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糖友都是不同的個體,年齡不同,病程不同,病情各異,不同糖友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標準也不同。
根據(jù)第6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和“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及達標策略專家共識”,筆者整理了不同糖友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供讀者參考。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應遵循個體化原則,年齡較輕、病程較短、預期壽命較長、無并發(fā)癥、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沒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應的情況下可采取更為嚴格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反之則采取相對寬松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
1.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
對于大多數(shù)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推薦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為<7%。
對于年齡輕、病程較短、預期壽命長、無并發(fā)癥、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薦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到<6.5%甚至接近正常。
經(jīng)單純生活方式干預或應用不增加低血糖風險的降糖藥治療且未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化血紅蛋白<6.5%后應維持治療,不宜降低治療強度。
隨著病程進展及病情變化,可請醫(yī)生及時調(diào)整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
2.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極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
對于糖尿病病程長、已有心血管疾病或處于心血管疾病極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薦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為<8.0%。
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
強調(diào)老年糖尿病的年齡界限為≥60歲,包括60歲以前診斷和60歲以后診斷的糖尿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宜個體化,應充分考慮患者的健康狀況等因素。
對于健康狀況良好的老年患者,建議將糖化血紅蛋白目標設定為<7.5%;若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風險的藥物(如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糖化血紅蛋白不宜低于7.0%。
對于健康中度受損的患者,有中等長度的預期壽命,低血糖風險較高,跌倒風險高,建議將糖化血紅蛋白目標設定為<8.0%;
若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風險的藥物,糖化血紅蛋白不宜低于7.5%。
對于健康狀態(tài)差的老年患者,預期壽命有限,治療獲益不確定,建議將糖化血紅蛋白目標設定為<9.0%,若患者正在使用增加低血糖風險的藥物,糖化血紅蛋白不宜低于8.0%。
4.低血糖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
糖尿病病程>15年、曾經(jīng)發(fā)生過無感知低血糖、有嚴重伴發(fā)病如肝腎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動較大并反復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的患者,建議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9%。
5.妊娠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
對于計劃妊娠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出現(xiàn)低血糖的前提下,空腹和餐后血糖應盡可能接近正常,建議糖化血紅蛋白<6.5%時妊娠。
應用胰島素治療者可適當放寬至糖化血紅蛋<7.0%。
對于處于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建議的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小時血糖<7.8mmol/L,餐后2小時血糖<6.7 mmol/L。
不建議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糖化血紅蛋白作為衡量血糖控制狀況的指標。
6.有并發(fā)癥的特殊人群的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
合并慢性腎臟病
對于合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應遵循個體化原則,一方面應防范低血糖,另一方面應避免明顯高血糖導致的急性代謝紊亂、感染及其他并發(fā)癥。
合并腫瘤等其他因素
對于合并惡性腫瘤等情況的患者:若預期壽命較長,糖化血紅蛋白可控制在7.5%左右;若預期壽命<5年,糖化血紅蛋白可控制在<9.0%。
對于執(zhí)行治療方案較困難的情況,如精神或智力障礙、視力減退等,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可適當放寬至<9.0%。
你的糖化血紅蛋白達標了嗎?
作者:葛金華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