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孩子隨意玩耍的時間,
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意玩耍的時間。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后,這件事還有這么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12、給他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要想知道
孩子眼中的世界
是什么樣子,
得先蹲下來,
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
去看世界。
其實
孩子的想法
就那么簡單。
孩子走向社會不招人討厭,這是我的育兒標準!
以前我不關心教育,在我們接受教育的年代,社會環境相對簡單,信息都是國家替你選擇的那些,現在不是了。你閉著眼睛啥也都不想,信息還往耳朵里灌個不休。
說起時代,我們老是抱怨教育體制有問題。時代變了,人的要求變了,但原有的教育觀念和體制沒變。
一個孩子成功了,考上重點中學或重點大學,或到美國留學,大人間就會談論:“哎呀,看我們對孩子付出了多少,教育有多成功!”仿佛一切歸功于父母。很少會說起:“我們學校培養得太好了!”最多說一句:“孩子碰到了好老師。”如果孩子不好或失敗了,大家統統說:“應試教育不對!高考不對!教育體制不對!”
中國的教育體制成了靶子是不?是,我贊同。
如果我們將這個靶子當借口,任意埋怨,雖說人人都有權如此,但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已經來不及了。
大兒子上幼兒園大班時,園長親自對我說:“金老師,你該給他補補課了。”
我說:“補什么課?”
“補拼音啦等等,補什么都可以,要不上小學跟不上。”
當時我說我不信,怎么可能跟不上?
但我錯了。大兒子上一年級,回來第一天跟我說:“媽媽,怎么回事?這邊叫bpmf,那邊叫abcd,我該讀哪個音?”
我說:“把 abcd扔掉,先給我念bpmf 。”
我私下找老師談:“咱們能不能三年級以后再教英文,一年級先學會bpmf?”老師說:“金老師,人家孩子在幼兒園就解決拼音了,為什么你的孩子不解決?”
我說:“幼兒園就該讓孩子玩,憑什么教bpmf啊?”
他說:“你兒子就已輸在起跑線上了。”
我說:“誰定的起跑線啊!”
憑什么不讓孩子玩?逼著學bpmf,不知道誰定的規矩,我真想抽死他。
2008年,孩子上二年級,回家說:“今天要寫一篇作文,名叫《我的奧運夢想》。
我說:“你知道什么叫奧運會嗎?”
“不知道,反正電視里天天播奧運奧運,就是有五個環。”
“那你有夢想嗎?”我問。
“我沒有夢想。”
“那你就寫上:我的奧運夢想就是沒夢想。”
“媽媽,這樣我的作文得不了分。”
“你有夢想就寫夢想,沒夢想就寫沒夢想。”
當然兒子的作文肯定是零分。
第二天回來,他說:“老師說可以編。”
我說:“兒子,媽媽寧可你零分也不能編故事。你沒夢想就沒夢想,如果要編造或讓媽媽幫你一起編,更不行!”
從這天起,兒子的作文幾乎沒打過分,唯獨去年有一篇好點,因為寫的是他和媽媽的感情,比較真摯。
我不建議大家向我學,我只講自己的經驗。
大兒子正是小升初階段,年級里的一班、二班,全是靠家長大顯神通考進來的,我兒子所在的三班只有14名學生,這些是沒經過“家長考試”,靠電腦篩選來的孩子,是個落后班,拖油瓶。 在班中,兒子成績名列前茅。
我對兒子說:“你覺得不好意思嗎?”
他說:“沒有,但是有些同學確實有問題。”
我問是什么,他說他們的學習態度有問題。
我又問:“何以見得?”
他說:“每節課他們都不好好聽講,光回頭看后面的鐘,盼著趕緊下課。我覺得這樣不好。”
我當時給兒子鼓掌,說:“你能分辨出同學的學習態度不對,這比分數更重要。”
孩子們的很多習慣源自大人,不要用我們大人的想法和虛榮心,以及社會的虛榮心來改變孩子本身的選擇,你得尊重的選擇。
千萬不要讓成人世界的東西過早地觸碰到孩子,讓小孩子保持一顆本該有的赤子之心就好。外國的孩子十五六歲在做的事情,中國孩子七八歲就開始在考慮了,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前幾天,大兒子他老師跟我反映,我們家老大對于錢沒有概念,要我好好教育他,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出了一道題目“100元有幾個10元?”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斬釘截鐵地伸出兩只手,而我們家老大只是懵懵懂懂地指著一。這話一下子說到我心坎上去了,我在電話里就對老師說,這就是我要的結果,巴不得孩子做一個“錢盲”。
他的穿衣打扮也是如此,我不會告訴他哪個牌子貴、哪個牌子好,但會教他那種面料穿著舒服,一次他打球回來跟我說,媽媽這件衣服穿著不透氣悶死了。我說,你知道為什么不透氣么,是因為面料的關系,然后就拿出了一堆衣料子讓他摸。在我的家里衣服沒有貴賤之分,只有質地的好壞,哪怕是買了名牌的衣服,我也會把商標給剪了,小孩子不應該懂得成人社會里的價格啊、名牌啊、地位啊,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現在年輕人養孩子的費用太高,全都是大人的失誤。你們按照大人的生活成本,設計了孩子的成長成本,這是錯誤的。
我對子女成長教育的標準是:有一天走向社會,這三個娃不叫人討厭就行。孩子走入社會招人厭煩,是真正失敗在起跑線上了。你的言談讓人舒服,是創業及做任何事的第一步,第一步是誰教的,指望學校嗎?我看夠嗆。
我和社會、學校搶孩子,搶的是一個價值觀,一個道德標準,最后是一個態度。
我們每個人學會做減法就行,不要再做乘法、加法。要多做減法,往下摘,摘下來,減下來,放下來!
藝術創作給了我很大啟示:復雜特別容易,人們最能干的是將事情變復雜,但要把復雜事變簡單則較難。
跟誰搶孩子,跟社會搶嗎?不是。
歸根到底,把什么價值觀灌輸給孩子,就結什么果。
來源:《中國教育報》,實習編輯:姜逢禹。內容整理自:非常教師《金星:看誰能搶過孩子》、申江服務導報《金星不能說的育兒秘密》
他用一只母雞把股市給講明白了!
一天過去了……
于是,猴子的50張母雞券就被稱為“股份”,而猴子的1000塊錢投資,就叫“按20倍市盈率入股”。啥叫市盈率?就是母雞券的價格除以每年可以領到的雞蛋,也可以理解為多久“回本”。這個數字,越低越好。
母雞關鍵詞:股份;母雞券(股票);市盈率(市值÷每年凈利潤)
一年過去了……
又過了一年……
母雞關鍵詞:這就叫做有效率的再投資。
沒過多久,聰明猴投資母雞的事兒在動物圈傳開了。
于是,動物圈的第一次股權交易發生了,而單張母雞券的價格,也從20元,上浮到了22元。這就是股價上浮的原因之一。
母雞關鍵詞:再投資;價值股(即高市盈率,高分紅或者股息,也就是確定性收益比較高,但成長空間比較有限的公司)。
從此之后,動物圈算是炸窩啦~~各種動物都蠢蠢欲動,尤其是那些安安穩穩下蛋的母雞們。
而母雞必須在老虎家做體檢,登記所有信息,方便動物們深入了解母雞;另一方面動物們也容易找到自己的交易對手,這樣傻傻的犀牛大象也毫不費力就可以買賣母雞券了!
母雞關鍵詞:散戶(一個悲傷的故事)。
現在我們來做個大膽的猜想!
那么在許許多多個夜晚,什么都沒有發生,還是原來的母雞,還是生普通的蛋,為什么母雞券還是漲了跌了?原因很復雜,或許是猴子認為母雞會變胖,或許是因為猩猩想娶媳婦兒急需用錢,但無論什么原因,母雞券的價格上漲或下降,母雞都得不到任何直接的好處或壞處,還是原來的母雞,還是生普通的蛋。
而股價,有時候跟母雞本身,并沒有什么卵關系。
母雞關鍵詞:股價有時與上市公司本身并沒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