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局公布了一組數據,引起了注意。2018年全國的離結比為38%,離結比最高的黑龍江省,每100對夫妻結婚,就有63對夫妻離婚。
有個小姐妹,聊起她的一個朋友來都忍不住說她“是個狠人”。畢業之后和大學談的男朋友領了證,因為男生是那種對別人吝嗇對自己大方,很“會生活、會玩”的人,婚后女生負責家里大部分開支。
結婚兩年,期間男生因為出軌冷暴力不斷,后攤牌提出離婚,女生毅然決然同意并整理了兩年的賬單(生活費等無從考證的不算),給男方賬戶轉賬用于歸還他信用卡的明細,共計40萬元左右。要求簽離婚協議當天歸還這筆錢。
現在,她事業處于上升期,一個人過的有滋有味,生活快樂富足,父母安好。
事實上,比離結比更可怕的一組數據是,結婚率創歷史新低!據統計,2018年全國結婚率僅有7.2%,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值。
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單身人口已達兩億,且保持獨身觀念的人越來越多。晚婚、不婚已經成為流行趨勢了嗎?
從女人作為男人的附屬品到男女平等,再到今天大城市女性買房猛增。經濟越發達,人們的經濟相對更為獨立。
當生存基礎不再成問題,這一屆的年輕人正在重新“定義”婚姻。
01
2018年全國離結比為38%
我們的父母輩,觀念仍然停留在,離婚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有一個朋友的媽媽,在她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受不了老公喜歡打牌,不顧家里,就和丈夫拿了離婚證。但是當時因為丈夫一直有挽回的想法,并且她媽媽心里也覺得告訴別人自己離了婚,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他們都未對外宣揚。
本來想看看丈夫有沒有悔改的意思,看有沒有復婚的可能,發現他還是一如既往地愛玩,拖了好幾年,打定主意不再復婚之后,才開始過自己的生活。現在她媽媽還是孤身一人,動不動跟不在身邊的女兒抱怨自己是孤寡老人。
思想上的東西比較難改變,這個確實是沒啥好說的。但是分析一下朋友媽媽的這件事情,如果她的媽媽沒有認為離婚“可恥”的想法,他們早點對外公布,她早點過上自己的生活,還年輕的她有更多找到適合她的人,擁有幸福生活的可能性。
而現在,對于離婚,我們的看法是及時止損。
民政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相關數據顯示,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為380.1萬對,離結比為38%!
這里的離結比指的是一定時期內離婚對數與結婚對數之比,通常以百分數表示。離結比與“離婚率”并不是同一個概念。
離婚的人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是件好事兒。以前大家覺得離婚“可恥”,不止是傳統觀念在作祟,還有就是因為離婚的人少,“別人都沒離婚,就我離婚了,這怎么行”,人人都不想當“異類”。
現在離婚的人多了,不管是離異人士還是單親家庭的孩子,都不用再面對有色眼鏡,心理負擔少了很多,對于離婚這件事,自然“隨心所欲”了一些。
而更多的人選擇放棄掉不適合的婚姻,也不是因為任性,只是愿意湊合過日子的人變少了。
02
2018年全國結婚率創新低
從離結比如此高能看出一種趨勢,觀念轉變的趨勢。
《2018年中國婚姻狀況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率只有7.2%,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值。
經濟越發達的地區,人們的結婚意愿越低。上海2018年的結婚率只有4.4%,浙江只有5.9%,北京、廣東的結婚率同樣很低。
有網友調侃稱,“問:這屆年輕人怎么了?答:這屆年輕人想開了。”
這份報告還公布了不婚族比例。據不完全統計,不婚族在80后的占比約為10%左右,而在85后和90后的占比則高達13%和18%。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指出,導致不婚或獨身主義人群上升的原因更多地來自現代主義的一種思潮。“比方說我們向往的個人自由,我向往的是個體的一種獨立,我向往的是一種更高的一種物質享受,而不是對家庭的責任等等,這種觀念這種思潮,都會導致我們對結婚意愿的下降,對家庭的逃避。”
記者走上街頭隨機采訪路人對晚婚和不婚的看法。有不少人表示,“單身會比較自由一點,沒有柴米油鹽之類的,結婚之后,兩個人的事情會比較多。”
“現在女性普遍就業率都挺高的,經濟獨立,自己可以獨立生活地很好很幸福,所以感覺就是不需要找另一半。”
而網友們則表示,“這屆年輕人覺悟都挺高的。”
“先別說結婚,有了女朋友我的生活質量都直線下降,出去吃飯、玩、給她買東西,想當年自己也是光鮮亮麗的,現在一年就買兩雙鞋,說多了都是淚啊。”
“結了婚的80后表示,婚姻真的拉低了一個人的生活檔次,阻礙了前進步伐,想要那種從精神、物質,前途上都雙贏的婚姻真的太少了,奮斗多少年只要一生孩子,讓你回到剛出社會時那種無助感。”
看來,晚婚和不婚趨勢的蔓延,有不少人不僅能理解,還能產生共鳴。
03
重新“定義”婚姻
婚姻,從一種社會契約到經濟制度,再到現在,加入了愛情的因素進去,婚姻要承載的東西越來越多,也變得越來越不堪重負,容易支離破碎。
從前,因為生產力的變化,婚姻很簡單,兩個人一起生活,經濟上的產出,遠比一個人多得多。而女性則因為處于社會弱勢地位,需要依附于男人。
社會在變,女性地位在變,觀念也在發生變化。
新垣結衣,當了多少年的“宅男女神”,終于來了個石原里美與之抗衡。不同的是,十元是廣大女性心中的女神。
新垣結衣因為在影視劇中的形象多以溫柔可人、賢妻良母示人,所以被男性看作非常適合當女朋友和結婚的對象;
而石原里美則多以聰明睿智、勇敢獨立的女性職場形象示人,所以被女性看作最想成為的對象。
足以看出,當今女性追求獨立已經成為了潮流,“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早就反過來了。“我買得起LV,穿得起香奈兒,能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要男人干什么”。
三月底,某售房平臺對其平臺上房產交易分析后發現,47.9%買家是女性,74.2%的女性買房時沒有接受伴侶的資助,其中45.2%接受了父母資助,29%能完全憑一己之力買房。
不得不說,女人有錢有房要比有對象更有安全感,經濟獨立的人結婚意愿會更低一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口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還表示,“對于經濟條件比較發達的地區,人們經濟相對更為獨立,這里的物質文化生活相對更豐富一些,那么很多人認為婚姻相當于一種束縛,家庭更多的是責任,而帶來的對我個人享受的效益越來越少,而我的效益低了,那么我的結婚率會下降。”
未來,隨著經濟越來越發達,城市里的分工更細致,服務更便捷,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每一個單身的人都不會孤獨無依,而是能隨時被滿足生活需求。
婚姻不是用來“綁架”另一個人,也不是用來束縛自己的。
這一屆的年輕人要做的是,不管你選擇什么時候結婚甚至不結婚,首先你要擁有選擇的能力。其次祝愿大家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