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院經理的心中,昨天正式在國內公映的《猩球崛起》是10月的“救市之作”。且不論慘淡的“后國慶檔”能否真的能靠它起死回生,《猩球崛起》確實擁有一般好萊塢作品無法兼得的兩大優點———深刻的主題和豪華的制作。
一個電影題材的再顛覆
人類很早就開始關注自己的兄弟———猩猩。在以往的這類電影里,它們直立行走,開口說話,穿起衣服,甚至建造城市。但是,《猩球崛起》并非它們的“續集”,因為人猿類題材科幻片早就在新穎度和深度上碰到了極限———事實上,除了蒂姆·波頓于2001年嘗試重新演繹《決戰猩球》外,此類電影自1973年以來幾乎在大銀幕上銷聲匿跡了。
從故事角度看,《猩球崛起》可以算是《人猿星球》系列第四部《猩球征服》的前傳。但它更重要的意義則在于它在審視整個題材時所顯示出的開創性,就好比克里斯托弗·諾蘭以一部《黑暗騎士》徹底顛覆了《蝙蝠俠》系列的套路一樣。這不得不歸功于20世紀福克斯的獨到眼光———這個曾出品《人猿星球》系列的電影公司選擇了英國導演魯伯特·瓦耶特,此人之前的作品是一部鮮為人知的越獄題材劇情片《逃獄》,一部票房僅為180萬美元的英國獨立電影。魯伯特解釋說:“之前人猿系列的橋段,總是貓貓狗狗死于一場瘟疫,這之后猿類成了人類的寵物,接著淪為人類的奴隸,這似乎是一種對公民權利的社會評論,但從來都不是這類電影真正的意圖。我們的出發點則是:作為公民我們到底是誰,如果有新的公民來接替我們,將會發生什么。”
一只非常態猩猩的遭遇
基因科學家威爾·羅德曼為了治療父親的阿茲海默癥而研發新藥,用猩猩進行活體基因實驗和研究。新型藥品讓猩猩凱撒擁有超乎人類想象的高智慧。它不僅認知能力驚人,還富有同情心和人性。為救威爾的父親,凱撒誤傷了人類而被送到猩猩看護所,在那里它受到殘酷的對待。沒有人預想到,這竟是一場猩猩對決人類的革命的序幕,而浩劫的最后勝負將決定世界的未來……
凱撒的“扮演者”安迪·瑟金斯說:“我要演繹出凱撒在襁褓時期開始領悟到自己有超齡智慧時那種宛如發現新大陸的喜悅;當周遭的人類不善待它時,它開始察覺到自己是一個如此與眾不同的個體的失落;它非凡的智慧促使它感受到了責任;從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被送到監牢后被遺棄的感覺;它從質疑自己的身份到鼓起勇氣變成猩猩領袖的心路……在我的演員生涯中,這真是場不同凡響的歷程。”無疑,在這場“猩猩革命”中,凱撒是一個被觀眾同情和喜愛的角色,一堆反派人類更襯托出故事的合理性。有意思的是,即使大批人類死于這場戰爭,人們都沒有產生任何不適感,這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凱撒身上體現的“人性”比片中很多人類更強烈,它更像“人”而不是猩猩。
一次對人類文明的反思
《猩球崛起》中,人類身處的文明世界已發展到岌岌可危的地步———這是透過凱撒的雙眼得出的結論。作為一只擁有高超智慧的年輕黑猩猩,它目睹人類創作出的那些美好事物,同時它也看見人類的黑暗面———壓迫和狹隘,自大與傲慢。魯伯特認為:“人類自認為懂得扭轉、推進、欺瞞或是智取自然的法則,然后不顧后果地做出一些行為。在1968年版的《人猿星球》里,泰勒逃出人猿的控制,但他走在海灘上突然看到坍塌的自由女神像,原來這個被人猿統治的星球正是多年以后的地球,人類的核大戰在很久以前將一切化為烏有,而大自然在重新進化過程中開了個荒唐的玩笑。”制片兼編劇瑞克·賈法也指出:“世界的毀滅并非命運的偶發事件或是變異導致。”
【關鍵技術】
動作捕捉,
讓猩猩擁有“靈魂”
“時間一直是最大的敵人,因為這是一部很有抱負的電影。所有的一切要在11個半月內完成,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它需要很多有天分的人。”在介紹整個團隊時,導演魯伯特·瓦耶特總是忍不住提到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凱撒的“扮演者”安迪·瑟金斯。在這部影片中,他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演員,奧斯卡獎得主威塔數碼公司運用為《阿凡達》研發的特效技術———可攜式動態擷取技術,亦稱動作捕捉技術,記錄下他的動作和表情,再將之賦予那只電腦動畫制作出的黑猩猩。就這樣,“凱撒”擁有了真正的“靈魂”。威塔視效總監丹·萊蒙得意地說:“很多人都問電影中的那些猿猴是從哪個訓猿機構或者馬戲團請到的。這真讓我們開心!雖然大家都知道我們用了動作捕捉技術制作了主角,但是未必知道這部電影所有的猿猴都是CG制作的,一只真正的猿猴都沒有。”
首次實現室外動作捕捉
簡單說來,動作捕捉就是通過演員身上的攝像裝置來獲取他們的表演———演員們穿著灰色連體衣,上面布滿微型攝影機。但跟《阿凡達》不同的是,威塔公司在《猩球崛起》中首度將動作捕捉完全整合在實景動作捕捉里,以此消除視覺特效與真人實景的界線。簡單來說,真人演員和“猿類演員”可以同場景表演了。威塔公司這次專門設計出一套新式可攜帶式動作捕捉設備,它能架設在不同場景中,這讓他們有史以來第一次能直接在室外捕捉動作———對于片中那場融合了濃霧、熊熊大火、爆炸、直升機、上百輛車與無數臨時演員的金門橋激戰來說,這個技術進步非常重要。但資深視效師喬·萊特里承認:“幾年前若要拍本片幾乎不可能,從《金剛》到《阿凡達》,是技術的進步讓本片里的猩猩栩栩如生。”
最出色的“動作演員”
在動作捕捉演員這一特殊行當里,安迪·瑟金斯無疑是最出色的一個。魯伯特·瓦耶特非常看好安迪·瑟金斯獲奧斯卡提名的機會,他說:“安迪在攝影機前的每次呼吸,每次小小的肌肉運動,都是完美的視覺闡釋。電影本來就是視覺媒介,如果你能讓自己的角色用最少量的話訴說一個故事,那正是最理想的。拍到后來我們雖然面對著他,但已經覺得眼前出現的就是凱撒本身。如果沒有安迪,這部片子根本無法成功———他讓整個故事不像是科幻小說中虛構的世界,像是我們所存在的真實世界。”導演的看法也正是很多觀眾的真實感受。凱撒的角色年齡跨度很大,從剛出生的黑猩猩寶寶一直到革命領袖,這樣的挑戰除了曾經演過《金剛》的主角金剛的安迪·瑟金斯,確實沒有第二個人能勝任。而安迪本人也極力推贊這部影片:“沒有哪部電影可以拍攝到這種程度———80%都是捕捉真實的表演,許多的鏡頭都是實景拍攝。”
咕噥和咆哮都有其含義
安迪·瑟金斯從前扮演過猿類,但是他確信凱撒不同于“金剛”。“金剛是一個純粹的大猩猩。”他說道,“且不提兩者的身材大小,黑猩猩的身體特征就跟大猩猩完全不同。”在他看來,凱撒開始是一個無辜的天才兒童,然后它開始對人類的無情進行反抗,“所以這部電影看上去更像講述人類的故事而不是猿類的事情。”除了身體和面部活動,他甚至將黑猩猩那些聽來毫無意義的咕噥或咆哮都當成對話來表演。“凱撒有一個非常高級的喉嚨,因此我們試圖找尋一個混合著純粹的黑猩猩和人類的聲音。”全片中,凱撒只說過兩句真正的“人類語言”,“NO”和“凱撒已經到家了”,二者都蘊含著深刻的含義,并擁有讓觀眾立刻淚流滿面的力量。
【導演專訪】
魯伯特·瓦耶特:續集會拍得更“大”
《猩球崛起》在北美乃至其他很多國家上映都大受歡迎,在其于中國公映之際,影片導演魯伯特·瓦耶特專門接受了中國媒體的采訪,向廣大中國觀眾介紹這部影片的臺前幕后故事。
記者:這部電影與以前的《人猿星球》系列有哪些不同?
魯伯特·瓦耶特:我認為《猩球崛起》與2001版的《決戰猩球》(蒂姆·波頓執導)主要有兩點不同,首先,蒂姆·波頓對猩猩的統治進行了“改造再加工”,而我們則遵循了原作的設定;其次,我們把故事設置在一個真實的世界中而不是未來世界,2001版備受爭議之處就在于,設置了一個全新的地外星球,而這背離了作者的初衷,顯然觀眾對此也并不買賬。
記者:您曾說,如果說金剛是一個孤獨者,那么凱撒就是切·格瓦拉,為什么這么說?
魯伯特·瓦耶特:有意思的是,金剛和凱撒會被放在一起比較,是因為它們都是猿類。但如果把這兩個角色設定為人類,那么它們就完全不同了。金剛是它的物種中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個存活者,它是一個很孤獨的悲劇角色;而凱撒是一個革命的領導者,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拯救者,它相信猿類不同于其他的種族,最終它領導它們為了更好的生活而革命。
記者:這部影片沒有推出3D版本,這是出于什么考慮?
魯伯特·瓦耶特:對我來說,3D是一種視覺體驗,它更加適合于基于動作要素的電影,是一種手段。而我們的劇組更傾向于拍出很有人情味的電影,一部故事性更強的電影,如果加入3D技術會非常耗費時間,資金的投入也非常大,讓整部電影成為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總之,有很多原因導致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用3D。
記者:片尾的“彩蛋”預示著會有續集,續集大概會是一個怎樣的走向?
魯伯特·瓦耶特:確實想拍續集,我們也有很多想法。現在我們仍然在討論續集大概的方向,我們一致希望能創造出更多有趣的角色,此外這部電影中的所有猿類,我們也期待看到它們在七八年后甚至二三十年后的樣子。我希望凱撒的故事會更長,我們還有機會講述凱撒在戰爭時期與人類發生沖突的故事。續集會拍得更“大”。
記者:從獨立電影《逃獄》轉型到商業大片《猩球崛起》,您未來的發展方向會是哪里呢?
魯伯特·瓦耶特:我希望自己能做到兩者兼顧。對于電影人來說,能夠玩轉于不同層面是非常難得的,在好萊塢拍攝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因為這里的團隊非常龐大,有時處理問題比較復雜;而獨立電影由于人員少,所以運轉起來也相對簡單,但與此同時,資金短缺便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弊病;所以我希望能將兩者結合,穿插著拍攝。說到影片類型,我喜歡多樣化的風格,劇情片、驚悚片還有科幻片都是我的最愛,當然我對喜劇也很感興趣,但那對我來說有難度。
【外媒點評】
《洛杉磯時報》:《猿族崛起》制作得很靈巧,非常有意思,同時賞心悅目,堪稱2011年暑期檔最佳電影,模范之作,它沒有辱沒你的智商。
《滾石雜志》:通過人類演員和計算機CG技術的結合,《猿族崛起》將猿類演繹得栩栩如生。
《紐約時報》:《猿族崛起》很好,很有意思,今年好萊塢暑期檔的一個“奇跡”。
《好萊塢記者報》:完美的動作設計,一流的特效,《猿族崛起》是迄今為止,關于猿類題材電影最好的作品。
《綜藝》:電影令人印象深刻,同時還以一個悲傷的結局為續集進行了鋪墊。
《娛樂周刊》:猿類橫沖直撞的動作形象,非常震撼人心,堪稱好萊塢目前最高水平的電影制作。
《華爾街日報》:在好萊塢創作才思枯竭的情況下,《猿族崛起》提升了今年暑期檔電影的集體智商,以及集體思維的轉向。
《時代周刊》:繼《金剛》之后,威塔工作室又創造出了《猿族崛起》里栩栩如生的類人猿,展示了他們驚人的技術。
《紐約郵報》:《猿族崛起》,顧名思義,猿族在人類的玩弄下,揭竿而起,尋找他們的尊嚴,這是一部超過預期目標的電影。
《華盛頓郵報》:《猿族崛起》里,人類僅是配角。
【猩猩種族揭秘】
人科是靈長目(Primates)下的重要一科。人科動物,也被稱作大猿。既然有大猿,那必然也有小猿。所謂小猿,指的是靈長目長臂猿科的若干種動物。這些長臂猿沒有尾巴,臂長,善于鳴。《猩球崛起》中,除了人類,還有三種人科動物露了正臉,分別是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紅毛猩猩:電影里那只長著輪緣狀大臉、會打手語的大猿是一只雄性猩猩。這種動物現在只分布在東南亞。它們身上有紅色的長毛,因此也被稱作紅毛猩猩。這種行動遲緩的動物主要吃水果、樹葉等植物性食物,也會不時拿昆蟲與鳥蛋、雛鳥打打牙祭。這種動物的雄性隨著年齡的增加,它們臉上的輪緣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寬。
大猩猩:那只用生命拯救了《猩球崛起》主角凱撒的大家伙,是一只正值壯年的大猩猩。這種動物因為長相粗獷、身形巨大,長期被人們當作是一種恐怖的動物。但實際上,大猩猩好靜、性格沉穩,偏好素食。它們無論性別,都有以手敲打胸部的行為。這種動作不一定代表著攻擊欲望,而是向對方表示自己的存在。
黑猩猩:與人類關系最近的大猿,無疑是黑猩猩屬的兩種動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猩球崛起》的主角凱撒,就是一只黑猩猩。黑猩猩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它們在社交活動中經常會做一個動作:頭微低,手掌向上伸向高等級個體。這個“伸出一只手”的動作是黑猩猩群體中最普遍的手勢,其含義取決于它被使用時及前后的生活情景,但大體上是表示“請求”的含義。不過,沒有證據顯示這個動作是大猿間通用的。電影最后一段各種大猿都向凱撒伸出了手,只能說是藝術的想像吧。
如果有外星人來到地球,他們很可能在短時間內無法分辨人類與其它大猿有什么不同,在他們眼中,人類與黑猩猩之間的差別可能只在毛發上。人科中和人類關系最遠的猩猩,與人類的DNA有97.4%是相同的,大猩猩為98.4%。而黑猩猩的DNA與人類的差異只有不到1%。
除了人類以外,人科中所有物種的數量都很少。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3.1)上,除了人類之外,所有的大猿都被列為瀕危物種。這些物種瀕臨滅絕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全部都和人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