市| 东城区| 江油市|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