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倫
今天來與大家聊聊暴喑(yin),所謂暴喑,就是突然出現的嗓子啞,說不出話來,一般多外感引起,人這一輩子,我估計都會趕上一次,周圍的朋友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有時會影響講課、工作等。那么,這個暴喑是怎么引起的呢?如何調治呢?
我們今天只聊聊外感引起的暴喑,其實內傷虛損也會引起失音,但是今天只聊外感引起的情況。現在天氣寒冷,如果不小心,感受寒邪,會患上外感,如果再防護不當,外邪繼續深入,身體的正氣會奮起抗爭,激烈戰斗,則會戰火四起,變為熱證,此時中醫管這種情況叫寒邪入里化熱,這是中醫對此的簡便稱呼,此時會出現咽喉紅腫疼痛、痰黃、發熱等情況。
此時,如果處理不當,過度用嗓子,則會導致暴喑,就是突然聲音嘶啞,嚴重的就失音了,這種情況,非常讓人著急,尤其是教師、演員等需要用嗓子的工作人員,已經安排了工作,如果嗓音無法恢復,則會耽誤大事,因為很多活動,老百姓都是沖您來的,通知已經發下去了,票售出了,您出問題了,則場面可想而知。
但是,放心,這個時候,中醫有辦法幫助到您。
這是我學習到的一個經驗。
當年在北京的前門醫院,有一位老中醫叫鄭英甫,這位鄭老先生治療此病是一絕,據說當年北京京劇界的名角,嗓子出了問題,都去請鄭先生調治,當年梅蘭芳曾經有一次在西安演出,票已經售空,結果梅先生突然聲音嘶啞,無法登臺,情急之下,請鄭先生急赴西安,為其診治,結果一劑藥就解除病情。此事傳為佳話。
后來建國以后,衛生部指示北京市衛生局派人前去學習,于是衛生局和北京中醫學院(現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前身)在1963年派杜福權老師去學習,杜老師認真學習,堅持抄方,把鄭老的經驗總結出來,寫成文章,收錄在《北方醫話》一書中,于是,我們今天就可以見到鄭老的絕技了。
這個基本方,我抄寫下來,大家可以請附近的中醫根據自己的情況加減,非常有效。
基本方:金銀花十克、連翹十克、杏仁十克、桔梗六克、黃芩十克、麥冬十克、胖大海十克、杭白菊十克、蟬衣六克、鳳凰衣六克。
如果胸悶脈弦者,加柴胡十克、枳殼十五克;咳嗽有痰者加清半夏十克、旋覆花十五克(包煎)、白前六克;咽喉紅、口渴者加生石膏十五克、生地二十五克、元參十二克、沙參十五克;有頭痛者加桑葉十克、白芷六克、羌活六克。
這個方子里面,可能鳳凰衣大家在藥店買不到,所謂鳳凰衣,就是雞蛋殼里面,那層白色的膜,具有養陰清肺的作用,可以治療咽痛失音,現在藥店一般不賣了,我們可以自己拿來生雞蛋,把雞蛋敲開,輕輕撕下那層膜,一般一副藥,取五個雞蛋的即可。
這個方子非常有效,我給很多人用過,自己也親身實踐過,有一次,冬天,我出差在外地下大雪,我在沒有取暖設備的車站等車,等了五個個小時,當時全部的火車時刻都亂了,沒有任何提前預告,你不敢走,怕走了火車再來了,我當時凍得渾身發冷,打噴嚏、流清鼻涕。然后又沒有機會調養,結果受寒患了外感,回到家后,開始化熱,就開始覺得出現了熱證,開始咽喉疼痛、鼻涕黃、痰黃、發燒,那次是相當嚴重的一次外感,最后出現了嗓子啞的情況,幾乎完全說不出話了。
這種情況我小的時候遇到過,一般需要恢復幾天,然后聲音慢慢恢復,有的人會啞更長的時間。沒有想到我居然再次遇到。
于是,我用鄭老的方子給自己服用,結果,只用了一天的時間,聲音基本恢復。
后來,我介紹給別人使用,也基本都是一天見效,可見老中醫的經驗是非常可靠的。
這種失音,基本是在外感基本要恢復的時候出現的,我小時候母親曾經告訴我,如果感冒,出現鼻子出血、嗓子啞,基本是感冒快要痊愈了。但是如果在工作中,你有獨自擔當的重要任務,此時失音會影響重大,所以我把這個方子介紹給大家,希望可以有所幫助。
這個方子,只是一個思路,大家需要請附近的中醫幫助分析您的體質,看看是否適合此方,如果適合,可以請中醫幫助加減應用。
另外,受寒還沒有轉化為熱證的時候,也會出現失音,這是因為寒邪牽引收斂的特性導致的。此時一般沒有熱證,只是渾身怕冷,仍流清鼻涕,痰未變黃,這個時候散寒反而可以恢復。我曾經遇到北京電視臺一位朋友,就是失音幾天,治療無效,我反復思考,覺得這是寒證,于是用麻黃類方令其泡腳,很快就解除了失音的情況。但是在生活中,就我所見寒邪導致的比較少,熱證較多,這是我的感受,也請同道明鑒。
外感系列方——普濟消毒飲
羅大倫
現在我有個感覺,就是外感病越來越厲害了,以前的外感,通常的藥方就可以起效,恢復得也快。但是近幾年,我感覺好像外邪越來越強大,通常的藥方,下去感覺沒有力道了。我猜測,這與大氣變化有關,現在霧霾越來越重,這與古人所講的“瘴氣”類似,但是比“瘴氣”要復雜,因為瘴氣畢竟出自自然界,而現在的霧霾,很多是工廠排污排出的化工成分的東西,也有燒煤燃燒后的成分,也有汽車尾氣,成分極其復雜,這就給病邪以更復雜的生存條件了。同時,抗生素使用地越來越頻繁,現在我經常聽患者自述,這次上呼吸道感染,滴頭孢快半個月了,一點效果都沒有。我覺得抗生素的濫用,使得外邪也在進化,能活下來的,都是抗生素沒有殺死的,結果它們繁殖開,就是超級細菌了。這也是一種外邪的變化。
這個時候,每到天氣變化的時候,你看醫院里面,尤其是兒科醫院,患者每天都是熙熙攘攘,我估計每次外感流行,規模都不小。
外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內感染,現在要引起重視了,我最近遇到幾位老人,受此拖累,幾乎到危及生命的地步。
怎么辦呢?中醫里面都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用呢?
古老的中醫,歷史上有無數的了不起的醫生,曾經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思路,我們可以學習的。
在金代和元代,中醫誕生了四位大師,稱為金元四大家,其中有一位叫李東垣。他的故事,我在央視的《百家講壇》講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看一下視頻。
這李東垣家是當年河北的首富,可是母親生病,百藥無效,最后病故,他痛恨自己不懂醫學,于是發奮學醫,到易水拜師,最終學成,與師傅共創易水學派。出山第一戰,就是戰瘟疫。
這次瘟疫,當時叫大頭瘟,當時氣候異常,頻發瘟疫,文獻記載:“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癘,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頭天行”,這個大頭天行,就是大頭瘟,古代有時管傳染性疾病叫“天行”,這個大頭瘟的主要癥狀是頭面腫大,據說會頭大如斗,脖子很粗,這個病后世一直在猜測是什么病,因為不多見了,我曾經聽說過有的地方解放后還有,向我介紹的人說此病有地方特色,別的地方人聽說都奇怪,怎么會病得這樣?總之后世不多見了,我們現在把腮腺炎一類的疾病也考慮進去,將其類比了。
話說當時老百姓病得很重,“親戚不相訪問”,親屬之間都不敢互相串門,感染上了,大多死亡。
當時李東垣并未行醫,而是在濟源那個地方做稅務官,結果當地縣令的兒子也患病了:“張縣丞侄亦得此病,至五六日,醫以承氣加藍根下之稍緩,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緩,終莫能愈,漸至危篤。”也就是說,醫生們用藥都無效,逐漸這患者病得非常重。此時,有人說李東垣懂得醫學啊,讓他來試試?
結果,李東垣創立了這個普濟消毒飲,“遂處此方,服盡愈”。用了藥,患者很快就好了。
于是大家傳揚此方,無數百姓受益,后來大家把這個方子刻在路口,讓四方百姓抄去,遇到瘟疫熱毒,可以用此方治療,當時大家稱之為“仙方”。
這個方子原書的大概份量是這樣的:黃芩15克,黃連15克,陳皮6克,甘草6克,玄參6克,柴胡6克,桔梗6克,連翹3克,板藍根3克,馬勃3克,牛蒡子3克,薄荷3克,僵蠶2克,升麻2克。
而我在使用的時候,通常做個修改,變成:黃芩15克,黃連9克,陳皮6克,甘草6克,玄參9克,柴胡6克,桔梗6克,連翹15克,板藍根9克,馬勃6克,牛蒡子9克,薄荷6克,僵蠶9克,升麻2克。
這個方子,李東垣自己大致是這么解釋的:用黃芩、黃連味苦寒,瀉心肺間熱以為君;玄參苦寒,橘紅苦辛,甘草甘寒,瀉火補氣以為臣;連翹、黍粘子(就是牛蒡子)、薄荷苦辛平,板蘭根味苦寒,馬勃、白僵蠶味苦平,散腫消毒定喘以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陽、陽明二經之陽氣不得伸;桔梗辛溫為舟楫,不令下行,為載也。
方子里面的黃連用得比較重,這是為了破上焦熱結所用的,我們今天可以根據情況來調整比例。
此方古代是用來治療大頭瘟的。現在,可以借鑒,用來治療各種上焦熱毒壅結,癥狀是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灼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有力的情況。現在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嚴重呼吸道感染、淋巴結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礙等屬風熱邪毒為患的情況。
舉個例子,有段時間,我連著走了幾個霧霾嚴重城市,有一天突然感覺咽喉不適,因為講課,無法顧及,也沒有辦法吃藥。結果第二天早晨起來,發現自己的咽喉紅腫嚴重,整個上焦極度不適。看來自己也中標了,當時咽喉腫痛嚴重,說話沙啞困難,已經幾乎無法發聲了,我很少遇到這樣的情況,感覺毒邪來勢兇猛,咽喉的紅腫也超出我的想象,可是,當天下午仍然有課要講,我當時都想是否打電話通知停課了。怎么辦?實際上當時已經沒有辦法通知大家了,于是上午抓普濟消毒飲。熬好喝一次,上午仍難以說話,帶剩下一大杯提前到課堂,當時見到工作人員的時候,我的嗓子仍然還是有些吃力的,于是不斷地喝。兩小時后嗓音漸開,居然可以正常講課,課后咽喉已基本痊愈。我當時發了微博,說:“感謝東垣先師立此良法!”
這樣的經歷很痛苦,我不想有第二次,但是,這次也讓我深深領略到了此方的力道。
這個方子其實在中醫界廣為應用,很多中醫在治療外感的時候,都會參考此方。很多中醫的治療外感熱癥的時候,會將此方拆開,按照自己的思路組合,此方給我們提供了治療的思路。在遇到對癥的時候,也會按照原方來用。
但是大家要記住,此方一定是在有熱的時候,才可以用的,因為方子里面都是寒涼之藥,陽虛的人慎用。而此方用過之后,熱毒一旦解掉,就要換其他平和的方子了,不可長期使用這樣的寒涼方子。
我的經驗,現在外邪越來越盛,遇到熱毒壅盛的情況會越來越多,如果遇到患者上焦熱盛,高燒不退,咽喉紅腫,上呼吸道感染嚴重,痰黃,舌紅苔黃,脈搏跳動很快,而一般常規的手段都無效的,局面僵持的時候,可以考慮李東垣的普濟消毒飲,這個方子配伍經典,可以打開郁結,將熱毒消散,令身體恢復。
看到這里,有的朋友會開心了,說我患了感冒,就立刻用這個方子,一定能快速解除病痛吧?
這么想是不對的,此方只是治療熱毒壅結上焦,這種熱毒壅結上焦,嚴格地說,只是感冒的后果,是感冒引起了嚴重的感染的后果,或者說是感冒的一個階段,就是嚴重熱癥的階段。而這種熱毒壅盛于上焦,也可以出現在感冒之外的,其他外感傳染病的發病過程中,比如腮腺炎等等。
所以大家要了解,此方并非感冒的通用方,但是當有嚴重的感染,熱毒壅盛的時候,可以考慮,請具體診治的醫生,根據情況,參考加減此方的。
我們通常說咽喉腫痛,其實“咽”與“喉”,兩者不同。喉在下在前,是我們所講的“喉結”位置,喉嚨突然腫痛,嚴重的會有喉頭水腫,導致窒息,甚至斃命。方子用我講過的喉科大師耿鑒庭的丹梔射郁湯,一兩劑即愈。而咽部,位置在上在后,熱結多表現為扁桃體紅腫,李東垣此方甚佳,也會一兩劑顯效。
我相信,隨著環境的惡化,疾病會變得越來越復雜的,之前曾經用過的藥物方劑,很可能效果會越來越不好,此時,發掘古人的智慧,及時學習,已經迫在眉睫了。
有的時候,流感季節,看著醫院里面每天數以萬計的患者,看著醫院門口道路被車堵得水泄不通的道路,我時常會想起,當年百姓把李東垣的普濟消毒飲,刻在道路的路口,令四方百姓傳抄的情景。
方子是可以改變的,但是李東垣的濟世之心,希望我們永遠刻在人們能望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