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起夜上廁所并非壞事
大洋新聞 時間:
名醫簡介
崔學教,主
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外科及男科疾病是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對復雜疑難的泌尿外科,腹部外科系統其他疾病,如腎、輸尿管、膀胱等尿路結石,肝膽管結石,腎腫瘤,膀胱腫瘤,精索靜脈曲張,非淋性尿道炎,女性尿道口疾病,腹部手術后腸粘連等有較豐富的治療經驗。
本報記者 梁婉玲
名醫故事
學醫始于孝心
“最初選擇中醫源于我的母親。從小看著媽媽胃痛難受,自己的心里也難受,所以選擇了學醫,希望能給媽媽治好病。”談到學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男科崔學教主
雖然深知祖國醫學的偉大,最初學的是中醫,但是崔學教并沒有固步自封。在六年的在校學習時間里,他花了兩年學習西醫,并成為科班出身的“中西醫結合”醫學者。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崔學教認為這是很重要的:“雖然我當初對醫學不感興趣,但是后來努力去做,并‘鉆’進去了,這讓我收獲很大。特別是學中醫,越老越有用。如果我光是坐守西醫的話,退休后就沒事干了。我剛退休的時候有些不適應,后來經過調整心態,調整方向,逐漸把重心轉移到為更基層的患者‘望聞問切’,坐診中醫,心情就舒暢多了。”
為了讓廣大的老年朋友患者節約看病費用,崔學教選擇多在普通門診出診,一周四天在普通門診,一天在嶺南名醫門診。“因為‘嶺南名醫門診’掛號費要比普通門診高出不少。但是前列腺增生之類的疾病,多發于老年人群。”
健康忠告
前列腺增生老人常見 不必緊張
“到了七十歲的老年男性,十個有八個會出現前列腺增生的問題,很普遍。”崔學教指出,尤其是近些年來生活條件好了,大部分老人每年都會體檢一次,通過B超發現前列腺增生、肝囊腫、腎囊腫疾病等的人很多。“不少患者得知患有前列腺增生后很緊張。其實,現在已經有非常有效的中西藥物可以用于治療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副作用小。”
崔學教在臨床中發現,年輕時身體越好的人,到了老年發生前列腺增生的機率越高。具體來說,正常男性體內都含有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進入老年后,兩種激素水平應該是有比例地一同下降。而年輕時身體條件好的男性,進入了老年雄性激素水平依然較高,雌性激素水平下降較多,雄性激素下降較少,相對來說雄性激素升高了,導致兩者失衡,于是腺體增大,形成了前列腺的增生。
起夜上廁所并非壞事
前列腺增生對老年人的生活作息影響較大,因為夜尿的增多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睡眠質量,不少患者為此感到苦惱。但崔學教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對于老年病人來說,老人夜尿2~3次反而對心血管系統有一定的好處。因為年紀大了,血液循環變差了,晚上起來上一下廁所,稍做運動,更利于心臟健康,并非壞事。
有心血管醫生建議,老人應該在睡覺之前喝200~300毫升的水。但是泌尿科醫生認為,睡前喝水多,晚間上廁所的次數多。“我認為,多喝水,血容量足,血液不會太粘稠。雖然晚上會因此多上兩次廁所,但可降低出現心梗的機率。所以對于老人來說,晚上多上兩次廁所不必太在意。”崔學教指出,尤其是老年人白天不必上班工作,即使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白天依然可以進行適度的補眠。
殘余尿量是一個重要指標
崔學教提醒老年患者,一旦發現患有前尿腺增生,首先要關注的是兩個問題:一是前列腺增生是否影響排尿了?排尿是否順暢?二是殘余的尿量多不多?崔學教特別強調了“殘余尿量”。有少數病人,殘余尿量多但應激性差,即使尿量很多,膀胱脹大到非常的程度也不容易感覺出來,萬一尿液返流到腎臟,問題就嚴重了,極可能損傷腎功能。
對此,崔學教建議患病時間長的老人,在體檢的時候多做一個泌尿外科的B超檢查測量膀胱殘余尿量。
名醫養生經
退休生活不能太閑
談到養生,崔學教指出,退休后還堅持出門診就是其重要的養生之道。他認為:“老年人養生,首先要心態好,放開心中的不快,凡事看開點;另外,不能太閑。尤其是專業人士,最好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沒有壓力的事情。”在崔學教看來,泌尿科的疾病對于他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了,退休后出門診于他而言是沒有壓力的。“加之,我會花一些時間跟病人聊天,多跟人交流也是不錯的選擇。我的作息時間是,一般上午出診會從上午8點到下午1點,然后睡個午覺就精神爽利了。”
另外,崔學教也建議清淡的飲食和少量多次地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