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見多了日本右翼,日本左翼呢?

見多了日本右翼,日本左翼呢?
少年中國評論   夕霧   2015-09-03 18:17  

這些年見諸報端的往往都是日本右翼的情況,但是日本左翼似乎消失了似的,沒看到什么活動和消息,偶爾看到日本共產黨議員到中國來訪問,記得中美建交之前是日本左翼發展和活動最高潮的時候,之后就逐漸的走向了低潮,貌似日本共產黨的聲勢也越來越小了,順便赤軍當年在世界的影響力也讓人聞風喪膽,我想了解現在日本左翼整體的現狀和發展情況

首先簡而言之的陳述一下事實: 日本左翼已經衰敗,而且長期以來仍在繼續衰敗。這是非常不幸的,但很遺憾也是毋庸置疑的。

這個事實陳述完之后,我們來繼續分析日本左翼的狀況。 在日本,左翼分為傳統左翼和新左翼。傳統左翼指戰前就已經存在的左翼組織,即日本社會黨和日本共產黨;新左翼則指戰后出現的一系列不遵從傳統左翼路線的左翼組織,如偏向托派(反帝國主義、反斯大林主義)的革共同(革命的共産主義者同盟 ),從運動中崛起、不斷分裂又不斷組合的共產同(共産主義者同盟,崩得),從傳統左翼中分類出來的如孕育出革勞協的社青同解放派等等。

戰后,日共的活動在50年代早期達到全盛。當時占據日共主流的所感派(野坂參三等)也有暴力革命的想法,甚至組織了中核自衛隊、山村工作隊一類的準軍事組織。然而,隨著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占領軍對日共實施打壓,日共的半合法活動受到極大打擊。在宮本顯治等人的國際派 掌握了日共之后,日共為了自保轉而走向溫和、非暴力路線,不用暴力反對現行體制,甚至在很多學生運動中扮演了白衛軍的角色。日共的轉型和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嚴重挫傷了日本左翼人士對蘇聯和所謂斯大林主義的感情,繼而大量的親共、親左組織與共產黨決裂自生獨立,這一批左翼組織就是新左翼。60年代,日本學生運動愈演愈烈,新左翼組織得到極大擴充,在60-80年代極度活躍。

同樣作為傳統左翼的日本社會黨是依托總評(日本労働組合総評議會)的,有“總評政治部”之稱,他們的激進程度取決于工人運動的激進程度。不過正因為如此,社會黨在其存在階段的大部分時間中都比共產黨還要激進。

那么,現在的日本左翼是個什么狀況呢?大概總結一下的話,大概就是以下這樣:

一、傳統左翼正在收縮或異化

①總評的解體,日本社會黨的崩潰、分裂、解散(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青同(社會主義青年同盟,日本社會黨的青年組織)的不復存在。事實上,社會黨內部狀況非常雜亂,從極左到極右都存在,黨建設又不完全,最終在村山內閣之后黨發生了分裂和解體。

日本共產黨綱領的進一步右行,逐漸蛻變為議會社民黨;民青(日本民主青年同盟,日本共產黨的青年組織)的急劇萎縮。

二、新左翼的進一步分裂和全面萎縮

①主要新左翼組織的萎縮:進入90年代之后,革共同·中核派(革命的共産主義者同盟全國委員會)、革共同·革馬派(日本革命的共産主義者同盟革命的マルクス主義派)、革共同·第四國際日本支部再建準備小組(原日本革命的共産主義者同盟(第四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日本支部))、革勞協(革命的労働者協會,原社青同解放派)、崩得系(BUND,共産主義者同盟,共產同)組織的成員全面萎縮,現在的狀況是組織雖然還在,但人員比80年代已減少80%以上。人數最多的應該是革馬派,估算大概是4000人。

②舊仇恨的延續: 新左翼組織之間的內訌(內ゲバ)原因多樣,有時候是意識形態分歧,有時候是路線分歧,有時候純粹是為了爭奪群眾。不過,暴力的門一開,就再也關不上了。暴力內訌從60年代發端,從1970年海老原事件(東京教育大學生リンチ殺人事件,中核派學生對革馬派活動家海老原俊夫實施非法拘禁、私刑致其死亡)首次見血,70年代到達最高潮并一直持續到90年代,新左翼組織之間互相進行毆打、仇殺、報復,大量的組織領導人被殺,嚴重削弱了所有方的實力,而且相互留有血債讓各派之間相互合作變為不可能。 例舉: 1975年革馬派殺害了中核派書記長本多延嘉(參見中核派書記長內ゲバ殺人事件),革馬派和中核派之間的內訌已造成上百人被殺; 1977年革馬派殺害了革勞協委員長中原一(參見反革命革マル解體?絶滅戦),革勞協和革馬派之間的內訌也已造成幾十人被殺;

1977年4月15日,革勞協為報復中原一事件,襲擊了革馬派的宣傳車,四名革馬派干部被活活燒死在車里。這是同年5月1日革勞協機關報《解放》的頭版

革馬派還在跟其他的新左翼、傳統左翼派別(如民青)發生沖突。(參見其主頁中的謀略粉砕走狗一掃一頁)需要指出的是革馬派其對其他新左翼組織的策略即所謂“のりこえの論理”其目標就是通過和其他新左翼組織的沖突實現削弱、吞并其他組織,實現自己一家獨大的狀況。這種情況下沖突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可惜的是民青小黃帽戰斗力很強,當年一次民青組織集體活動,革馬派500人半夜偷襲,結果被痛打一頓,三人重傷……之后革馬再沒敢打民青的主意。

1984年,在三里塚斗爭(圍繞成田機場建設征地的長達五十年的斗爭,新左翼組織的大量介入是這一斗爭的鮮明特征)正在進行的過程中,支持少數派(北原派)路線的中核派突然暴力襲擊了主導斗爭活動的新左翼組織(也是長期的共斗盟友)第四國際日本支部,造成一人死亡。后者沒有報復,而是文攻武衛孤立了中核派,最終中核派四面楚歌,被迫自我批判,事件成功化解。然而這一事件牽連出的第四國際日本支部內部的性侵犯丑聞造成了日本支部被統一書記處開除。

③新分裂不斷發生:

革勞協在1981年和1997年連續兩次分裂,現有勞對派、現代社派和解放派(更能區別的叫法是赤砦社派,官網:解放)三派,其中后兩派在1997-2004年見發生了嚴重的內訌殺人,已互殺幾十人。(另一提,革勞協的地下武裝組織“革命軍”的主要有名的活動,就是用火箭彈攻擊日本境內的駐日美軍基地。幾十年來凡是這一類事件基本都是他們所為。直到今年他們還在孜孜不倦地進行著此類襲擊。換句話說,只要火箭彈還在飛,革勞協就還存在。)

中核派2006年分裂為關西派(現名為革共同再建協議會,參見革共同再建協議會HP)和中央派(參見中核派『前進』ホームページ),還有相當成員因不滿而脫退,組織遭慘重削弱。

第四國際日本支部在80年代后期被第四國際統一書記處開除同時發生分裂,現在大體繼承了衣缽的再建準備小組(參見http://www014.upp.so-net.ne.jp/tor-ks/index.htm)也不剩幾個人了。

崩得系的大部分組織都已經不復存在。還剩下的就是共產主義者同盟統一委員會(參見http://www.bund21.org/)。

④轉向

“轉向”是個日文政治術語,意思就是轉變思想路線,普遍是左轉右,可以理解為變節。在90年代之后不少日本左翼組織發生轉向,由崩得衍生出來的組織(崩得內部的意識形態不統一,各派均有,1970年左右二次崩得解體,分化出赤旗派、叛旗派、ML派、赤軍派、京濱安保共斗等等組織,這些組織又發生了一系列分裂、演化和再結合)尤其嚴重。例舉:

戰旗·共產主義者同盟荒派在1997年放棄左翼綱領,轉變為環保組織“市民媒體Actio”(市民メディアActio)

馬克思主義青年同盟在2001年放棄左翼綱領,直接跳反極右,轉變為右翼組織“‘加油,日本!’國民協議會”(がんばろう!日本!! 國民協議會)

還有一支毛派轉向成了親中組織綠黨(日本有好幾個綠黨,這里說的是鏈接里這個)

崩得系的毛派剩余力量現在勉強結合成了革命21(運動型新黨 革命21),不知道狀況如何,但估計也是勢單力孤。

而這一系列作用的結果是:

1、日本左翼松散,無聯合,各自為戰。比如在6-7月份反集體自衛權的大規模抗議中,參與了抗議的組織(中核派、革馬派、革勞協諸派和他們所控制的全學聯組織)選擇了不同的日期或者不同的地點進行活動。舉例來講,革勞協主流派全學聯在6月12號前往國會抗議,中核派全學聯在6月15日前往國會抗議,革馬派全學聯則在6月21號前往國會抗議。當然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正如上面所說,中核與革馬、革勞協與革馬互有血債,要是這幾派選在同一天,準保自己先打起來。

2015年6月21日,東京,革馬派全學聯的反侵略戰爭法抗議活動

順便一提,在這一系列抗議活動的進行之中,中核派突然和主導行動的左翼學生組織聯盟SEALDs (為自由民主學生緊急行動,SEALDs)產生了矛盾,7月23號這天雙方爆發肢體沖突,SEALDs也不言語,組織別動隊在國會抗議現場把中核派全學聯趕跑了,《前進》(中核派官方雜志)遂發文發文怒批SEALDs,反戰反修憲學生抗議行動再次發生分裂。怎么,是不是覺得和1984年在三里塚中核派突然向第四國際日本支部發難然后暴力襲擊特別的像?這是因為某些左翼組織一直以來都太擅長當攪屎棍……

2、這種狀況又造成了日本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的進一步萎縮。上文所提到的“全學聯”也就是所謂的全日本學生自治會総連合,這是立足于各個高校的日本學生左翼組織,屬于安保斗爭和全共斗(全學共闘會議)時代的遺產。同樣的,因為左翼組織本身的分裂,全學聯也已經一分為五,有:

中核派系全學聯(齋藤委員長)

革馬派系全學聯(酒井委員長)

革勞協現代社派系全學聯(伍代委員長)

革勞協赤砦社派系全學聯

民青系全學聯(官方博客)根據已有的情報,民青系全學聯已經滅亡,但是很奇怪的是就在不久前的8月13號,已經好幾年沒更新的民青系全學聯突然發了篇博文吐槽中核派全學聯,不知道是不是詐尸,還是因為7月中旬SEALDs和全學聯(中核派系)在國會門前的沖突丑聞弄得民青系看不下去了出來撇清自己。當然也有小道消息(來自日本右翼)傳稱SEALDs背后就是民青,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倒好理解:民青和新左翼自然是不共戴天,而且民青(當然還有背后的日共)也很害怕這些反體制力量拉走自己的全學聯加盟校,把反安倍反集體自衛權運動變成反權力反體制運動。

這五派全學聯各有若干據點校(民青派全學聯可能已經滅亡,但是一些學校比如愛知大學還有民青組織。現代社派暫時沒有據點校),典型的比如中核派全學聯的京都大學同學會,革馬派的早稻田大學學生自治會。各派之間始終劍拔弩張,不說合作了,讓他們一起走在大街上都不可能。而據點校的總數加起來不過四五十,和60年代末動輒一百五十個乃至一百七十個大學聯合共斗罷課(這還是在當時勢力很大的民青唱反調號召復課的情況下)比,已然完全沒法看。

這樣的狀況同樣在各方所掌握的工會(勞動組合)里明確表現出來:總評解體之后社會黨對全國工會的掌控不復存在,日共現在正蛻變為議會黨,手里的工會也不多,新左翼各派手里的工會也就那么幾個,典型的諸如中核派的動勞千葉(國鉄千葉動力車労働組合),這個組織的動員力大概有500人以上,中核派還在試圖在動勞千葉的基礎上把影響力伸向還剩下的整個原國鐵動勞。然而也已經萎縮的不象樣子。

總而言之,日本左翼運動現在正處于戰后以來前所未有的低潮狀況,而且在短期內看不到復興的希望。除非日本國內或者國際形勢發生特別重大的變化,否則日本的左翼力量還會進一步衰退下去。此外最好不要對日共抱有希望,日共蛻變成社民黨工黨只是時間問題。

上述內容基本都是憑著記憶和簡單查證寫的,可能有疏漏或者錯誤之處,敬請指正。

上文沒有涉及到脫離日本國內的日本左翼組織比如日本赤軍或者到80年代已然不存在的組織如赤軍派和聯合赤軍,畢竟要討論的是現在的日本左翼。

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六七十年代日本學運概況
謎團密布的昭和末年 —— 格力高?森永投毒案(解密篇 上)
盧比揚卡歡迎你:1938年,日本最美女星叛逃蘇聯
忽左忽右186 | 揚名阿拉伯世界之路:日本赤軍興亡
巴勒斯坦的重信房子
50年代的日本彩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南安市| 万载县| 广丰县| 贵定县| 瑞丽市| 屏东县| 温宿县| 化州市| 田林县| 宣化县| 汽车| 五河县| 固始县| 隆德县| 河北区| 鄂伦春自治旗| 农安县| 政和县| 余江县| 肥城市| 彰化县| 克拉玛依市| 门源| 丽水市| 信丰县| 铁岭市| 武川县| 宁河县| 前郭尔| 黄龙县| 永福县| 新郑市| 夏河县| 长寿区| 老河口市| 漯河市| 勃利县| 汽车| 和政县|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