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惠珠,祖籍江蘇蘭陵,1951年生于天津,幼承家學,1976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學院美術系。畢業后先后師從王叔暉、黃均先生學習工筆人物畫,就職于天津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長期從事中國畫創作,工寫兼擅,尤以仕女畫見長。
素材來源: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蕭惠珠作品選 工筆人物畫范 2》
《錦瑟年華誰與度》畫法步驟
步驟一,勾線:工筆仕女畫多用高古游絲描和鐵線描。一幅作品的素描稿完成后,即拷貝到礬絹或礬宣紙上,勾線的墨色可根據畫面設色而定。如頭發、衣領、佩巾、欄桿的墨線較深,紅色上衣的墨線稍淡之,白色土裙用淡墨,面部及手的墨線最淺,并且要細。
步驟二,分染:手持兩支筆,一支蘸色筆畫物體的凹處,另一支清水筆隨之,使其自然潤開,不留痕跡。用淡墨按頭發的趨向一縷縷分染發髻,留有高光;用赭石、花青、曙紅分染面部結構,用朱砂、胭脂分染面頰、唇、耳廊及手的內側;上衣用曙紅、胭脂,土裙用淡赭石,紈扇下的衣物要虛,以草綠烘染背景,以花青染正面的柳葉。分染時用色要淡,用筆要輕,多次分染,滿意為止。
步驟三,罩染:即平涂,用色要薄,用筆要輕,可多次罩染。以赭石、石綠、朱磦調成肉色罩染面部及手,上衣用牡丹紅,最后一遍用朱磦;欄桿用赭墨,佩巾淡墨,土裙用白,正面柳葉施草綠,背面用石綠,罩染的過程也是整體調整的過程,絹本可反復清洗,但紙本不可以,否則起毛或漏礬,直接影響畫面效果。
步驟四,深入刻畫,重點是人物的神態。用白粉輕提人物面部的眉弓及鼻子的局部,深入刻畫人物的五官及手,完成頭飾及衣領、佩巾的花紋,將背景完成。
步驟五:完成。用重墨稍提眼睛,用胭脂加墨提嘴唇輪廓,上衣關節部位的衣紋可稍提。落款、款識是構圖的組成部分,可長可短,根據畫面內容與構圖的需要而定,蓋章。《錦瑟年華誰與度》,紙本,68×68cm。
作品欣賞
朱淑真落花詩意 紙本 68×68cm
庭院深深 絹本 117×80cm
只恐風日損紅芳 紙本 68×43cm
芙蓉清韻 紙本 120×80cm
醉花陰 紙本 110×66cm
天女散花 紙本 110×66cm
觀書圖 紙本 100×80cm
惱春 紙本 76×54cm
恨無知音賞 紙本 76×50cm
李清照詞意 絹本 110×66cm
李白詩意 紙本 76×57cm
柳絮梨花淡淡風 紙本 68×68cm
春歸鳥自啼 絹本 100×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