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魔女宅急便 》,侵刪致歉!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看別人洋洋灑灑的寫出一篇幾千字的文章,可自己卻怎么也憋不出500字。
看著感覺還挺簡單的,作者所寫的自己也懂,可就是寫不出來。
難道是素材積累得不夠?還是不會寫文章的技巧?
都有,我也曾遇到此問題,可后來都解決后,還是很難寫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
直到后來,報了寫作訓練營,學了一套系統的寫作后,這才頓悟,原來是沒有自己的一套寫作流程啊,所以這才想到哪就寫哪,一點邏輯都沒有。
今天,我就把我的寫作流程分享出來,記得要運用噢。
1.擬定標題
一個好的標題,決定著讀者的點擊率。
它猶如一個店的門面,如果裝修得不好,那么就很難吸引消費者。
同樣的,如果我們所起的標題不夠大眾,沒有共鳴,那么讀者也就不會點開來看。
那起標題的方法有哪些呢?我總結出了3點。
1/激發認同感
比如,《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好的婚姻,都是彼此相互理解》
2/展示回報
比如,《下班后,我靠寫作賺了2000》,《一個女孩人開始開掛的5個征兆》
3/顛覆認知
比如,《越自律,越窮》,《努力,是最沒用的笑話》
2.列大綱
寫文章之前,沒有列大綱,就猶如在大海里失去了方向發,不知道往哪個點寫,寫著寫著,也就偏離了主題。
而列大綱,就是讓我們能時刻知道,自己下一部分要寫什么,不會寫偏。
列大綱一般有3個結構:并列式,遞進式,三段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并列式,指的是同一個點,類似的表達方式。
遞進式,指的是層層遞進,不斷地深入。
3.找素材
一篇文章,如果少了素材,就相當于是無水之源,看著很干。
素材呢,它包括金句,故事。
故事是文章的血和肉,而金句是文章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