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因 #新冠會引發腹瀉# 的話題焦慮!
當很多人經歷了第一次感染新冠后出現的高燒、咳嗽的難受癥狀后,對再次感染可能會出現腹瀉癥狀十分焦慮,這也導致蒙脫石散等止瀉藥繼布洛芬后成為新冠的“頂流藥“,一藥難求!
無論“新冠會導致嚴重腹瀉”是真是假,這次我們都有足夠的時間來“做好迎戰準備”。祖國醫學認為, 防腹瀉,先要養好脾胃。
而調養脾胃,“藥粥”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日常食用4款藥粥,可以幫我們逐漸調理好脾胃,防治腹瀉。
傳統醫學認為,腹瀉與脾胃虛弱有很大關系,脾胃虛弱會出現大便稀溏、食欲減退,四肢乏力、頭暈的情況,易導致百病生!
《素問·痿論篇》說:“脾主身之肌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身體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來營養,才能使肌肉發達豐滿。若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乏源,人體氣血逐漸虧虛,則百病生。
脾胃虛弱的人如何調理、恢復受損的脾胃,讓脾胃以更“健康”的狀態來應對新冠病毒的攻擊呢?
藥粥就是不錯的選擇!
粥,古時稱饘、糜、酏,俗稱稀飯,是以適量的米谷和藥物同煮,再加入一定具有藥效作用的配料,即成了具有食療作用的藥粥。
應用藥粥預防疾病,既包含著藥物預防的效果,同時,又起到扶助正氣,增強人體抗病力的作用,具有:“祛邪安正、扶正祛邪”的雙重意義。
藥粥還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功效:
在治療某些急性病時,如配合服食適當的藥粥,療效更為理想。古代有不少藥粥,就是專門用以治療急性病的食療方。例如,宋《太平圣惠方》中的發汗豉粥,就是治療“中風、傷寒壯熱、頭痛”的藥粥大復方。
有些慢性病單純依靠藥物,不一定能收到預期效果。如配合藥粥作為輔助食療方法,并能堅持長期服食,慢慢自我調理,往往可以達到藥半功倍的目的。
米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極易消化吸收,又能補充能量。如果再配合一定的中藥煮粥,作為病后調養,效果會更好。例如肺炎病后高熱雖退,但仍感覺口渴、干咳時,吃些沙參粥,既止咳,又養肺,還有利于疾病的快速恢復。
大部分的藥粥選用的是味甘性平的滋養強壯藥。這些中藥都有很好的抗老防衰,延年益壽的作用。如山藥、枸杞、首烏、蓯蓉等。
如首烏粥可以治療白發脫發;荷葉粥可以防治肥胖;浮萍粥可以防治黃褐斑;天門冬粥具有抗老防皺的作用。
一般來說,供煮粥的食物主要是米谷類,包括粳米、糯米、粟米、秫米、小麥、大麥、蕎麥、玉米、番薯。
砂仁和花椒、茴香一樣,是廚房里常用到的調料之一。
砂仁性溫,味辛,具有行氣調中、和胃醒脾的功效,為“ 醒脾調胃要藥”。凡脾胃虛寒,濕阻氣滯所致之不思飲食,惡心嘔吐,脘腹脹滿,或腹痛泄瀉的人都可以用砂仁進行調理。
現代醫學也證明,砂仁具有很好的調節胃腸和止瀉的功效。砂仁在日常飲食中,可在煮粥時加入。如果再搭配陳皮,不僅行氣調中、和胃醒脾,還能減肥。
【材料】:蓮子25克、砂仁6克、陳皮1/3個、米適量。
【烹制】:砂仁敲碎,余各藥物稍浸泡后,與米同煮粥。
注意:陰虛血燥、有熱者慎用砂仁。
如果日常僅僅是胃口不佳,也可以僅用陳皮熬粥,起到開胃的效果。
【用料】陳皮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陳皮擇凈切絲,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服食,或將陳皮研末,每回取3~5克,調入已沸的稀粥中,同煮為粥服食,每曰1劑,連續3~5天。
【功效】適用于脾胃虧虛,脘腹脹滿,肋脅疼疼,暖氣頻作,食欲不振,納差食少,惡心嘔吐,咳嗽痰多的人群。
黃芪味甘,性微溫,補益中氣,可治療因脾腎虛弱導致的體倦乏力、懶言氣短、食欲不振、大便稀溏、面色萎黃等。此外,黃芪還能提高腸管緊張度,治久瀉、脫肛等。
黃芪搭配收斂、固澀食物蓮子,對于腹瀉有很好的效果。山藥被譽為“能量補充劑“,對脾虛腎虧的乏力、健忘、腰痛腿軟、腹瀉便溏的人效果最好。
【用料】黃芪100克, 山藥100克, 蓮子肉(去心)100克。
【做法】將材料分別泡水片刻,洗凈。加水放入鍋中,煮20分鐘左右即可。等米粥熟后,直接加入米粥中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止瀉。
參苓白術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可以健脾益氣,和胃滲濕。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形體消瘦,胸脘痞塞,腹脹腸鳴,面色萎黃,舌苔白膩,脈細緩。用參苓白術散中的中藥,日常熬粥,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益氣、幫助消化的功效!
【用料】人參5g、白術5g、 茯苓10g、 山藥10g 、蓮子肉10g 、白扁豆10g 、薏苡仁10g 、甘草3g 、粳米100g。
【做法】將食材、藥材放入鍋中,煮粥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滲濕
【注意事項】大家還可以加入3-5顆大棗,能增強參苓白術散健脾益氣的功效。
最后提醒,藥粥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如果對藥粥里的中藥過敏,請謹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