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有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骨骼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人體生命活動實際上就是通過機體的活動,來保持一種和諧、恒穩的狀態,這種和諧與恒穩不僅是身體各器官之間的相互平衡,而且還是生命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相互平衡。一旦破壞了體內外的平衡,生命就會陷入無序、紊亂的生病狀態,甚至死亡。只有體內十大系統平衡穩定,才能維護健康,否則會給人體健康帶來損害。
(一)循環系統失衡
循環系統在人體中起著輸送血液、營養、氧氣,保證體內各系統正常運轉,維護生命的重要作用。循環系統由心臟、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組成。循環系統失衡,易導致心臟功能減退,收縮力和傳導性減弱,心律紊亂,降低對外界的心理應激和負荷能力,誘發原發性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功能性早搏等心腦血管疾病。
(二)消化系統失衡
消化系統在人體中起著消化吸收營養,維持體內穩定的作用。消化系統由一條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喉、食管、胃腸、肛門;消化腺包括口腔腺、肝臟、胰腺。消化系統失衡,易導致消化系統功能降低,新陳代謝功能下降,誘發胃痛、胃脹、胃酸、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過敏性腸炎、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厭食、便秘、腹瀉、大便失禁等疾病。
(三)呼吸系統失衡
呼吸系統在人體中起著呼吸氧氣,吐故納新的作用。呼吸系統由鼻、咽喉、氣管、肺組成。呼吸系統失衡,易導致呼吸系統生理變化,減弱呼吸肌力量,誘發呼吸功能下降、節律不齊,支氣管哮喘,神經性呼吸困難,肺組織退行性病變和氧利用系數降低、缺氧等疾病。
(四)血液系統失衡
血液系統在人體中起著維護生命的作用。血液系統由血液、骨髓、脾、淋巴結組成。血液系統失衡,易導致淋巴組織生理變化、萎縮,白細胞功能減退,造血功能降低,降低對侵入機體的病毒吞噬性及殺傷作用,使內分泌功能減退,抵抗力下降,誘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黏稠度、肺炎、腫瘤等疾病。
(五)免疫系統失衡
免疫系統在人體中起著抵抗病菌、病毒入侵,維護機體穩定的作用。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免疫系統失衡,易導致免疫功能降低,識別并排除體內的非己物質作用減弱,抵抗力下降,誘發感冒、尿路感染、腫痛、體質虛弱等疾病。
(六)內分泌系統失衡
內分泌系統在人體中與神經、免疫系統配合,通過血液、細胞外液,分泌激素,維持新陳代謝、生長、生殖、機體穩定的作用。內分泌系統由胸腺、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腺、性腺組成。內分泌失衡,易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誘發糖尿病、甲狀腺腫、腦垂體瘤、皮脂分泌過旺、脂溢性脫發、頭發早白、侏儒癥、巨人癥、尿崩癥、性機能亢進、肥胖癥等疾病。
(七)神經系統失衡
神經系統在人體中起著維護各器官運轉,支配言行的作用。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神經系統失衡,易導致身體局部神經傳導受阻,導致失眠、頭暈、偏頭痛、健忘、煩躁、腦血栓、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使記憶力減退,神志不清,誘發心腦血管硬化,行動不便,精神障礙,老年癡呆等疾病。
(八)骨骼系統失衡
骨骼系統在人體中起著骨關節轉動,維護機體運動機能的作用。骨骼系統由骨、關節、骨骼組成。骨骼系統失衡,易導致運動功能減退,運動范圍、種類、運動量減少,肌肉力量和肌肉工作能力下降,肌肉出現廢用性萎縮,誘發骨質疏松,肢體骨折,頸、腰椎間盤病變等疾病。
(九)泌尿系統失衡
泌尿系統在人體中起著新陳代謝、排出毒物的作用。泌尿系統由腎、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泌尿系統失衡,易導致腎臟功能衰退,腎血流量減少,腎動脈硬化,前列腺肥大,尿肌無力,尿潴留,浮腫,尿失禁,夜尿:,神經性尿頻,泌尿系統感染,毒物排出功能減弱等疾病。
(十)生殖系統失衡
生殖系統在人體中起著制造生命、繁衍后代的作用。男性生殖系統由陰莖、陰囊、睪丸、附睪、輸精管、前列腺、尿道腺組成;女性生殖系統由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蒂、陰道前庭、處女膜、前庭大腺、陰道、子宮、輸卵管、卵巢組成。生殖系統失衡,易導致生殖生理功能低下,性激素分泌減少,性器官器質性病變,性欲減退,性能力降低,誘發不孕不育,前列腺增生,月經不調,痛經,陽萎,早泄,尿道梗阻,膀胱內壓升高,腎積水、性病等疾病。
人體內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各系統平衡與不平衡交織在一起,但哪個系統都不能出毛病。因此,通過各種調節機制自動調節,使人體各生理系統功能處于穩定、協調、平衡狀態,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集成養生法》遲廣訓 主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