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哲學思想的三個特點
黑格爾哲學是整個現代性方案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黑格爾哲學在中國的研究,已有百余年歷史,對中國文化精神的現代構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哲學思想中的科學、理性、民主、法治精神以及美的、倫理的思想,是新文化的種子。
黑格爾的哲學有三個特點
一、能動的辯證法思想,這是它最突出的特點。
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是一種能動性思想,他在《精神現象學》導言里講: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實體理解為主體。實體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一個實在的東西,主體就是我們通常講的這個東西的能動性。在黑格爾看來,如果一個東西真的是實體的話,那么它的實體只不過是主體的能動性的一種表現而已。
二、辯證理性,即徹底的理性主義和邏輯主義。
西方自古以來強調能動性的哲學家不少,喜歡用火來打比方的也不少,但他的能動性與其他哲學家都不同,他強調的是把它納入純粹理性的概念中,使它邏輯化,把能動性邏輯化。
所以真正的自由精神要立得起來,真正要沖破儒家的傳統的幾千年的陳舊的規(guī)范,它就必須要有自己的規(guī)范,要有自己的理性。
道家、禪宗不是理性,所以它們的自由精神只是一種虛假的自由精神,立不起來。也對抗不了儒家和法家的這樣一種森然的體制的壓制。人們覺得那個時代忍受不了,最后還是要回到儒家、法家的懷抱,有秩序總比沒有秩序好。
所以,超越性和規(guī)范性兩者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才構成黑格爾的理性精神。我們中國沒有這種東西,這兩方面是分裂的。儒家有一套規(guī)范,但卻限死了不得超越;道家和禪宗有超越精神,但沒有規(guī)范,不能真正超越。儒家的規(guī)范不是理性的規(guī)范,它是建立在傳統習慣之上的,所謂周公之禮。
黑格爾的辯證法把自由的超越性和規(guī)范的必然性結合在一起,它是以往西方哲學發(fā)展的集大成。西方哲學從古希臘以來,就有強調人的自由這一方面也有強調人的規(guī)范的另一方面,有些人強調自由的突破性的力量,有些人強調規(guī)范的力量,那么黑格爾把兩者辯證的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了辯證理性
西方講的理性,首先著眼于它的規(guī)范性,所謂邏輯理性,就是邏各斯中心主義。后現代批評理性就是批評它的邏各斯中心主義,把理性看得太重要了。理性就意味著邏各斯。但是這個邏各斯是如何得來的呢?邏各斯恰好是通過一種超越才能得來,首先是對感性的超越才能得來。更高的規(guī)范需要更高的超越,更大的統一性就要超越很多的雜多的東西才能獲得,所以邏各斯的規(guī)范性恰好是通過努斯的超越性所獲得的。超越到更高的層次,才能建立起普遍的規(guī)范,否則就要受到感性的干擾,陷在感性的汪洋大海里面不得超脫。所以它們是不可分的。反過來,努斯的超越如何才是真正的超越呢?這種努斯的自否定,我不愿意這樣啦愿意那樣,至于我將來會怎么樣,我還不知道。為所欲為,打破一切規(guī)范,怎么都行,這是后現代的精神。
真正的超越是自己有了新的規(guī)范才能超越。中國古代的自由精神之所以沒有結果,道家和禪宗的自由人格之所以最后還要由儒家的這樣一套禮法規(guī)范來收拾,就是因為它破除了一切規(guī)范之后,沒有建立起新的規(guī)范,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規(guī)范。
第三個特點建立在前兩個特點之上,那就是邏輯、認識論和本體論“三統一”,在黑格爾那里三者被歸結為一個東西。
黑格爾把“絕對觀念”或“絕對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絕對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東西,自然、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現象都是它在不同發(fā)展階段上的表現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發(fā)展、永恒的生命過程,就是絕對精神本身。
黑格爾哲學的任務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過自然、社會和思維體現出來的絕對精神,揭示它的發(fā)展過程及其規(guī)律性,實際上是在探討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在唯心主義基礎上揭示二者的辯證同一。
圍繞這個基本命題,黑格爾建立起令人嘆為觀止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主要講述絕對精神自我發(fā)展的三個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黑格爾在論述每一個概念、事物和整個體系的發(fā)展中自始至終都貫徹了這種辯證法的原則。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驚人的大膽思考之一。
他的著作集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創(chuàng)立了一個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認為:“絕對觀念”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世界的運動變化乃是“絕對觀念”自我發(fā)展的結果,認為他自己的哲學就是“絕對觀念”的最高表現,普魯士王國是體現“絕對觀念”的最好國家制度。
在他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中,提出了有價值的辯證法思想,認為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個過程,是在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fā)展著的,而其內部矛盾乃是發(fā)展的源泉。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創(chuàng)立了唯物辯證法。
總之,從哲學上看,黑格爾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內容是現實的,方法是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