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我在香港讀博士的時候,認識一個美國的留學生(交流生),這個學生開始經常受到我們的鄙視。原因有兩個,一是這小子英語太好了;二是,這小子太能寫了,屁大一點的事,他能翻來覆去地寫,能發好幾篇文章。更可氣地是,你還找不出證據批判他“一搞多投”。開始我們這些大陸來的學生不服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們之前受到的科技論文訓練其實都是中文的,更準確地講是中文的邏輯。
我們先從一篇文章的摘要說起。摘要,大家都清楚,是要簡明扼要地介紹你這篇文章的背景,方法,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和得到了什么結果。無論中文還是英語要盡量把這幾個要素表達清楚就可以了。而我看過很多中文的文章經常有一些套話,“場面話”,比如說:我們這項研究對土木工程師將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等等。
而我們中國的學生也習慣性地將類似這樣的話翻譯過來放到摘要里。每當審這樣的英文稿件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把這句話從摘要中刪掉。因為你的研究有沒有價值,從你的方法,結果里一眼就能看出來,再加上這句話完全是畫蛇添足。
摘要過后就是引言了,英文叫Introduction。引言是干什么的呢?通常在引言里要介紹你的研究背景,也就是說為什么要做這項研究,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哪里?要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我們要回顧(review)以前的人們你這個研究領域做到了什么程度。否則你的研究一查文獻別人早做過了,那就沒有什么意義了。這就是科學研究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的原因。
那么如何review別人的工作呢?這里說一個(對年輕學子)似乎不應該說的秘密,說白了,這部分工作至少邏輯上是要一點點地給自己鋪墊。簡單地說就是別人做了什么什么工作,但存在哪些不足,我這篇文章就是要解決這個不足,是一個小小的進步。這里注意,這種點評要非常小心,你的話批得太“重”,這顯然是在“得罪”前輩,沒準審稿人就是你這個要“批”的人。
當然說得太“輕”也不行,這會大大降低你文章的分量。那么該怎么說呢?這里就要講究分寸,既要擊中要害,又要給人留足面子。再赤裸一點,review以前人的工作也是按照自己文章的“需求”。把所有相關的文章你都review了,多數情況下,你這篇文章也就不用寫了。這就是文獻看太多的弊端-被洗腦了。當然說了這么多,都是在一個你對你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全面的掌控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如此“靈活”。
而近些年,我審過的很多國內學生的英文文章,最主要的問題是,不會寫Introduction。最常見的情況是一個句子后面敢跟上十到二十個參考文獻,根本做不到對每篇文獻做出精準地點評,至于我剛才提到的英文的內在邏輯就更加談不上了。除此以外,我還經常看到Introduction里出現這樣的句子:鑒于這項研究在國外雖然已經很成熟,但在中國研究的人還不多,所以。。。。。。拜托!你現在投的可是國際期刊啊,誰管你中國到底達到了什么水平?再說中國早就進WTO了,這是理由嗎?
第三部分,Methodology。這一部分,我看過的中國學生的文章,最大問題是不重視,或根本不懂什么是引用。大家都知道,通常Methodology這部分會出現很多公式,按照英文寫作的規范,凡是你沒有給出參考文獻的公式,那就意味著是你的原創。而在很多我們中國學生的腦子里,經常會認為有些公式是“常識”,沒必要都給出參考文獻。
其實這也是受中文寫作的影響。我們自古以來寫文章都崇尚“天下文章一大抄”,對版權,參考文獻的引用的意識向來都淡薄。所以把這個習慣自然而然地也就帶到英文寫作中了,一旦別人給指出了還會振振有詞地給自己辯護。但別忘了,這種游戲規則是人家制定的,你想玩兒,就必須遵守,別無他法。
Methodology之后,就是結果的分析和討論了。說實話,這部分是我們中國學生做的最差的一個環節。有時候,你分明看到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畫出了非常漂亮的圖表,但你再看看他的分析,通常就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帶過了(with the wind)。
有時候看著這么草率,不負責任的分析,實在讓人痛心疾首。好幾次,我都心里說,就憑這幾張圖,要是我來分析,我來寫,我絕不會投這個檔次的雜志,我一定投到本領域最好的雜志!然而事實就是這樣,看著這些理論也好,實驗也好的結果,你能想象得到作者們投入了多少經費,花費了多少心血,但為什么對自己的成果這么漫不經心呢?
看了太多這樣的文章以后,你會發現,很多作者不是不想深入分析,而是不知道如何分析,最后只能一筆帶過。這其實是一個自身整體科研素養的問題。
這里給出一個小竅門,如果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分析,那就做一些比較,跟別人的工作去比較,找出其中的不同,然后分析為什么有這些不同,將來如何改進。這樣你的英文句子會越寫越多,至少看起來會很“豐滿”。這個技巧我也是跟香港那個美國學生學的,相當唬人。
結論部分不提了,跟摘要的問題差不多。這里,我想說說,英文文章這幾部分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這也是我們中國學生最不注意的。通常我們中國學生都是很機械地把這幾部分往那里一放,其實寫英語文章跟寫中文文章一樣也是講究各段之間的邏輯關系的,這樣讀起來才能引人入勝,文章才是一個整體,也能體現一個人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