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消防設施漏水誰應承擔水費
郭 奎 胡 純
來源:人民法院報2014年5月22日
【案情】
江蘇省宿遷市康寧小區于2005年交付業主使用,陽光物業公司負責該小區物業管理。2013年10月,小區消防水表顯示用水5.6萬噸,產生約18萬元水費,原因是消防栓漏水。自來水公司要求物業公司承擔水費,被物業公司拒絕,其理由是:小區消防設施產權歸全體業主所有,應由所有人承擔漏水損失,且自己與自來水公司無供用水合同,自來水公司無權向其主張水費。這筆水費,自來水公司應向誰索要?
【評析】
消防設施分為公共消防設施和自備消防設施,小區內部消防設施屬于小區自備消防設施,從自備消防設施取水救火需要繳納水費。小區自備消防設施漏水產生的水費,自來水公司可以依據不同的法律關系要求小區業主或物業公司承擔。
1.自來水公司可依據“物權”法律關系要求小區業主承擔。物權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建筑區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于業主共有。小區的消防設施就屬于公用設施,歸業主共有。該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業主對建筑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業主承擔義務的表現包括分擔共用部分產生的費用。該法第八十條還規定,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費用分攤,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業主專有部分建筑物總面積的比例確定。由此可見,業主作為小區消防設施的所有人,自來水公司可以要求其承擔小區消防栓漏水產生的費用。
2.自來水公司可以依據“侵權”法律關系要求物業公司承擔。在委托管理模式下,小區業主將其對小區的管理權委托給物業公司行使,此時共有設施設備管理主體為物業公司。消防法第十八條第二款明確規定,住宅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管理區域內的共用消防設施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務。物業公司未盡管理義務導致消防用水流失,侵犯了自來水公司的財產權,自來水公司有權要求物業公司賠償其因此遭受的損失。
3.業主承擔義務后,可依據物業合同向物業公司追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物業服務企業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或者法律、法規規定以及相關行業規范確定的維修、養護、管理和維護義務,業主請求物業服務企業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業主承擔水費后,可以依據物業服務合同向物業公司追償。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法院)
(我的看法:從作者的兩個思路來看,無論是小區業主還是物業公司,承擔責任的依據都是侵權:業主作為消防設施所有人,應盡到對設施的管理維修義務,即使該義務根據物業合同轉給了物業公司,業主也不能免責;物業公司作為消防設施管理人,應盡到對對設施的管理維修義務,該義務盡管是依照合同取得的義務,但對自來水公司而言也是法定義務。侵權責任法有的條款直接規定了所有人之外的管理人、使用人對受害人承擔侵權責任。理論依據也是管理人、使用人的義務對他人而言也是法定義務,因為侵權責任是違反法定義務產生的責任,侵犯的是他人的絕對權。本案中,作者認為侵犯了自來水公司對水的所有權。我認為,自來水經過水表到達消防栓后,其所有權即歸業主所有,業主應對水承擔風險責任,消防栓漏水,損害的是業主對水的所有權,這正如水經過水表進入家庭后漏水一樣。供水合同中不會約定供水的數量,因此漏多少都是業主的損失,自來水公司只負責供水,不管水多水少。因此,18萬元水費對自來水公司而言是供水合同產生的債權而不是侵權之債,只能向合同對方業主主張,業主履行債務后可以再依據物業合同向物業公司主張違約責任。業主、物業公司都沒有侵犯自來水公司對水的所有權,不存在對自來水公司的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