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織造工序的主要任務
將前工序提供的織軸與緯紗(筒紗)按照織物組織的規格要求及工藝規定,在織機上織造各類織物。
二、噴氣織機工作法的特點
1 巡回有規律、工作主動有計劃
噴氣織機的值車工是多機臺管理工種,并要按照一定的巡回路線,有規律的巡回。主要工作是檢查布面、經紗、機械狀態和處理停臺,做到預防為主和主動有計劃的處理各項工作。
2 加強預防檢查減少疵點和停臺
加強預防檢查,是減少疵點和停臺的主要環節。檢查布面主要是發現疵點,找出原因,防止擴大和延伸。檢查經紗主要是發現不良經紗及時處理,預防斷經停臺。檢查機械主要是及時發現故障,追蹤修理。
3 合理組織工作,善于運用時間,省時省力
值車工的各項工作,要合理地組織在每個巡回中進行,巡回中以掌握時間和預防疵點產生為原則,分清輕、重、緩、急有計劃的進行各項工作。
4 單項操作又快又好又安全
值車工的各項基本操作,是由幾個基本動作組成的,這些基本操作的動作,在生產中要重復多次,因此,合理的組織,減少不必要的動作,是提高產品質量、產量的重要環節之一。
三、生產指標
它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要求完成的預期目標。主要分產量和質量兩大部分。
1 產量
產量指標是指在計劃期內應該生產出的產品數量。
(1)單位產量:
(簡稱單產)是指單位時間內單位機臺所生產的產量。織機的單產用米/臺時來表示。單產可分為理論和實際單產兩種。
即實際單產=理論單產×生產效率
(2)個人產量:
是指一個值車工在一輪班工作時間內所看管機臺的產量。
即個人輪班產量(米/人班)=單產×看管機臺×工作時間
(3) 小組產量
是指小組在一輪班工作時間內所管轄各個機臺的產量總和。
即小組輪班產量(米/組)=單產×管轄機臺數×工作時間
(4) 輪班產量
是指一輪班工作時間內所有運轉機臺的總產量,即輪班產量(米/班)=單產×運轉機臺數×工作時間
2 質量
質量指標是指在計劃期內,應該達到符合標準的產品數量的具體目標。噴織車間的質量指標,有下機一等品率、疵布率、下機匹(米)扯分。其計算公式如下:
下機一等品:是指織機落下的布匹,未經修織,其質量符合國家質量標準所規定的一等品要求。
降等疵布:是指在織造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所造成的一處性或連續性降等疵點。
下機匹(米)扯分:是將織機上落下的、未經修織的織物,在驗布機上進行檢驗,按國家棉布質量標準進行評分,以平均每匹(米)布統扯疵點分的多少(單位分/匹)或(單位分/米),作為指標考核。其中紗疵評分的叫紗疵匹(米)扯分,織疵評分的叫織疵匹(米)扯分。
四、生產技術基本知識
1 品種規格
它是包括紗線原料、紗線種類、織物組織、經緯紗號數(支數)、經緯向密度、幅寬、匹長以及織物名稱等項目。
(1)紡織纖維的概念及分類
紡織纖維是指在自然界的動物、植物中存在的,或經過化學加工制成的,有一定強度又具有紡紗的可撓曲性和一定包纏性的纖維。紡織纖維應具有一定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同時具有可染性。紡織纖維的范圍極廣,品種很多,按其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大類。
①天然纖維又分植物纖維、動物纖維、礦物纖維三種。
②化學纖維又分再生纖維和合成纖維兩種。
(2)紗線的分類
紗線的分類是根據實際需要而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幾種:
a)按照紡紗纖維的不同,可分為純棉紗、純化纖紗、混紡紗。
b)按紡紗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環錠紡紗、轉杯紡紗、噴氣紡紗等。
c)按紡紗工藝不同,可分為普梳紗、精梳紗等。
d)按加捻方向不同,可分為S捻和Z捻。
e)按用途的不同,可分為機織用紗、針織用紗等。
f)按粗細程度的不同,可分為粗號紗、中號紗、細號紗、特細號紗。
粗號紗:32tex及以上(18英支及以下)
中號紗:21~31tex(28~19英支)
細號紗:11~20tex(58~29英支)
特細號紗:10tex及以下(58英支及以上)
①常用紡織原料及紗線的代號
a)常用紡織原料的代號(見表D3)
表D1 常用紡織原料的代號
b)常用紗線的代號(見表D2、D3)
表D2 紗線代號(按加工方法或工藝不同分類)
表D3 紗線代號(按用途分類)
(3) 織物組織
織物組織就是織物經緯紗交織的規律。有平紋、斜紋、緞紋三種基本組織。
屬于平紋組織的有平布、府綢等。平布根據使用紗線特數的粗細,又可分為粗平布、中平布、細平布。它的特點是交織點最多,織物質地堅牢,正反面外觀效應相同。
屬于斜紋組織的有斜紋、嗶嘰、華達呢、卡其等,可根據組織和經緯向緊度的不同而加以區別。它的特點是有正反面之分,正面斜向自右向左稱左斜紋,自左向右稱右斜紋。斜紋織物交織點比平紋少,經緯密度較平紋高,質地較厚實,手感則柔軟有彈性。
屬于緞紋組織的有直貢、橫貢等。它的特點是有正反面之分,交織點比平紋、斜紋少,經緯密度可比斜紋高,質地松軟,富有彈性,布面平坦有光澤。
布邊的作用是使織物有平直、均整的邊緣,合理的布邊組織可以在織造過程中使織物保持一定幅度,增加邊經紗強度,防止邊經紗與筘齒摩擦過大而造成邊經紗斷頭,同時良好的布邊組織可以防止在印染加工過程中破邊或卷邊。
布邊組織設計的原則是以簡單組織為宜,并盡可能與地組織協調或利用地組織的綜框。布邊的闊度視織物的幅寬、紗的特數、密度、組織、后加工方式和織物用途而定。
目前常用的布邊組織有平紋組織、重平組織、方平組織、斜紋組織等。
(4)紗線粗細度的表示方法
①紗線支數
英制支數(S):一磅重的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有幾個840碼就稱為幾支紗線。支數越大,紗線越細;支數越小,則紗線越粗。
②紗線特數
紗線的粗細程度通常采用紗線的特克斯(tex)簡稱“特”,習慣稱法叫號數來表示。特克斯或tex(號數):1000米長度的紗線,在公定回潮率(8.5%)時的克數,是多少克就稱多少tex(號)。
特數越大,紗線越粗;特數越小,則紗線越細。
注:1)1碼=0.9144 m
2)1磅=0.4536 kg
特克斯(tex)、支數都是表示紗線的粗細度。
③ 公制號數與英制支數的換算
(5) 經緯向密度
沿織物闊度10cm經紗根數叫經向密度。沿織物長度10cm緯紗根數叫緯向密度。這是公制密度的表示方法。如果用英寸中的經紗根數或緯紗根數來表示,則為英制密度。其換算方法是:
表D4 常用紗線的公定回潮和換算常數表
(6)幅寬
織物的幅寬是指織物橫向(緯向)的寬窄,主要根據織物用途、加工設備的寬窄及印染加工幅度系數的不同而確定。織物的幅寬,用公制厘米表示。
其換算方法:公制(厘米)=英制(英寸)×2.54
(7)匹長
根據織物的用途、厚度、重量、織機的卷裝容量等因素而定,過長或過短會在使用過程中產生過多的零布而造成浪費。在織機卷裝容量允許的情況下。應盡最大卷裝最為經濟。一般織物的匹長在40碼(36.6米),并采用聯匹形式。通常織物采用2-3聯匹、3-4聯匹、4-6聯匹。
2 織造工藝流程
(1) 純棉織物生產工藝流程
(2) 化纖混紡織物生產工藝流程
(3) 大卷裝生產工藝流程
在制織產品的過程中,增加織物的下機卷裝容量,一般長度在數連匹(數百米)以上稱為大卷裝。
織物大卷裝改變了由原來的布卷到整理后驗布、定等、整修、打包等內容,采取布卷到整理后直接包裝入庫的方式,所以對原紗的質量、半成品質量和織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以及值車工的操作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行織物大卷裝可以促進和提高下機質量,達到減少用工、提高成品價格和更為適合外貿出口要求的良好效果。
大卷裝工藝流程:
(4) 織前主要工序的作用
絡筒:將細紗的管紗逐個連接起來,卷繞成一定形狀和需要長度的筒子,同時要清除紗線上的若干疵點及棉結雜質,以適合后道工序的需要。
整經:按工藝規定的經紗根數和長度,從筒子上引出經紗,整片地、均勻地卷繞在整經軸上。
漿紗:把若干經軸上引出的整個紗片,浸入按規定比例調制的漿液中,然后烘干,按規定匹數和長度,再卷繞成若干織軸,以備織造使用。
穿經:按照織物組織結構圖,把經紗分別穿入停經片、綜絲和鋼筘(穿經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使用結經機在織機上結經,二是在機下穿經架上穿經)。
供緯:將細紗紡成的管紗絡成筒子,供織造用,為了防止織造時產生緯縮等疵布,通常對捻度不穩定的化纖混紡紗要進行緯紗定捻處理,使緯紗捻度穩定。定捻一般采用自然吸濕和加溫給濕等方法。
織造:把織軸裝在織機上,引出經紗,按織物結構要求與緯紗交織成布。
整理:布機上落下來的布卷,在整理車間進行驗布、定等,并根據規定的修、
織、洗范圍進行修整,然后把坯布根據不同的用途打成包入庫供市銷或出口。
3 織布工藝要求
(1) 絞邊紗和廢邊紗的穿法
a) 絞邊紗的穿法:
按動寸動操作鍵,把要換的絞邊紗轉至絞邊裝置的外側,使軸芯能抽出為準,絞邊齒輪 朝上,按好后一定要把軸芯別好卡緊,絞邊紗裝好后拉紗有聲即可。(見圖D1)
絞邊紗的運行路線是由左右絞邊裝置拉出,不穿綜絲直接穿入經紗鄰近的筘齒,穿筘后與2—3根邊紗結在一起,壓在邊撐盒下,拉紗開車。穿筘時要細心操作,防止穿錯造成爛邊疵布(企業也可按品種工藝要求分別穿入)。
b)廢邊紗的穿法:(見圖D2)
根據品種工藝的要求,廢邊紗的根數在相應變化,一般為六根或八根,穿法相同。由廢邊紗架引出穿入掛鉤,經羅拉、導紗眼、導紗軸穿入綜絲。綜絲穿法34,34??距探頭0.3—0.5cm,兩根一組穿入筘齒,不得距探頭H1太近,以免損壞機件。經常檢查廢邊紗落入桶內情況,不準廢邊紗掉入桶外或落地(企業也可按品種工藝要求分別穿入)。
(2) 綜穿法
根據品種工藝要求。
(3) 筘穿法
根據經紗密度和織物組織的不同,一般為2入或4入。
(4) 停經片的穿法
一般為1 2 3 4 5 6順穿或1 3 5 2 4 6飛穿。
(5) 邊組織的穿法
a、 折邊織物,一般左右各為12、12、12共48根邊紗。
b、毛邊織物,根據品種工藝要求。
例:折邊織物:(見圖D3)
毛邊織物:(見圖D4)
五、噴氣織機的基本知識
1 噴氣織機的五大運動機構及作用原理
(1)開口運動:噴氣織機的開口機構形式主要有曲柄式、踏盤式、多臂式、提花裝置。運動原理和作用是通過這些機構部件與綜框間的連接,按織物組織的要求作規律性的升降運動,使經紗產生上下兩層紗口。即開口運動。
(2)引緯運動:噴氣織機選用壓縮空氣氣流引緯,異形筘導紗的引緯方式,將筒子上的緯紗連續不斷的引入織口。
(3)打緯運動:噴氣織機打緯機構形式主要有兩種:曲柄式和凸輪式。曲柄式一般采用四連桿、六連桿等曲柄打緯形式的較多。原理和作用都是將引入織口的緯紗推至織口處,使其前后緯紗相互密切排列形成織物。
(4)送經運動:噴氣織機送經機構有兩種形式:機械式和電子控制式。原理和作用是隨著織物引離織口,從織軸相應的送出一定量的經紗,并使之保持均衡地張力,滿足織造要求。
(5)卷取運動:噴氣織機的卷取機構有兩種形式:機械式和電子控制式。原理和作用是把織物引離織口,并卷繞在布輥上,以保證織造生產連續進行。
2 緯紗經過的路線
緯紗架 → 導紗架 → 儲緯器 → 主噴嘴 → 入織口
3 儲緯器的作用
儲存緯紗并把緯紗按一定長度及時供給織機使用。儲緯器由儲緯電機和電磁停緯,引紗裝置等組成,氣壓太高或太低都會造成儲緯量不足而停車,按動預繞和解舒按鈕時,動作要輕,否則會損壞機件。
4 腳踏氣閥的作用
當鋼筘在最后位置時,踩動氣閥,主輔噴嘴同時噴氣,當鋼筘不在最后位置時,只有主噴嘴噴氣。
a) 在上新織軸開車時使用,達到在不開車時引緯的目的。
b)可輔助緯紗穿入主噴嘴,當緯紗起圈時連續踩動氣閥可使緯紗伸直。
5 異形筘的作用
異形筘槽不僅是保證緯紗順利通過織口的通道,并且不使輔助噴嘴噴出的高速氣體減小或擴散而影響引緯質量。
輔噴嘴,是根據緯紗到達每組噴嘴的先后順序實行接力或噴氣設定的,使緯紗按要求通過織口。
6 氣壓與引緯的關系
氣壓分主噴嘴氣壓,輔噴嘴氣壓,剪刀壓和常壓4種。主噴嘴氣壓是指織機正常開動時主噴嘴所噴氣體的壓力,輔噴氣壓是指輔噴嘴所噴氣體的壓力,剪刀氣壓是當左邊剪剪紗時防止緯紗反彈而加在主噴嘴上的氣壓,常壓是為了便于用手把緯紗穿入主噴嘴而加在主噴嘴上的氣壓。
7 探頭H1、H2的作用
正常開車時,緯紗每到H1探頭一次,顯示燈就閃亮一下,H1探測不到緯紗時就停車,如短緯。H2探到緯紗即停車,如長緯等。目的在于防止緯向疵點。
8 絞邊紗的作用及換紗時注意事項
絞邊紗常用的是滌綸長絲,通過絞邊裝置進行絞邊把邊鎖住,防止脫邊。在換上絞邊紗時,必須用彈簧按要求把軸芯別好,否則,高速旋轉的軸銷脫出后會把絞邊裝置打壞。
9 廢邊紗的作用及注意事項
廢邊紗把緯紗尾端固定,有利于右邊剪進行剪紗,使布邊整齊美觀。
廢邊紗距H1探頭0.3-0.5cm,不能緊靠住H1探頭,否則造成H1探頭磨損,但也不能離H1太遠,易造成絞不住緯紗尾。
六、運轉設備操作和按鈕操作方法
企業可根據機型、條件,自定內容和項目對新工人進行培訓。
七、織布工序的溫濕度
1車間溫、濕度是指車間空氣的冷熱程度和潮濕程度。
相對濕度:是指一定溫度下,空氣中實際所含水分與最多可能含有水分之比。(用百分數表示)
表D5 本工序溫濕度標準
2 溫濕度對生產的影響
(1)溫濕度過高:
溫濕度過高時,會對生產造成如下影響:
a)經紗粘連,造成開口不清。
b)布面變狹,匹長變長。
c)布匹回潮高,不宜放置久,否則會發霉。
d)車間內易結露,滴水。
e)機件易生銹。
(2)溫濕度過低:
溫濕度過低時,會對生產造成如下影響:
a)緯紗容易扭曲、崩脫,使緯縮、脫緯增加。
b)布幅偏闊而布長不足。
c)經紗脆斷頭增多,影響生產效率。
d)布面毛糙不平整,影響實物質量
e)飛花增加。
八、勞動看臺定額
勞動看臺定額,是指值車工看管機臺的能力。它是根據織物品種規格、織機類
型、車速高低、質量要求、制織難易、機器排列等因素來確定。
九、節約
節約用紗:減少回絲,減少疵布。
節約用料:減少因壞車或操作不良而造成軋壞機件。
節約用電:關馬達電源、車間照明符合亮度時或關車吃飯時,要關燈。
十、本工序安全操作規程
1 進車間必須戴好工作帽,不準赤腳,不準穿拖鞋、高跟鞋。
2 應堅守工作崗位,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工作時間不準說笑、打鬧、吵架或追跑,電氣、電動裝置不準亂動亂用。
3 開車前看車上有無停車標記,有無工作人員,嚴禁兩人同臺操作。
4 使用按鈕時,禁止手放在按鈕控制板上,防止無意開車。
5 開車時思想必須集中,按動按鈕時必須按要求操作,按倒轉按鈕時,機器沒
停穩不得抽線。
6 加強鋼筘保護,禁止用銳利器具靠近鋼筘及緯紗通道,按動按鈕時,手不準拿任何器具,防止不慎損壞鋼筘。
7 經軸張力松動時禁止開車,防止損壞機器。
8 如剪刀或鐵梳子及保全的一切有損機件的工具在車上丟失,必須停車檢查,直至找到方能開車。
9 巡回中必須注意來往車輛、機件、雜物,防止絆倒、撞傷。
十一、消防知識
1 發現有焦味及時反應,并迅速找出焦味的起因。
2 發現火警首先切斷電源,移開易燃物品。
3 小火用滑石粉,大火用滅火器。
資料來源:棉紡織技術新傳媒網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