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的前幾章,隆重介紹了兩個人物——高俅和魯智深。一個是人所共憤的奸臣,一個是除暴安良的好漢,可是他們的命運(yùn)卻異常相似:首先他們都改過名,其次他們都被人當(dāng)成皮球踢來踢去,最相似的一點(diǎn)是,他們的人生最終柳暗花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春天。
先說高俅。他原本不叫高俅,叫高二,是京城附近的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自小不務(wù)正業(yè),喜好舞槍弄棒,最拿手的是踢球,在京城踢出了一點(diǎn)兒小名氣,所以人送外號高俅。
盡管名字不怎么高雅,但很客觀地體現(xiàn)了他會踢球的長項(xiàng)。不僅如此,高俅還擅長吹彈歌舞、相撲玩耍,也學(xué)一些詩書詞賦,可謂博聞廣識。那他做什么工作呢——幫閑,就是專門陪著大貴族、大官僚、富人們消遣玩樂,從中賺點(diǎn)兒好處。可是,高俅不走運(yùn),因幫閑還惹上了官司,被府尹斷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發(fā)放。
京城待不下去了,高俅就去淮西投奔了一個開賭坊的閑漢柳世權(quán),柳世權(quán)不想長期收留這個無賴,于是就休書一封,把他推薦到親戚董將仕那兒,董將仕心里犯嘀咕:“高俅,我家如何安著得他?若是個志誠老實(shí)的人,可以容他在家出入,也教孩兒們學(xué)些好。他卻是個幫閑的破落戶,沒信行的人,亦且當(dāng)初有過犯來,被開封府?dāng)嗯涑鼍车娜恕L然蛄糇≡诩抑校谷堑煤簜儾粚W(xué)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面皮。”于是他想了個主意,把高俅推薦到小蘇學(xué)士處。
小蘇學(xué)士也不想收留高俅:“我這里如何安著得他!不如做個人情,薦他去駙馬王晉卿府里,做個親隨。人都喚他做‘小王都太尉’,便喜歡這樣的人。”于是,高俅又被推到了小王都太尉府內(nèi)。
這一次,高俅算是找到了知音,小王都太尉居然待他“如同家人一般”。不久,小王都太尉的小舅端王看中了高俅,就把他要到自己身邊聽候差遣。自此高俅平步青云,從一介布衣升為掌管軍政大權(quán)的太尉。
再說魯智深。他一開始也不叫魯智深,叫魯達(dá)。因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zhèn)關(guān)西,然后跑路了。幸得趙員外幫襯,推薦他到五臺山出家當(dāng)和尚,一來可以避難,二來可混口飽飯吃。
可是接下來魯智深也當(dāng)了回皮球,首先五臺山的和尚們都不歡迎他,是智真長老力排眾議才硬把他收留了下來,并為他剃度,賜名智深。可在五臺山,魯智深沒待多久就惹出了亂子,兩度醉酒打人。沒辦法,智真長老就把魯智深推薦給了大相國寺的智清長老。
智清長老召開緊急會議,和眾職事僧人商議說:“你看我?guī)熜种钦娑U師好沒分曉。你那里安他不得,卻推來與我。倘或亂了清規(guī),如何使得?”最后,智清長老和其他僧人一唱一和,連哄帶騙,才使魯智深答應(yīng)去看管菜園。那菜園子是大相國寺的一個燙手山芋,這群和尚打發(fā)魯智深去那兒,本意是想給他點(diǎn)兒苦頭吃,讓他知難而退,可沒想到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震住了那二三十個無賴,自此菜園子再無人侵害。
你看,高俅這個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樣,被人當(dāng)作皮球踢來踢去,誰都不愿沾。可是只要給他一個恰當(dāng)?shù)臋C(jī)會,他就能從街頭無賴混成掌管軍政大權(quán)的太尉。魯智深也是一樣,在五臺山智真長老什么都不讓他干,他卻惹出了那么多禍?zhǔn)拢诖笙鄧拢乔彘L老分給他一個菜園子,給了魯智深足夠的發(fā)展空間,魯智深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最終把菜園子管理得井井有條。
這兩個人的事例告訴我們,生而為人都是有用的,只是我們需要找到他們的閃光點(diǎn)。就如一塊好鋼用在了刃上便鋒利無比,要是用在了刀背上就成了累贅。用法不同,境界就有云泥之差。
所以,識人是個藝術(shù)活兒,用人才是技術(shù)活兒。不管你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可以從中學(xué)到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