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戲 慣看秋月春風
8月10日,對于影迷來說是個好日子,《愛情公寓》與《一出好戲》同時開畫共映。前者,承載著歡樂的青春;后者,黃渤是品質的保障,《瘋狂的石頭》、《泰囧》、《斗牛》、《親愛的》、《尋龍訣》……他的高質量與好口碑已經得到市場的檢驗。是選擇“好男人”曾小賢,還是支持黃渤的處女座,筆者稍微猶豫,走進了《一出好戲》的影廳。觀影后,只想說一句:這是一部把人拍好的好電影。
驚喜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跨界做導演,初始只有演員想演而優則導,現在小品、相聲表演者也紛紛開始投身“導演”行業。幾乎百分之九十的跨界導演都挑戰失敗,《一出好戲》給人驚喜,黃渤的處女座終究沒讓人失望。
單看黃渤自導自演和王寶強、王迅等主演,都會讓人想當然的認為《一出好戲》會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喜劇,包括如今荒島求生的喜劇元素,也很讓人聯想到當下很火的“吃雞”游戲。這樣的喜劇會有怎樣的張力,是讓人打個問號的。
幸運的是,演過多部大熱喜劇作品的黃渤有著別樣的野心,他七年打磨的劇本終究不是模仿近兩年才火起來的“吃雞”,他希望借著黑色幽默再度給人“溫柔一刀”留下很深的思考。
這部電影,驚喜很多,先只說一點,劇本幾乎沒有漏洞。無論是古裝還是現代,無論是喜劇還是打戲,作為一個成熟的故事,劇本必須精心打磨。但讓人不得不感嘆的是,現如今的電影,不但搞笑雷人劇層出不窮,就連最注重邏輯的偵探故事都漏洞迭出,只走“流量”。
《一出好戲》這個故事幾乎沒有漏洞,單單為了塑造“末日”這個背景就精心雕琢:開篇各國爭相報道“隕石將撞地球”,而且“肯定落到海里”,營造末日將來的輿論。但小人物幾乎沒有人相信,尤其是將要出海團建的公司。而且更加獨具匠心的是,這個公司還聘請了最權威的“史教授”------史教授是在電視上駁斥“末日將來”------一起出海團建。然后當真正災難來臨時,一群人又從將信將疑末日到堅信不疑。也只有不疑末日,人性的所有籠柵才會蕩然無存。
人性
《一出好戲》最大的驚喜是把人拍的很好,拍活了。可能有人疑惑這也要算驚喜嗎?事實是確實是的。
戲劇沖突主要是人的沖突,但能夠把人拍好、寫好的故事真的很少。在生活中、小說和電影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有自己的個性、視角和立場的。人們說話、做事,都只能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能做到這一點的,才是好故事。但可惜的是,萬中無一,大部分講故事的人到最后都會“主角吃掉配角”。
生活中,我們看電影、電視,感覺有些配角的行為簡直“莫名其妙”,就是講故事的人功力不夠,讓“主角吃掉了配角”。比如,經常有人明明身負血海深仇,但主角一出面,就深感于主角的“義氣”,殺父之仇都當做等閑,見仇人如清風拂面。這樣的例子簡直多不勝數,就連名著里邊也不外如是。歸根到底,是配角的立場被主角吃掉,主角的立場又被導演、作者的意志吃掉。
一個大師,才能胸中同時裝下許多人物,能夠照顧到每個人的不同立場,傾聽他們的聲音,關懷每個人的心事。黃渤做到了。
電影中,舒淇飾演的姍姍,聰明、善良、美麗,但她每一次都不會盲從,會謹慎的等待,等待最優的選擇。這就是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的“白富美”,感覺跟每個人都關系很好,但都保有一絲距離;于和偉飾演的張總,在和平的環境中,人人簇擁、一言九鼎,他也大方爽朗。在末日降臨的孤島,他又驚慌失措如普通員工,但又狡詐如狐,只需要一個時機就能掌握主動權,拉走半支隊伍。但他看到女兒的視頻時,又會放棄所有尊嚴,只是一個純真的父親;王寶強飾演的小王,身手利落,拳腳如風,在災難的初期,能迅速靠自己的武力稱“王”。在失去領導權之后,甚至被別人當做瘋子之后,又可以甘之如飴、唾面自干……
除了他們,王迅飾演的老潘、李琴琴飾演的于姐、楊凱迪飾演的露西、保安趙天龍、于總、毫無風骨的史教授,二十多個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立場,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心思。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每個人的選擇都基于人性。
殊為可貴的是,黃渤鏡頭下的人還是發展中的個體。比如黃渤飾演的馬進,從不甘于服從王寶強武力到輕易服從舊領導張總,再到成長為掌控局勢的領導。比如,張藝興飾演的小興,從一個毫無經驗、單純善良的小跟班,到“逼瘋”王寶強、“逼瘋”黃渤、逼降于和偉,到最后自己選擇性忘記所有,這種人在環境巨變情況下的成長乃至“成熟”與迷失,才是真的人性。
從這些活生生的人身上,我們看到:在他們自以為陷入末日的孤島、世界毀滅(新生)之際,人類幾千年歷史幾大發展階段、求生絕境下的人性選擇、斗爭、威權、民主、陰謀、均勢、善惡、堅守都濃縮為一爐,這就是黃渤的野心跟功力。
影片最后,有一個彩蛋很見功力。王迅跟王寶強開了一個旅行社,帶了一個團的旅客去島上參觀。有旅客問,那么多天,你們怎么堅持下來的?王迅指著山洞里的人像說:齊心協力、同舟共濟,靠的就是團結啊!筆者當即動容,這就是人類的歷史與神話,多少歷史,多少神話,無論多么艱險,多少斗爭,到最后,留下的也只是一團和氣的一幅筆畫,一本史書。
影片中,每到關鍵時刻,黃渤嬉笑怒罵的口哨聲都會呼嘯而至,倏忽而去,這幾個bgm,讓我仿佛聽到了楊慎的《臨江仙》,同樣的看透世情,正所謂: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白方方,國際關系專業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