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丹的結構與畫法介紹
牡丹花冠畫法的起筆、 運筆要點
牡丹,落葉灌木,花形碩大,正面或背面花頭基本成圓形,側面成橢圓形。半側面花冠,經過透視關系處理,需要表現出花瓣的正面、背面和側面。
① ②畫時用羊毫斗筆先潤白色,筆尖蘸少許曙紅色,筆頭朝左下方行筆厾出最前層的背面花瓣 使其大小方向皆有變化。
③再用筆調較濃的曙紅色、筆尖蘸胭脂色畫出中間層和后層的正面花瓣,使其層次分明。
④收拾畫面后,用藤黃色加白色點勾出蕊柄并點出雄蕊,再用石綠色點雌蕊。
⑤最后以花青色加藤黃色調出汁綠色,筆尖再蘸少許胭脂色畫出花萼、花托,也可用濃墨來代替。
畫花蕾時視開放程度可先畫花萼、花托,再用胭脂色點花苞,也可先畫花苞、花瓣,再畫花萼、花托。
花朵的組合規律與要點
牡丹的花朵從初放到盛開直至敗謝,可謂多姿多彩,其組合通常為二朵、三朵一組,要巧妙搭配,要有大小、疏密、虛實、色彩濃淡等變化。
花葉的組合規律與畫法
牡丹葉子的結構俗稱“三叉九頂”,即在一根大葉柄上分生三根小葉柄,每根小葉柄上長三 張葉片,其變化很多,亦有“畫花難畫葉”之說。
① ②畫葉時用大羊毫斗筆飽蘸汁綠色(藤黃色調花青色),筆尖蘸濃墨在調色盤中微調后,以側鋒在紙上厾出花葉,三筆為一組,一氣呵成。
③④在組合花葉時要處理好疏密關系,疏處盡量交待好三叉九頂的特征,同時要注意有長短、寬窄變化。畫多葉時須留下氣眼,使畫面生動、自然。勾葉脈時用墨應有濃淡變化,線條有長短之分,可隨時調整葉片的方向,不宜復筆,不要出現三筆交叉在一點上的現象。
二、臨摹要點介紹
主次關系
主次關系即表現畫面物象的主體、客體關系,要求畫面安排物象時有主有次。這幅作品主體是白牡丹,客體是淡墨牡丹。把白牡丹放在主要位置,淡墨牡丹放在次要位置,而它們之間的互相對比、互相襯托更能突出主體。
虛實關系
通常在一幅畫面中有物為實、無物為虛;實者清晰、虛者模糊;重為實、輕為虛;濃為實、淡為虛。這幅畫面中牡丹用筆實,石頭用筆虛,牡丹的色彩重,石頭的墨色輕,虛實關系處理得較好。
疏密關系
畫面構圖中的疏與密、松與緊、聚與散都是對立統一的關系,這幅作品中牡丹花冠和枝葉的組合較密,而上升的嫩枝較疏,這樣就形成了對比,畫面顯得很生動。
藏露關系
表現藏露隱現關系是增強畫面意境和情趣的重要創作手法之一,這幅“雨中景”是表現在牡丹花下幾只鵪鶉擇地躲雨的情景,很有情趣。
開合關系
一幅好的作品在創作時如寫文章一般,有起、承、轉、合的過程,這幅畫面的起勢為一組花冠,承勢為枝干,轉勢為右邊的花葉,小雞則是畫面的“合”了,小雞姿態和視線統一了畫面。
呼應關系
畫面應該講究其自身的呼應關系,如主、客體之間的呼應,色彩之間的呼應和物象動態之間的呼應等,這幅作品讓花與花、鳥與蜂之間相呼應,相映成趣,顧盼有情。
中場休息一下,后面更精彩!
紅牡丹的畫法
① 以羊毫筆蘸水,再蘸淡曙紅色且筆尖稍濃,側鋒畫出紅牡丹花背面的一組花瓣,花瓣應有錯落,筆尖不可相交在一點上。 ②將帶曙紅色的筆再蘸較重的曙紅色,筆尖蘸些胭脂色畫出正面的花瓣,以重色擠出淡花瓣的形狀,使之層次分明,隨筆在一旁點出花蕾瓣尖。③調汁綠色,筆尖蘸墨畫出花莖、花托、花葉。 ④用長短、疏密的墨線勾葉脈,用藤黃色加白色點雄蕊,用石綠色點雌蕊,再以石綠色在墨色較重的葉片上厾幾下,豐富花葉色彩,使之與雌蕊呼應。
黃牡丹的畫法
①以羊毫斗筆蘸藤黃色,筆尖稍調一點朱砂色,用有濃淡變化的顏色畫出花瓣背面部分。②再蘸朱砂色,筆尖稍調胭脂色畫出花瓣正面的部分,用筆尖深色擠出淡花瓣的形狀。③ 用汁綠色畫出花莖、葉片。④用墨勾出葉脈,用胭脂色點雄蕊、石綠色點雌蕊。
綠牡丹畫法
①以羊毫斗筆蘸石綠色,筆尖稍調胭脂色畫出背面花瓣。②筆尖再蘸重胭脂色,畫出正面花瓣,擠出淡花瓣的形狀。③用汁綠色(偏黃一點)畫出花莖、花葉。④濃墨勾出葉脈,以藤黃色調白色點雄花蕊,色彩要濃厚,下筆要飽滿,再以朱砂色點雌花蕊。最后在深色葉片上也點幾點朱砂色與雌花蕊色彩相呼應。
墨牡丹的畫法
①用含清水的羊毫筆,筆尖蘸淡墨先畫出有長短、大小變化的背面花瓣。 ②用帶原淡墨的筆尖蘸濃墨,使之筆尖濃筆根淡,側鋒厾出牡丹正面花瓣,花蕊處為最濃。③ 用朱砂色點花的雄蕊,用石綠色點雌蕊,再以重墨畫出花莖,用濃、淡墨畫出葉片。④ 勾葉脈,收拾完成。
雙勾法畫牡丹
①寫意法畫牡丹強調一個“寫”字,雙勾法畫牡丹要體現用筆、用線的靈動,所以線條也要像寫草書一樣寫出來,俗稱草勾法。②一般雙勾法多表現白牡丹或淺色牡丹,故線條的墨色不宜用濃墨, 淡墨偏重一點即可,筆不宜濕亦不宜太干,勾完花形后,用筆根在結構線暗處略加擦染,以增強立體感。③用重墨點染花蕊的部位,再畫出花莖、花葉。④用白粉刻畫雄蕊的蕊絲,用白粉加藤黃色點雄蕊,用石綠色點雌蕊,勾葉脈即可。
四、技法要點提示
牡丹畫法分工筆和寫意兩大類型,寫意畫法重點在于“寫”字,以寫達意,用中國畫的筆墨抒寫畫家的情感,并對自然景觀進行提煉概括的主觀畫法,力求形神兼備。寫意牡丹畫法也分兩大類型,一是沒骨法,又稱點厾法、點寫法;二是勾勒法,又稱勾勒填色法。
學畫牡丹主要是以臨摹、寫生、默寫相結合為方法。通過對優秀作品的反復臨摹,學習傳統的繪畫技法和處理畫面的方法及經驗,掌握用筆、用墨、用色的技巧,理解中國畫基本的構圖形式,還要深入到自然生活當中去對牡丹具體形態進行長期的觀察、寫生、鍛煉自己的造型能力。對自己的臨摹作品、寫生作品再反復進行默寫,通過默寫總結出各家各派所畫牡丹的基本特點,從中發現他們是怎樣從品種繁多、形態各異的牡丹花叢中進行藝術提煉、加工,進而表現出自己的精神面貌。
牡丹畫的創作不是拷貝自然,而是將自己的審美觀主觀地體現在牡丹的形態和色彩當中,這就是所謂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我們需要通過大量的臨摹、寫生和默寫,反復地進行基本功練習,用真情實感去多畫牡丹,才能逐步進入“以形寫神、借物抒情、以情傳神”的最佳境界,進而創作出更好的牡丹佳作。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