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聞 時間: 2011-10-26 來源: 信息時報 作者: 徐姍
![]() |
廣州街坊們對“補腎”事宜極其熱衷,殊不知,一些日常行為悄然破壞著腎功能。特別是“中草藥乃‘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觀念更是害人。腎病專科中有種疾病叫做“馬兜鈴酸腎病”,恰恰是由中藥引起的。
廣東省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史偉指出,有些中藥會嚴重傷害腎功能。早在多年前,腎臟科醫師就已經明確,部分中草藥中含有一種“馬兜鈴酸”的物質會引發腎損傷,臨床稱之為“馬兜鈴酸腎病”。國內也有醫院專門研究這種腎病。馬兜鈴酸腎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重在預防,大家得重視中草藥的毒副作用。
門診病例
用藥一周,腎就衰竭
多種中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詳見右表)。大家可別以為吃得多才會“中招”,有的人對該物質敏感,短時間食用就可能出問題。史偉告訴記者,他曾接診過一個22歲的女患者,大學畢業剛剛參加工作,因為上火了牙痛,吃了一周中藥后,出現腎功能衰竭,腎穿刺發現,她患的是非常典型的馬兜鈴酸腎病,醫師測量血肌酐值已經達到好幾百,需要長期做透析治療或者做腎移植。在其他城市,也有個年輕的女病患因長痘經常購買龍膽瀉肝丸吃,一兩年后,吃出了尿毒癥。
史偉介紹道,馬兜鈴酸傷腎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急性腎損害,一種是慢性腎損害,上文提及的兩個個案分別為這兩種情況。但兩者的后果都是引發腎功能衰竭,最終導致末期腎衰,俗稱尿毒癥,且均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要重在預防,重視中草藥的毒副作用。
明確副作用,藥品更安全
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都不宜入藥。記者在網上查詢到,幾年前,香港衛生署已宣布“禁止進口及銷售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將來在審核中成藥注冊申請時,也不會批準此類中成藥注冊”。在內陸,馬兜鈴酸的代表性中藥——龍膽瀉肝丸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嚴格按照處方藥管理,在零售藥店購買必須憑醫師處方”。
目前,大醫院的腎科醫師就非常清楚其危害,怕的是不懂藥性的人輕信中草藥偏方,或者自行購買中藥。史偉說:“一劑中藥方子含有多味中草藥,而一味中草藥又含有多種成分,有時并不清楚起作用的是哪種成分,哪種成分有毒副作用。”
相比之下,西藥的成分相對單一,比如阿司匹林里面就是一種成分——水楊酸鈉。此外,一種西藥的面市必然經過動物實驗、毒理試驗、臨床驗證等多個步驟,看藥品有哪些副作用,并要把全部的副作用寫入藥品說明書。可惜,生活中不少患者一看副作用十幾種,就嚇得不敢吃藥,實際這僅代表“可能性而已”,真正發生幾率特別低。而目前不少中藥的病理研究并不充分,使得中成藥的藥品說明書看起來不那么“嚇人”,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存在危險,建議大家在正規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中藥。
不明成分的中藥除有傷腎的可能性外,有些藥物可能含有類激素成分,影響內分泌,比如鹿茸、燕窩、胎盤等,這就是為何人吃后感覺特別有力氣的原因,小孩子不可瞎補,免得誘發性早熟。
●常見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
關木通(馬木通、苦木通)
淮統(淮木通、冕寧防己)
漢中防己
朱砂蓮
細辛
通城虎
尋骨風
假大薯
逼血雷
管南香
青木香
馬兜鈴果、天仙藤(莖葉)、青木香(根)
南木香(白防己)
●常見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方劑
龍膽瀉肝丸
排石沖劑
分清止淋丸
婦科分清丸
復方珍珠暗瘡片
耳聾丸
當歸四逆湯
玄珠狼瘡丸
冠心蘇合丸
跌打丸
獨活寄生湯
不傷腎,即“補腎”
“補腎”是個永恒的話題,特別是廣州人有煲藥膳補腎的習俗。史偉表示,西醫所稱的“腎”,僅僅指腎臟這個器官;而中醫所稱的“腎”則涵蓋了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西醫的觀念中沒有“補腎”,只有好好保護腎臟,不要去損害它。保護腎臟,有如下建議:
別憋尿
飲食別過咸
飲食中別毫無節制地攝取蛋白粉、蛋白質,免得加重腎臟負擔。按正常飲食,魚肉、雞蛋、肉類中的蛋白質已經足夠身體需求了,無需額外補充蛋白質,不然反而會增加腎臟負擔,有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會加重腎臟損傷。臨床實驗發現,高蛋白飲食讓身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增強了,這是導致衰老和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信息時報記者 徐姍 通訊員 郝黎 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