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農村”——記民進樂山市中區總支會員王東英
楊健
王東英,女,40歲,樂山第七中學數學教師。2010.9~2011.6前往市中區劍峰中學支教,主要擔任劍峰中學初三數學教學及協助學校的教研教改工作。一年上課總節數:共320余節;上示范課節數:8節;聽課節數:36節;與受援學校教師交流次數:與受援學校教師集體交流每周一次,隨時與青年教師相互交流學習,共同研討教育教學。
平凡的支教 熾熱的愛心
2010年9月,王東英老師放棄對剛進初中、正處于轉型期的孩子照顧的機會,毅然決定,主動支教于市中區劍峰中學。
支教每一天,她都很早就從樂山出發趕往劍峰中學。這一年里,我們隨時都能看見她的身影,不是在教室里上課,就一定是在辦公室鉆研教材,認真備課,細心地給每一位同學批改作業。一年如一日,每天中午,都可看到她在辦公室輔導學生的情景。她還利用休息時間,走訪貧困學生,給予他們物質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撫慰。通過一年的努力,她所任教的初三班級的數學成績大幅度提高。
支教期間,她還采用在初一、初二借班上課、隨堂聽課等形式,多次為劍峰中學老師上示范課。她教學基本功扎實,充分展示了課堂教學的藝術和精華;她的講解和提問設計,照顧到全班學生,抽問和練習,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始終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全面練習為主線,注重提高課堂效益和教學質量;她深入淺出的講解,注重方法,講究技巧,重點突出,難點突破……給聽課的老師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每一次示范課都會讓聽課的老師深受感悟,受益良多。
她對年輕教師說,自己也是從農村學校成長起來的,只有嚴格要求,不斷錘煉,才能迅速成長。她無私地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傳遞給同行,作為市中區數學新課標指導組成員的她,歡迎每位老師隨時去聽她的課,互相學習,她也主動去聽年輕老師的課,課后與老師交流、評課,指導教學。她告知年輕教師,必須隨時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于生于己都是一件幸事。
她積極為劍峰中學的教研工作的開展出謀劃策,同時為劍峰中學與樂山七中的交流搭建橋梁。她給劍峰中學的老師介紹七中的管理,把七中教師的敬業精神傳遞到所支援的學校。帶領劍峰中學老師到樂山七中聽課學習、研討教學。
“她上的課我們更容易聽懂”——這是她的學生對她課堂的評價;“她比我們都還要認真”——這是劍峰中學老師們對她工作的評價;“她真誠地幫助我們成長”——這是年輕老師對她的評價;“她的示范課讓我們見識了名師的風采”——這是老師們對她示范課的評價;“她不僅把七中的教學和管理帶進來,也讓劍峰中學的老師走出去”——這是劍峰中學行政班子對她的評價;“她一個城里的老師,對我們的孩子如此關心照顧,工作那么盡力,真不簡單!”——這是學生家長對她的評價。
問起王老師對支教工作的感受和體會,她說了這樣一段話:“班上一名學生這樣說:‘王老師,我以后要象你一樣當教師。有你的鼓勵,我一定會成功的。’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卻點燃她心中的希望。農村孩子需要更多的關愛,農村孩子需要更多的知識和快樂——這正是我們支教老師的職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