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越秀區教育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對2021年實施的區屬中小學布局調整8個項目及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優化總體安排進行對外發布。
有4所學校進行托管,有7所學校涉及調整合并,還成立了6個教育集團和6個小學學區及9個幼教聯盟。你關心的,都在這里↓ ↓ ↓
信息時報
4所學校托管給名校
在此次調整當中,有4所學校進行托管。其中:
廣州市執信中學托管廣州市東環中學,新校名為廣州市東風實驗學校;
廣州市第三中學托管第三十七中學,新校名為廣州市第三中學實驗學校;
廣州市第七中學托管五羊中學,新校名為廣州市第七中學東山學校;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托管廣州市第四十中學,新校名為廣州市第十六中學東華實驗學校。
與此同時,還有7所學校涉及調整合并。其中:
廣州市第八十二中學整體并入廣州市第十七中學;
廣州市知用中學和越秀區凈慧體校進行整合,新校名為廣州市知用學校(九年一貫制);
越秀區舊部前小學和越秀區惠福西路小學進行合并,新校名舊部前小學;
越秀區海珠中路小學和越秀區七株榕小學合并,新校名為越秀區海珠中路小學。
成立6個教育集團和6個小學學區
集團、學區和聯盟的組建方式
教育集團:核心校(1所區屬示范性高中) 成員校(區轄內部分公民辦初中或九年一貫制學校),以中學為主。
小學學區:1 2 X的模式(1個學區長學校、2個副學區長學校、若干個其它成員校),成員校覆蓋區屬全部公民辦普通小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和特殊學校。
幼教聯盟:主任園(區教育部門辦園或其它部門辦園) 副主任園 成員園,組建模式為片區式、項目式或合作式,成員校覆蓋區轄全部公民辦幼兒園。
制度保障改革實效
無論是對于學校整合、名校托管還是
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越秀區均有成功經驗和制度保障,體現在:
政策制定上:越秀區計劃分別印發關于深化集團化辦學、學區化辦學和幼教聯盟建設實施意見的三份文件,從制度保障上出臺一攬子的配套措施,賦予集團、學區和聯盟一定的人事、經費和資源統籌權,進一步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
實際操作上:以托管辦學為例,越秀通過“三個同步”實現強力帶動,確保辦學實效——
辦學品牌 學校管理同步輸出
辦學理念 先進文化同步輻射
管理團隊 優秀師資同步派駐
“全學位 全方位”
促進緊密共建
越秀區將通過加強“八個共同”(文化共建、資源共用、人才共享、學生共育、課程共建、課題共研、特色共建、質量共進),全學段、全方位地促進緊密共建,確保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取得實效。比方說:
托管、合并或整合是什么意思?
招生政策、學校管理有何變化?
來源 | 信息時報、廣州越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