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上火不是由于熱生、而是因為寒起
中醫說:上火不是由于熱生、而是因為寒起 當今的人普遍貪涼,大量吃著寒涼的食物還覺得燥熱,這是腎氣虛弱、經絡不通造成的。燥熱則會進一步貪涼,就更加重了血管、經絡的收縮、淤堵,這樣就進入了惡性循環的狀態。
為什么明明是上火了,結果吃了涼性的東西反而更不適了?我們每個人都有“上火”的經歷,比如夏天天氣炎熱引起身體燥熱,吃了敗火的食物后依然口舌生瘡、大便干結。這是因為同樣是上火,而“火”又有實火和虛火之分,實火的治療是用清熱、降火的泄法,虛火則是用補法。只要是實火,現在中醫最常用的各種清熱、解毒、降火的藥和西醫的消炎藥都是對癥的,連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現在單純有實火的人已是越來越少了,多數都是虛火。
說到上火,有一位鄰居有一段難忘的經歷,去年十二月份的時候,考研在即,也不知道是因為復習功課過于著急還是什么,反正她上火了,目赤眼腫,視物昏花,大便困難,渾身不得勁。冰冰著急壞了,眼看著考試的日期一天天逼近,自己這不爭氣的身體真要命。同宿舍熱心的姐妹也為她擔心,就借她一盒牛黃解毒片去火。她欣然接受了,既然上火了,而牛黃解毒片的說明書明明寫的就是清熱去火,看起來很對癥嘛,所以大家就沒多想。誰知道吃下去后,問題一點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嘴角起了好幾個血泡。她再也不敢耽誤了,幸好學校門口有一家中西醫結合診所,她前去詢問,才知道,自己吃牛黃解毒片是大錯特錯,因為牛黃解毒片適合實火,而她上的是虛火。
《黃帝內經》里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人之傷于寒也,則為熱病?!边@里指出了寒為熱病之因。若寒邪過盛,身體內表現出的就是熱癥、熱病,也就是說虛火實際上是由寒引起的。
為什么寒重反而會引起“火”呢?前面我們說過,身體內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傷腎,引起腎陽不足、腎氣虛,造成各臟器功能下降,血液虧虛。腎在中醫的五行中屬水,水是灌溉、滋潤全身的,當人體內這個水不足時,就如大地缺水一樣,身體會干燥。臟器也是一樣,每個臟器都需要工作、運動,這種運動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潤,就易生熱。最典型的是肝臟,肝臟屬木,最需要水的澆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顯。
還有人的面部五官也是最容易被火襲擊的部位。因為腎主骨髓,主腦,腎陽不足、腎氣虛時髓海就空虛,遠端的頭部首先出現缺血,也就是“缺水”了,自然反應的就是干燥的癥狀,如目赤眼腫、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氣中的器官,較容易受細菌的感染,當頸部及頭面部的血液供應減少后,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會出現各種不適,這樣患鼻炎、咽炎、牙周炎,扁桃體炎、中耳炎的概率就會增加。又由于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各種炎癥很難治愈,就會反反復復發作,成為各種長期不愈的慢性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牙周炎、慢性中耳炎等。
當現代人不分季節吃進大量的反季節果蔬后,當人們在夏季不懂節制地使用空調后,當女士們為了靚麗只要風度不要溫度后,大量寒濕悄然進入體內,腎陽就越來越不足,虛火就越來越旺。而那些不懂病機的盲目之徒卻采用了泄火、清火、降火的寒涼藥物進行治療,這就使得寒上加寒、虛上加虛,越治火越大。
實際上,這是沒有對癥治療。如果要去掉身體內的寒濕,要補腎,就要用溫熱的食物或藥物。先驅寒,再補血、補腎,這樣腎氣就在不斷充實。腎氣充足,血液充足,身體自然就強壯起來,各種虛火自然消退,各種慢性炎癥自然很容易治愈。
身體內寒濕重還極易造成經絡不通,散熱困難,容易感到悶熱、燥熱。與老人相比,孩子的經絡通暢,散熱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熱的,大熱天里照樣在太陽底下玩耍。而老人經絡不通暢,不易出汗,熱散不掉就悶在身體內,人就很難受、煩躁,只有吃了冰涼的食品才感覺體內舒暢些。當然這種經絡不通引起的身體燥熱已不止在老年人中出現了,現在的人們普遍貪涼,運動又少,自然就會造成血液流動的速度變慢、變緩,從而極易導致經絡的淤堵,經絡淤堵帶給人的就是身體出現的各種疼痛,以及皮膚上長痘、長斑??纯粗車娜耍袔讉€能說自己很健康,從沒有過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再看看周圍人的皮膚,又有幾個色澤明亮、富有彈性、不長斑、不長痘的?這些都是和長期貪涼有關的。
胃火熾盛——則痘痘長、牙齦腫、口角爛;
肝火熾盛——則頭痛頭暈、睡眠不穩;
心火上炎——則口腔潰瘍、咽痛咽干、失眠;
肺熱火熾——則咽喉干疼、口干而渴。
只有合理飲食調養,才能達到降火除熱的目的。上火是一個中醫名詞,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癥。如果出現咽喉干痛、兩眼紅赤、鼻腔熱烘、口干舌燥以及爛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癥狀,中醫認為是“上火”了。以五臟六腑為綱劃分,上火主要有胃火、心火、肝火、肺火幾種。
一、飲食失調引發第一把火——
1.胃火典型癥狀:痘痘長、牙齦腫、口角爛。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舌紅、少苔,這部分人一般都有老胃病的底子在,在中醫上說是“平素胃陰不足,津液虧損”,加上起居失度、勞累引起上火;過年期間占數的還是吃出來的實火,“辛辣烈酒,膏粱厚味”,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2.防火要領:多吃粗糧多喝水。既然火氣是吃出來的,那么對付也要從吃這個源頭上抓起。新版《中國膳食指南》剛說到我們吃粗糧吃得不夠,陳教授也強調,多吃粗糧可以預防胃火。貪吃辛辣、燒烤等刺激性食物,會使脾胃受損,內蘊化熱,嚴重者口角會出現糜爛。對這樣的“火”應多吃豆類、小米等粗糧和綠色新鮮蔬菜等,增加進食品種。其次是要多吃清淡食物。節日里許多年輕人睡得比平時少,虛火上升,很多女孩子還喜歡一邊玩一邊吃,瓜子、花生、巧克力等零食不離手,體內熱量堆積太多,臉部發出很多痘痘。這樣的“火”源自內熱,所以吃得越清淡越有利于皮膚狀況的改善。此外,多喝水是個好習慣,可以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
3.降火食方:百合綠豆粥、荸薺藕汁湯。
百合綠豆粥:百合與綠豆的清熱解毒和降火能力是得到大家公認的,綠豆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常食百合有潤肺、清心之效,可止咳、止血、開胃。做起來也比較簡單。將綠豆和百合煮15分鐘后,再放入大米煮開后轉小火,熬至粥粘稠合適后即可,適當加入冰糖。
荸薺藕汁湯:選荸薺和鮮藕各250克,一起煎湯后,加入適量冰糖。分三天吃完,有潤胃涼血降火的功效。
二、經常熬夜引發第二把火——肝火
1.典型癥狀:頭痛頭暈、睡眠不穩、愛發脾氣。經常熬夜會打亂人體正常的作息時間,肝臟不能如期休息和排毒,于是只好加班加點將體內積存的雜質和毒素清除,這無疑加重了肝臟本身的負擔,肝火也就隨之“點燃”。難怪有些人在長假期間脾氣見長,其實跟沒睡好大有關系。還有些肝火會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眼干、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睡眠不穩、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2.防火要領:穩定情緒、充足睡眠。對于血壓高、平時性子就比較急的人,要注意防范肝火來襲。這在中醫上被稱為“陽氣素盛”,盡量不要生氣,“怒易生火,易傷肝臟”,會引起肝氣在體內堆積,從而導致肝氣易結,氣血不暢。防肝火,睡眠是很重要的一點,每天晚上12點前盡量入睡,如果做不到不熬夜,那么之后一定要補足睡眠。
要預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夠、心情放松,一些簡單的藥材或食物也有助于清火,肝火旺盛的人,要多吃些木耳、菊花和蓮子這樣偏涼的食物。少吃辛辣、海腥、過膩過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火上澆油”。
3.降火食方:豬肝炒木耳、枸杞菊花茶。
俗話說吃什么補什么,對付肝火也要補肝。豬肝炒木耳對平息肝火有作用。選木耳約40克,豬肝240克。木耳浸軟,切去底部硬塊,再切成粗絲;豬肝洗凈抹干再切成厚片,加入腌料腌約10分鐘;鍋燒熱,放2湯匙油,爆香姜片,放入豬肝片用大火不停兜炒至熟;再放入木耳絲及蔥炒勻,加少許糖、鹽調味即可上碟。
預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方法如下:枸杞先煮30分鐘,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鐘,就可作茶飲,適用于經常用腦者。
三、思慮過度引發第三把火——心火
1.典型癥狀:口腔潰瘍、咽痛咽干、失眠。中醫說“勞心思慮,過耗其真”,大致意思是太勞心了,就容易傷神。過年期間雖說大部分都是開開心心的,但家中的長者因為晚輩的出現,開心過了頭或者操勞家務過了度,就會“心火元盛,神明不安”,也就是上了心火。 心火也有虛實之分,一般來說,其中的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等,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病的人常有此類癥狀;實火則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身體健壯的中青年人容易出現。
2.防火要領:穩定情緒、充足睡眠。既然心火大多是因為勞累或是開心過度引起的,那么對付的方法也從這兩方面著手。陳教授提醒過年需要控制情緒,減少緊張,少生心事煩事。尤其是減少思慮那些遲延不決、處理繁雜、涉及眾多人際關系的煩心事,以免心火氣盛,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多吃蔬菜水果對控制心火有幫助,辛辣食物、煙酒則要敬而遠之啦,多運動??梢远嗍骋恍┬院犊嗟氖澄铮缈喙?、苦菜、百合、苦丁茶類,多食酸棗、紅棗、百合或者干凈的動物胎盤等補養心腎之品。
3.降火食方:冰糖蓮子湯、苦瓜炒白果。
冰糖蓮子湯:虛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潤燥的冰糖蓮子湯,《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清心去熱”,除煩熱、清心火、養心安神,對于心火內熾所致的煩躁不眠具有較好的療用。
苦瓜炒白果:冬天里適當吃“苦”可以降心火。選苦瓜1-2個、白果20顆。白果洗凈,苦瓜洗凈切?。豢喙稀坠旁陂_水中稍泡一下,馬上撈出備用;炒鍋上加少許油,放入白果、苦瓜及調味料炒熟;用淀粉勾芡上碟。但需要注意的是,白果一次食用不宜過多,每人不宜吃多于10顆。
四、反復感冒引發第四把火——肺火
1.典型癥狀:咽喉干疼、口干而渴。春季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經常進出公共場所和空調間,各種呼吸道疾病自然不期而遇。在中醫上,這些都是肺火的誘因。肺火大的人常出現口鼻干燥、出氣熱的現象,很容易傷風,而且傷風后出現高熱、咳嗽、痰黃稠而粘、舌紅苔黃等癥狀。一些小孩睡覺時蓋不住被子,喜歡俯臥,喜吃冷飲,口唇發紅,也是肺火旺的表現。
2.防火要領:注意保暖、及時增減衣物。既然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是導致肺火的誘因,那么防肺火首要的還是做好保暖措施,進出空調間及時增減衣物。除肺火也可用呼吸咳嗽洗肺法,通過深呼吸和主動咳嗽,幫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增強免疫力??蛇x擇空氣新鮮的地方,反復進行吸氣呼氣,盡量排出肺內氣體,另外每天主動咳嗽幾下,也是積極的保護性反射動作,能有效清潔肺部。
3.降火食方:銀耳雪梨湯。銀耳雪梨湯:選50克銀耳,梨兩只。將梨切塊,銀耳加水500毫升,煮開20分鐘即可,加冰糖少許,飲用有潤肺止咳之功效。
總結:陳教授最后還特別強調,在很多人看來,“上火”實在是小毛病,喝點清涼茶就好,實在不行吃點牛黃解毒丸或者清咽利喉片就可以了。實際上“上火”癥候雖然差不多,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處理方式也不一樣。尤其實火、虛火,治療起來剛好是相反的,要是明明是虛火,還在用對付實火的方法對付,無疑火上澆油。所以,遇到不好把握的事,還得及時找專家。
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干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干、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現為干咳無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胃火: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肝火:表現為頭痛、面紅目赤、口干咽疼、脅肋疼痛、尿黃便秘、甚至吐血。
腎火: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火可分實火和虛火,實火指陽熱亢盛實熱證。以肝膽、胃腸實火為多見。癥見高熱,頭痛,目赤,渴喜冷飲,煩躁,腹脹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舌紅苔黃干或起芒刺,脈數實,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療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瀉實敗火的原則和方法。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傷過度,可導致臟腑失調、虛弱而生內熱、內熱進而化虛火。根據病機不同,一般將虛火進一步分為陰虛火旺和氣虛火旺兩種病狀。陰虛火旺都多表現為全身潮熱、夜晚盜汗、形體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躁動不安、舌紅無苔、脈搏細數。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氣虛火旺者表現全身燥熱、午前為甚、畏寒怕風、喜熱怕冷、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脈大無力、舌淡苔薄。治療時應以補中益氣、強腎興陽、甘溫除熱為原則。
分析上火虛實,針對用藥非常重要。另外,有些去火的食品也可嘗試,但也需對癥。比如吃蓮子湯去心火,吃豬肝可去肺火,喝綠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豬腰去腎火。
“去火”:選藥有講究
常見上火癥狀有“吃不進”、“受不了”、“拉不出”等多種,因此,降火選藥也當對癥。
“吃不進”是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現為口干、舌爛、唇裂、目赤、耳鳴及微咳。成人可選服牛黃清心丸(片),小兒可選服珠黃散等。
“受不了”是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現為時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飽,時而呃氣上逆,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宜選用梔子金花丸、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清胃散,小兒宜服七珍丹等。
“拉不出”是指下焦(肝、腎、膀胱、大小腸等部位)有火,表現為大便干結,小便短少,尿色黃赤、渾濁有味,瘙癢,婦女白帶增多,甚至帶黃。常用中藥可選三黃片、當歸龍薈丸、梔子金花丸、龍膽瀉肝軟膠囊等。
另外還有“虛火”,也就是陰虛而熱,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咽干舌燥,眩暈耳鳴,健忘失眠,或干咳氣短,或痰中帶血,口干咽燥,聲音嘶啞,潮熱易怒,舌紅少津,脈細數,此時,可對癥選服知柏地黃丸等藥。
上火癥狀的解決方案:
喉干嗓啞時:飲淡鹽水;服蜜梨膏;飲橘皮糖茶。
咽喉腫痛時: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瘡和咽喉腫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減輕痛苦;嫩絲瓜搗爛擠汁,頻頻含漱;咽喉疼痛時,可用一匙醬油漱口,漱1分鐘左右吐出,連續3—4次,有療效。
口長水泡時:切幾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臨睡前洗好臉,擠點眼藥膏涂在口唇疼痛處,翌日疼痛就會減輕,繼續敷用幾天,可使疼痛消失。
鼻塞難通時: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臥位或右側臥位,右手撐住右后頸,掌根靠近耳垂,托起頭部,面向右側,肘關節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遠越好。由于經絡的舒展作用,少則十幾秒,多則幾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氣。如右側鼻塞,可以相反動作治之。兩側同時鼻塞,可先后輪換動作治之。
嘴唇干裂:黃瓜獼猴桃汁。
做法:黃瓜200克、獼猴桃30克、涼開水200毫升、蜂蜜兩小匙。黃瓜洗凈去籽,留皮切成小塊,獼猴桃去皮切塊,一起放入榨汁機,加入涼開水攪拌,倒出加入蜂蜜于餐前一小時飲用。
點評:黃瓜性甘涼,能入脾胃經,能清熱解毒,利水??芍委熒頍?、煩渴、咽喉腫痛。而獼猴桃性甘酸寒,能入腎和胃經,功能解熱止渴,所以兩種合用能潤口唇。其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使用,如西紅柿、柚子等。 提醒:嘴唇干千萬別用舌頭舔,那樣只會更干。
皮膚干癢:紅薯炒乳瓜 (幼嫩黃瓜)
做法:紅薯300克、乳瓜100克、香菜葉、蔥段、蒜末。紅薯、乳瓜切成塊;油四成熱時放入蒜末、蔥段,倒入紅薯塊煸炒五成熟時再放入乳瓜炒勻,加入適量清水、鹽、雞精,湯汁收干即可。 點評:紅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及鐵等,其性甘平無毒,能補虛健脾強腎,而嫩黃瓜也含有大量維生素,所以對皮膚有一定的好處。 提醒:皮膚癢時不要使勁撓,撓破了容易感染。
頭發干枯 : 蜜棗核桃羹
做法:蜜棗250克、核桃仁100克、白糖適量。將蜜棗去核,洗凈,瀝干水分;與核桃仁、白糖一起下鍋小火燉煮;待湯羹黏稠、核桃綿軟即可關火食用。此甜湯滋補肝腎、潤肺生津、養血潤發。
點評:核桃性甘溫,能入腎肝肺經,能潤腸通便,又能補血黑須發、久服可以讓皮膚細膩光滑。而蜜棗能補肺潤燥,所以對頭發好處較多。此外,其他堅果、魚類和粗糧對頭發也有很多好處。 提醒:盡量不用吹風機吹頭發,以免更干。
咽喉干腫 : 蜜梨膏
做法:取生梨,用榨汁機榨成梨汁,加入適量蜂蜜,以文火熬制成膏。每日一匙,能清熱去火、生津潤喉。 點評: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腸經,能潤腸通便,補肺潤喉,又能解毒。梨甘微酸涼,入肺脾經,能治口渴咳嗽便秘。所以二者放在一起熬膏可以起到潤喉的作用。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橙子、綠茶、梨、胡蘿卜也有很好的清火作用。 提醒:“上火”期間,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煙,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經常漱口,多喝水。
鼻子出血: 水果西米露
做法:西米洗凈后,倒入沸水中;煮到西米半透明,把西米和熱水隔開;再煮一鍋沸水,將煮到半透明的西米倒入沸水中煮,直到全透明,將沸水都倒去;煮一小鍋牛奶并加少許糖;將西米倒進牛奶中煮至開鍋;將煮好的西米牛奶晾涼,加入水果丁,即可。
點評:采用一些清涼的水果如梨、橘子、蘋果、獼猴桃、香蕉清解燥熱,加上西米和牛奶的補養脾胃,是冬季調理的好方法。吃性冷的食物,如蘿卜、蓮子、松花蛋等可有效緩解。 提醒:不要一次大量喝冷飲,以防傷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