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不發言,小會不發言,前列腺發炎”,這一則在網上流傳的段子,多少透露出當今社會某些男人的無奈。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簡稱“慢前”)幾乎成為男人的又一個噩夢,蛋痛的同時,還會有尿頻尿急,甚至伴有陽痿早泄等癥狀,這些致命打擊往往讓患者陷入焦慮、抑郁和煩躁的情緒而不能自拔。于是,恐“慢前”之后就出現了各種治療上的誤區,讓多少男人一個個栽在這個“炎癥”上。
誤區一:單憑癥狀不做全面檢查
廣東省中醫院男科教授陳志強說,雖然“慢前”是一個高發病,在25-40歲的男性中有30%-40%的比例有不同程度患病,但不等于說自己有尿頻、尿急、下腹痛的癥狀就以為中招。
在臨床上,很多患者被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多年,并且接受了大量的抗生素治療,還沒有效果,但是通過仔細詢問,專科醫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患者還沒接受過全面的病情分析,包括對病史的了解和前列腺的直接檢查(直腸指檢和前列腺液化驗),而確診的依據僅僅是化驗尿液、精液或前列腺的B超檢查,或者有些患者僅僅只通過癥狀,就給扣上了“慢前”的帽子。
誤區二:見癥狀減輕就不治療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種復雜的疾病,尤其是對一些久治不愈的頑固性慢前患者,一般要堅持醫生的綜合治療方案,并且要有一定的療程,一般需要1-3個月的療程,在治療后還要繼續鞏固一段時間,切忌“見好就收”。
陳志強說,有一些患者,由于臨床癥狀明顯減輕了,就拒絕繼續治療了,實際上,慢前患者主觀的感覺與客觀的檢查經常會不一致。感覺癥狀減輕了,并不等于前列腺內的病原體已經被消除了,治愈的標準應該還包括:前列腺液化驗檢查的正常及前列腺液不存在病原體。
誤區三:相信廣告怕去大醫院
劉先生,小腹、睪丸經常隱隱痛,夜間幾次排尿,小便不凈且細而不成直線,性生活受影響,舉而不堅。他開始懷疑自己得了前列腺炎,于是買藥口服,效果不明顯,后來在報紙上看了某家醫院的廣告說能根治前列腺炎,于是就按圖索驥到了這家醫院,結果花了一萬多塊錢還沒治好。
很多慢前的患者幾乎都有相似的經歷,聽信虛假廣告和江湖游醫的宣傳,總以為有一種“靈丹妙藥”一吃就好。這種不正規的治療不僅于事無補,甚至會讓患者對疾病的治療喪失信心,而讓以后的治療變得艱難。
誤區四:有炎癥就要用抗生素
小李患慢性前列腺炎有3年多了,小腹部及會陰處疼痛,稍微久坐疼痛更厲害。吃過紅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掛過10天加替沙星等,一系列抗生素都用過,均無明顯效果。
抗生素在慢前的治療上十分混亂。有的患者不惜重金使用最新的抗生素,以為既然有炎癥,就一定是細菌感染,就肯定要用抗生素。陳志強說,前列腺炎的原因復雜,雖然大體上也可分為細菌(病原體)感染和無菌性炎癥兩類。是否有菌,還需要前列腺液培養確定。因此,規范的治療是應該在使用抗生素前取前列腺液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才會有針對性的效果。如果見炎癥就用抗生素,很有可能是濫用抗生素。事實上,90%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沒有細菌感染的證據,如果使用抗生素不但起不到治療效果,還耽誤了治療。
誤區五:有醫生治自己不配合
得了前列腺炎,只指望醫生開藥打針,這是不能治愈“慢前”的,慢性前列腺炎與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有些病人可能會有體會:比如堅持打麻將,時間久了,就坐不住板凳,會陰部會疼得難受;只要一吃辣椒,下腹部就會隱隱痛。實際上,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容易誘發或加重前列腺炎的發生。因此,慢前患者根據自身體質和能力,性活動科學有節,不酗酒,不食用大量刺激性食物,不久坐與長時間騎車等,這些都有助于減少對病灶的刺激。所以,治療這個疾病,不能單靠醫生,患者自己還要積極配合治療,調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