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閉癥的概念:
自閉癥(英文:Autism),中國大陸又稱孤獨癥,1943年由美國兒童精神醫生利奧·凱納提出并確定,該稱謂是一種發生在兒童早期的廣泛性嚴重發育障礙性疾病。男女發病比率為4:1,患兒在人際關系、語言交流及行為興趣等方面存在全面障礙,這里指的是典型意義的自閉癥,其它如脆性X綜合癥、阿斯伯格癥、彌漫性發展遲滯等疾病,所以患兒某種領域發展可能正常,但有些領域卻存在自閉癥類似的障礙,故理解為輕度自閉癥,學術上稱為一般意義的自閉系列癥。
二、自閉癥的主要癥狀表現:
每個自閉癥患兒癥狀都有所不同,自閉癥癥狀主要表現如下:
1.社交障礙:缺乏與他人交流或交流技巧,大部分患兒甚至缺乏與父母間安全依戀關系。
2.語言障礙:部分患兒無語言,或者正常語言出現倒退,或者語言缺乏一來一往的交流性質(常誤認為語言發展障礙)
3.活動及興趣異常:喜歡固定某種模式:如走同一樓梯、去同一廁所、穿同樣衣服等,有的患兒總是踮著腳走路,有的不停翻動手掌或擺晃身體,有的患兒喜歡把玩具排成一條線,有的對風扇、電梯等旋轉物體癡迷,有的不怕危險,有的痛覺遲鈍等。
4.注意力不能集中: 有的患兒表現目光不對視,有的表現為視而不聞、聽而不進(常誤認為失聰),興趣轉移很快,有的明顯多動及情緒化行為。
5.智力發展異常:70%患兒智力發展落后,20%患兒智力發展正常,10%患兒智力超常,多數患兒的記憶力特別好,有的患兒對音樂、圖像特別敏感,有的患兒對數字、符號過目不忘,但更多數為機械記憶,不懂靈活運用。
三、自閉癥的病因:
自閉癥發病的原因整個國際研究迄今為止都還未取得一致的定論,基因變異導致的遺傳因素證明是自閉癥發病的重要原因,其中7號染色體、15號染色體、五羥色胺及神經營養因子的異常又成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另外在免疫生化因素、圍產期因素等也可能是導致自閉癥的原因。后天的教育模式與自閉癥患兒的能力發展狀況息息相關,但與自閉癥的成因沒直接關系。
四、周圍社會對自閉癥認識容易出現的誤區:
對自閉癥的研究,一些發達國家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中國是從1982年開始研究,相對較晚,中國自閉癥專家陶國泰等1997年曾經提出:盡管中國自閉癥的發病與其他國家相似(含自閉系列癥共約萬分之十二),但中國社會對自閉癥的了解卻非常不夠。其中原因作出分析:一、是由于大多數家長不了解兒童發展的基本規律,導致對患兒在第一、二年的有關問題不能及時掌握;二、家長會錯誤認為早期滯后的孩子會在以后的發展中趕上正常孩子,因而持等待態度;三、社會對精神殘障有歧視,家長對患兒的問題難以啟齒,加之中國社會教育工作以及絕大部分醫務工作者又未受過自閉癥病理教育,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致使自閉癥患兒延遲干預或根本沒去干預。
同時有些疾病癥狀與自閉癥又有些相似,往往又容易被混淆:
1. 無語言的自閉癥患兒常誤認為語言發展障礙,甚至有“貴人語遲”的錯誤認識;
2. 聽而不進、視而不見的自閉癥患兒常誤認為聽覺發展障礙(失聰);
3. 自閉癥患兒因有些領域能力發展不足,常被誤認為弱智;
4. 一些自閉癥患兒伴有抑郁、明顯情緒化行為等常被誤認為兒童精神分裂癥;
5. 自閉癥患兒常有注意力不集中、目光不對視、活動多、動作刻板等,常被誤認為注意力欠缺,多動綜合癥等等。
五、如何確定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癥?
當您的孩子有以下現象里的幾種請盡快帶孩子去較權威的醫院,由資質深厚的兒童精神科醫生進行檢查診斷:
◆ 無語言或語言遲緩 ◆叫他名字時沒反應
◆ 目光不同你對視 ◆喜歡一個人玩耍,或不能融入其他孩子中去
◆ 對周圍人沒什么依戀情緒 ◆不善于玩玩具,或常喜歡把玩具排成一條直線
◆ 踮起腳尖走路 ◆總喜歡固定一種肢體或行為模式
◆ 對有些物體過行癡迷(如風扇、轱轆) ◆沒危險意識或痛覺反應遲鈍
目前醫學診斷自閉癥并不是依據儀器或化驗的結果,而是根據兒童的異常行為表現進行篩查診斷,確定以后再進行程度評定。診斷的標準主要有兩種:DSM—IV(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和ICD(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評量標準為C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