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期心電圖回顧
一位68歲女性以突發心悸10小時為表現,心臟彩超可見左室擴大,EF值減低,存在心功能不全的表現,其心電圖特點如下:節律整齊,QRS頻率150bpm,QRS波增寬約160ms,因此考慮為寬QRS波心動過速,其主要病因可能包括室上性心動過速伴室內傳導阻滯、合并預激和室速。大部分時候心房波頻率不易看清,但在后半部分(紅色圓圈處)由于房室傳導脫落在V1導聯看到了清晰的P波,心房波頻率為300bpm,由于房率大于心室頻率,且QRS呈典型LBBB圖形(V1導聯呈rS,I、V6導聯呈R波伴切跡),因此考慮其節律考慮為房性心律伴LBBB。通常我們把心房頻率在250-350之間的房性心動過速歸入心房撲動,而房性心動過速一般指心房頻率在250bpm以下的房性心律。理論上,心房撲動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房性心動過速。
實際上,該患者在急診室的第1份心電圖并無上述傳導脫落的情況,本次心電圖為在靜脈泵入地爾硫卓之后出現的。如果不是看到心房波的傳導脫落,更需注意該患者的鑒別診斷。該患者QRS呈典型LBBB圖形,因此首先考慮室上速伴差異性傳導,同時從經驗上看,QRS頻率在150bpm附近的室上速一定要高度警惕心房撲動伴2:1下傳心室的可能,由于此時心房波大多數隱藏在T波或QRS波之中難以發現,可以通過如下房室確定:1.給予抑制房室結傳導的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CCB、ATP等,出現房室傳導脫落時可以看到清晰的P波;2.通過食道電生理檢查記錄到左心房的激動,觀察是否合并心房2:1傳導至心室。
對于心房撲動的急性期處理,2015年ACC/AHA/HRS關于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指南(J Am Coll Cardiol. 2016;67(13):e27-e115)做出了如下流程推薦:
指南的概括如下:
1.對于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情況,建議使用靜脈使用多非利特、伊布利特(國內部分醫院具有,本院無)(ⅠA推薦)或者電復律(ⅠB推薦),對于具有起搏器的患者,可以通過超速抑制終止(ⅠC推薦)
2.如果要控制心率,可使用β受體阻滯劑、地爾硫卓和維拉帕米(ⅠB推薦)
3.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直接使用電復律(ⅠB推薦)
4.房撲的抗栓原則與房顫相同,轉復期間建議抗凝治療(ⅠB推薦)
因此,對于本例患者,結合給定的四個選項,應選擇電復律最為合理,房撲的電復律通常對能量需求較低,50-100J即可以轉復。
二、本期心電圖
一位30歲男性,主要癥狀為心悸和頭昏,采集的十二導心電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