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一種人面對困難,當成人生沉重的包袱,被困難嚇得低下了頭;另有一種人面對困難,卻當作人生邁向成功的階梯,把困難采在腳下;無疑前一種人得到的將是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的人生,后一種人收獲的將是碩果累累、登上顛峰的人生。究其原因,關鍵是對待生活的態度迥然不同而已,前一種人,對待生活中的困難是一種悲觀消極的人生態度,后一種人是一種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的態度決定著人生的高度。
你的心有多高你就會飛多高。如果你認為你行那你就行,如果你覺得不行那你就不行,成敗往往在一念之間。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對待事業的態度。成功人士與失敗人士之間的區別就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剛好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所引導和支配的。一個人是不是幸福,就看他對待生活的態度,幸福的人總會向希望、向光明看齊,而不幸福的人總是抱怨自己比不上別人。好的態度應該是,努力的付出,努力的追求,至于結果就不要強求了,畢竟還有很多因素制約著結果。有著這樣心態的人往往容易獲得幸福感。
培養樂觀的態度要善于從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我們不能忘記,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因為近代以來,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救國救民,艱苦奮斗,流血犧牲。在20世紀的世界東方,使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龍、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的苦難輝煌。近代以來中國那段艱難曲折、驚心動魄的追求、選擇和奮斗史, 值得我們今天警醒和借鑒。今天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樣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一偉大事業的繼續。歷史沒有割斷,也不可能割斷。我們一代又一代人,都在做著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要以良好的心態迎接各種挑戰。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教導我們要想成就一翻大事業,必須經過艱難困苦磨煉。《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五人,經受得住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煉,思想上得到改造,意志上得到磨煉,從而真正脫胎換骨、修成正果,最后取得真經。高考是我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艱巨的考驗,有的個別同學厭學、不愿學、懼怕學習,被高考所嚇倒。而絕大多同學,丟掉思想包袱,以一顆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學習。盡管會感到很吃力,甚至接近崩潰的邊緣,但一直為自己想要的那個高度奮力拼搏,把困難采在腳下,當作走向人生成功的階梯,在戰勝學習的困難中堅定信心,磨煉意志,學到更多的知識,收獲了一份份滿意的成績單,同時讓我們的心智得到了鍛煉和成熟,積累著成功財富的高度。誠然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遇到無數像高考這樣的艱巨考驗,只要我們以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敢于拼搏,就一定會在戰勝困難中,邁向人生新的高度。
今年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勿亡歷史,勿亡國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我們要以不畏任何艱難險阻心態、舍我其誰的豪情、敢于拼搏的精氣神,攀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