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合作社探索出土地托管三種模式

合作社探索出土地托管三種模式

2014-04-02 14:39:00作者: 孫成民 張天銀   來源:農村大眾
 

5年實踐表明環節式、全程式、經營性托管都對糧食增產有積極意義

  “從土地經營權、收益分配等因素來看,土地托管與土地流轉是兩回事兒。現在有些人把土地流轉說成是托管,其實是不對的。”楊愛友說。
  楊愛友是郯城縣農技站的農技員,2009年組織當地農民成立郯城縣育新水稻農機化服務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育新合作社),現為該合作社的黨支部書記、社員代表大會主任。合作社在為農民提供農機服務的同時,針對土地細碎化、種糧效益低等因素造成的農民種地積極性降低現狀,積極探索土地托管模式,以解決“誰種地”、“怎么種”和“怎么種好地”的問題。
  合作社經過近5年的實踐,探索出三種土地托管模式。楊愛友根據運行等情況,對這三種模式進行了詳細說明。
環節式托管:
便于農民接受
  環節式托管即合作社承擔從耕種到收獲單個環節或多個環節的服務。農民根據自家的機械、勞力等情況,按照實際需要,自愿選擇項目,由合作社為其提供服務。服務結束后,農戶驗收作業質量,合作社和農民按實際作業項目結算服務費用。
  楊愛友說,這種模式服務內容清晰,操作簡單,便于農民接受,推廣范圍較廣。他說,耕、種、收等環節,是農民自愿接受的主要形式,并且這種服務模式由于托管內容單一,作業內容便于界定,農民很認可。2013年,育新合作社這種托管服務面積達到6.5萬畝次,主要集中在機耕、機種、機播、機收及機防等方面。
  楊愛友說,雖然一家一戶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存在著“管理不方便,生產成本高,標準化難落實”等實際問題,但相當一部分農民還有“戀地”情節,看重土地的保障功能、收益功能和增值功能。“這種情況下,農民自主經營自家土地的生產方式,在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內,仍是主要的生產經營方式。這就決定了,環節式托管將是今后一段時間內土地托管的主要形式。”
全程式托管:
難以固定細化
  這種模式是農戶與合作社簽訂協議,將一季耕地交由合作社托管。這種模式下,生產決策由農戶決定,耕、種、收、植保等生產環節和種子、農藥、化肥、農膜等生產資料由合作社承擔。農戶得到糧食后,合作社按各環節的用工以及種子、化肥、農藥、機械作業等費用,向農戶收取成本和服務費用。
  這種模式看起來很好——農民啥也不用管,照樣“種”地,收獲糧食。因此,這種模式被很多人看好并提倡。楊愛友說,實際運作中,在當前的條件下,這種模式并不被合作社和農民看好。他解釋說,由于投入產出很難準確核算,這種模式容易引起分歧,不易操作。育新合作社2013年采用這種模式,對89戶的343畝土地進行了探索。由于地塊分散,農民對品種、作業質量、農業投入等要求各異,運作起來相對困難,需要做大量的溝通和協調工作。不但如此,農業生產容易受自然災害影響,“遇到天災,減產了,損失就是個大問題。如果農戶說不是天災,是我們管理出了問題,麻煩就大了。”楊愛友稱。
  楊愛友說,這種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業生產環節、產量等難以固定細化,合作雙方核算困難。“我覺得,不能把這種模式理想化。目前來看,僅可作為土地托管方式的一種補充。”楊愛友進一步解釋說,從實際操作來看,這種模式服務范圍不易大,主要適用于無力種地或不在乎土地的農戶。
經營性托管:
市場前景廣闊
  采取這種托管模式后,農戶將土地委托合作社全權管理,種植計劃、生產管理由合作社負責,合作社按耕地面積向農戶支付一定的糧食或現金。
  “與全程托管的最大區別,采用經營性托管后,合作社有了生產決策權。”楊愛友說。這種托管模式下,合作社由原來的農業生產服務性組織,轉變為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2013年,育新合作社對260戶農民共計1217畝大田進行全程保底型托管服務。這些農戶將土地托管給合作社,可以預先保底收入每畝700元,或者是年終得到400斤小麥加300斤水稻的糧食收益。托管后,農民實現與土地經營權分離,合作社自主經營。等年底結束時,合作社針對當年收益扣除生產成本和費用,將盈余的60%以上再次分配給托管農民。這樣,農民的土地收益就由“保底收益+再次分配收益+種糧補貼”構成。不用種地了,農民可以外出務工經商。
  這種模式由于責、權、利明晰,不但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而且推動了適度規模經營,便于落實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楊愛友說,采用這種模式托管后,在土地經營上有明確限定,只能種植糧食作物,不能另作他用;經營權的委托時間較短,農戶可以根據自家實際情況,到時收回委托經營權,或者根據種糧收益情況,要求提高托管收益。“我認為,這種托管模式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將是今后的服務方向乃至農業生產的主要形式。”楊愛友說。
  “不管采取哪種托管模式,對當前農業生產都是有利的。”楊愛友說,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僅用于農業生產的機械投入一項,玉米、小麥每畝便可節約成本80-100元,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每畝能節約240多元。而且,大面積開展糧食作物的托管服務,每畝還可增產50-80斤。從節支和增收兩方面看,托管對糧食生產都具有積極意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合作社賺錢的3大模式!
土地托管合作社:農村土地流轉新模式
四種賺錢的農民合作社運營模式分析!
新型農業模式觀察:“托”出來的農業全產業鏈
農業生產托管,為何是中國農業重要發展趨勢?(附6大模式)
農業綠色生產社會化服務模式探析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故城县| 贵定县| 南皮县| 上林县| 龙陵县| 广南县| 大城县| 澄江县| 萨嘎县| 全南县| 织金县| 云和县| 塘沽区| 什邡市| 闸北区| 仁布县| 丹东市| 太保市| 长治市| 余姚市| 沙田区| 扶沟县| 伽师县| 西峡县| 台东市| 称多县| 淮滨县| 屯昌县| 论坛| 噶尔县| 台中市| 海伦市| 石家庄市| 永清县| 铁岭县| 武宁县| 建宁县| 黎川县| 喜德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