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勾勒法作工筆花卉,形象真實,色彩絢麗,自宋代徐熙、黃筌以來,已經形成獨立,此后歷代都有名家,作品不僅廣被歡迎,而且給以很高評價,然而在理論上,多詳山水,而略花卉,致使許多古法不傳,實屬憾事。
1958年,榮寶齋請于非闇、田世光、俞致貞三位畫家作百花詩畫譜,以木版水印法出版,深得國內外的高度贊譽,1963年又用木版水印出了白描畫譜,也在美術界有所影響。于非闇、田世光、俞致貞三位先生都是當代名家,他們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創造了各自的獨特風格,通觀此譜,對于章法的取勢,筆法的剛柔相濟,設色的氣韻法度等都有詳細的說明,相得益彰,讓學習者有了很好的參考。此素材取自于網絡公開的電子書籍,色彩失真,僅供參考,如需要學習借鑒,請購買正版圖書。應朋友們要求,附此書封面如下:
《榮寶齋畫譜7:勾勒花卉部分》,榮寶齋出版社
于非闇、田世光、俞致貞繪
十樣錦
花頭:乳白色的平涂白粉,瓣中間暈淡黃色,瓣根及邊上縐紋暈染淡絳色,花筋提一筆洋紅;粉紅色的平涂白粉,用洋紅染瓣根及縐紋,提洋紅花筋;雪青色的平涂白粉,用淡紫色暈染瓣根及縐紋;大紅色的平涂肉粉色地,用朱砂從外向內暈染,用胭脂提縐紋。
花托:紫色花的花托,根部打花青底,上罩淡草綠;乳白色花和紅色花的花托,平涂淡草綠,尖上提赭石。
蕊:雌蕊及絲均漬白粉,雄蕊漬青,干后再在石青上勾一道白線。
葉:正面葉子深草綠,反面葉子淺草綠。
桃花
花:粉紅色,花瓣的正面淺,背面深,瓣根處深,向外淺。骨朵比花深,尖上深,根上淺。用洋紅和白粉接染,然后在個別的瓣上用洋紅提染。
花蕊:花心淡草綠加洋紅,濃洋紅花絲,粉黃花蕊。
葉:嫩黃草綠,與胭脂接染,胭脂勾筋。
花萼:用嫩黃草綠加胭脂及赭石平涂,再用胭脂勾。
枝干:用汪墨皴,用赭石加草綠染,嫩枝的色較綠些。
大麗花
花頭:粉紅色的淡洋紅加粉平涂,用洋紅從花筋暗面分染,根上提重洋紅;紫色的順花筋暗面打花青底子,平涂淡生洋紅,再用深些的生洋紅加少許花青罩染,留水線,勒胭脂線。
花蕊:漬粉點,罩藤黃。
花苞及托葉:平涂淡草綠,花苞的尖上暈染些赭石,勾草綠筋。
葉:正面葉打花青底,罩草綠。反面的葉及莖平涂淡草綠,上罩三綠,勾草綠葉筋。
洋繡球
花:西紅色,正面深,用朱磦調藤黃加少許白粉涂地,然后再用朱砂分染,內深外淺。反面瓣及骨朵比較淺,粉內加少許朱磦涂地,用深紅加朱磦染。骨朵從尖上往下染。背面花瓣是從根上往外染。蕊用濃洋紅。
葉:正面打花青底,罩草綠,干后在葉子中間用胭脂調洋紅暈一馬蹄形。反而葉、花萼梗及托葉,均平涂淡草綠,提四綠,勾草綠葉筋,花萼勾赭石。
枝干:平涂淡赭墨,用稍重點的赭墨皴出陰陽面。
西府海棠
花:粉紅色,正面瓣色淺,背面瓣及花骨朵色深,先平涂薄粉,后用洋紅染。正面由內向外染,反面及花骨朵由外向內染,花骨朵越小顏色越濃。
花蕊:花蕊點淺黃綠,白粉花絲,粉黃花蕊。
葉:正面葉打花青底子,罩草綠,春花葉不可太綠,反面葉及花萼平涂黃草綠,尖上用胭脂染。
枝干:先用墨皴,后用赭石加花青染,嫩枝用赭石加草綠染。
杜鵑花
花:用西紅色(洋紅加少許朱磦配成)加粉淡淡的平涂,再用較濃的西紅色從內向外分染,正面深,反面淺。骨朵由尖上向下染。每朵花均有向上的一個正瓣及左右兩瓣的半面顯有花點,此為杜鵑花的特征,宜用濃西紅色點花點。骨朵及花頭分別用濃淡的西紅色重勒一遍。
花蕊:雌蕊及花絲用白粉,花粉用石青點。
葉:正面葉打花青底子罩草綠。反面葉及花萼平涂淡草綠,反葉上再從外邊罩染上一層四綠。
枝干:用墨皴,再用赭石加少許草綠染。
臘梅花
花:黃色,花及骨朵先平涂藤黃,用赭石分染。中心五個紫色瓣,平涂藤黃赭石,干后用洋紅加胭脂染。
花蕊:白粉點花蕊。
花萼:先用淡紫色打底,然后再用較濃紫色分染。
枝干:老干先用墨皴,然后用赭石加花青皴染,嫩枝用草綠略加赭石染,用赭墨點苔。芽用紫紅色。
美人蕉
花:大紅色,正面瓣平涂朱砂,罩淡礬水(用冷水泡白礬,用時用口嘗嘗有些酸澀就可以),用胭脂暈染、勾筋。反面瓣和花骨朵均平涂朱磦,用朱砂暈染,淡胭脂勾筋。
花蕊:黃粉地,朱磦分染。
葉:綠葉順葉筋染花青底子,上罩草綠。反面著四綠,用草綠分染勾筋。
花托:用淡草綠從根部向上暈染,胭脂提尖,草綠勾筋。
夾竹桃
花:粉紅色,花色淺,骨朵色深,先平涂薄粉,后用洋紅染,花瓣尖上深,根上淺。花瓣根的白色絲狀的小碎瓣,涂白粉,略勾幾道洋紅筋。
花蕊:點粉黃。
花萼:平涂淡草綠,用胭脂從尖上提染。
葉:正面打花青底子,罩草綠,勾三綠筋。反面平涂淡草綠,提四綠,勾草綠筋。
梗:平涂淡草綠,長花部分用胭脂提染,老干提少許赭石。
櫻花
花:粉紅色,花頭正面淺,背面深,花骨朵尤深,均用洋紅和白粉接染,瓣尖上深,瓣根上淺。
花蕊:淡草綠加洋紅染心,洋紅花絲,點粉黃花粉。
葉、花萼及芽等:平涂嫩黃綠,均用胭脂分染。花萼較紅,葉子綠些,胭脂勾葉筋。
枝干:用墨皴,干上罩赭石,枝上用赭石加草綠罩。
石楠花
花:朱紅色,正面平涂朱砂,用洋紅分染。反面瓣及骨朵用肉色加粉平涂,用朱磦分染,用胭脂勾。
花蕊:白粉花絲,粉黃花蕊。
葉:正面先用墨打底子,留水線,再平涂草綠。反面先平涂淡草綠,再用赭石染一遍,留水線。
花萼:四綠加草綠染,花托用赭石加藤黃染,尖上勾胭脂。
樹干:用墨皴擦,后用赭石加花青染。苔點用二綠點,用草綠勾。
荼蘼
花:盛開者淺,花骨朵深。花瓣根上深,外邊汪。有粉紅、黃、白幾種顏色。染時均先平涂薄粉,粉紅的用洋紅染,黃的用藤黃染,白色的用淡草綠加少許赭石染。
花蕊:白花絲,粉黃色花粉。花萼用淡草綠染。
葉:正面打花青底子,罩草綠。反葉平涂淡草綠,上罩四綠。粉紅花及黃花的反葉略提些胭脂,勾草綠葉筋。
枝干:先平涂淡草綠。粉紅花及黃花的梗用胭脂染,勾胭脂刺,白花的梗略提些四綠,勾草綠刺。
向日葵
花瓣:平涂粉黃,用赭石加藤黃暈染。
花蕊:漬粉點,干透后心上用草綠,再接藤黃向外暈染,外圍染赭黃。
正面葉及花托:打花青底子,罩草綠,再從陽面烘染一層薄二綠,勾花青葉筋。
反面葉:平涂淺草綠,從陽面染四綠,勾草綠葉筋。
花干及花柄:平涂四綠勾點草綠筋和刺。
仙客來
花頭:平涂白粉,用洋紅從根部向外暈染,在花瓣要部染一塊重洋紅。
花莖、花萼及反面葉:均平涂淡草綠,并用胭脂暈染勾筋。
正面葉:花青打底子,留葉筋,上面罩染草綠,乘濕在葉筋空當處渲上一塊三綠,用胭脂勾筋。(濕再往上加顏色叫渲)
山茶花
花頭:正面花瓣平涂朱砂,干后罩淡礬水,然后用洋紅分染。反面花瓣及花苞先染朱磦,后用朱砂分染。
葉:正面用濃墨,反面用淡墨打底子,留葉筋,干后用淺墨水從中間葉筋處開始遍染一次底色。
鱗狀花萼:大萼用淡赭石,小萼先著三綠,后用草綠染根部。
枝干:老本用墨皴,罩赭石,嫩梗赭石上罩三綠。
曇花
花頭:用淡草綠加少許赭石接染,瓣尖上用粉。
花蕊:用淡草綠染心,白粉畫雌雄蕊,藤黃染花粉。
花蒂:淡綠打底從根部罩三綠,胭脂加洋紅畫刺。
花托:用洋紅從尖上往下染。
葉:正面老葉打花青底子,上罩草綠。嫩葉及反面葉尖部染赭石,下接染淡草綠,部分加三綠,乘濕用染葉的草綠勾葉筋,葉稍上微提一筆洋紅。
凌霄花
花:朱紅色,正面花瓣用朱砂從外向內用朱磦從內向外接染,勾洋紅筋,反面花瓣及骨朵用藤黃加粉平涂,后用砂磦染,并勾筋。
葉:正面打花青底子,罩草綠。反面淡草綠,勾草綠筋。
枝干:老干皴,赭石加花青染。嫩條平涂淡草綠,提赭石。
其它各種花作品欣賞
以下這些花,沒有講解畫法只展示了作品,也都非常美哦!
麝香豌豆
馬蹄蓮
芍藥
白蘭花
石榴花
荷花
蒲包花
二月蘭
辛夷
棣棠花
梅花
風信子
雞冠花
天鵝蛋
馬櫻花
僧鞋菊
鐵桿海棠
雁來紅
一品紅
紫薇花
百合花
梨花
春蘭
三色堇
荷包牡丹
鳳仙花
蒲公英
打破碗花花
十里香
掃帚梅
決明
玉蘭花
紫竹葉
茉莉花
鳳凰花
桔梗花
迎春
李花
月季
南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