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生姜,讓您聰明不“絕頂”的妙藥
生姜,讓您聰明不“絕頂”的妙藥

吳大真
烏黑、亮麗、濃密、修長是中國古代美女頭發的標準。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就有贊美婦女頭發烏黑、濃密的古詩。《詩經·墉風·君子偕老》載:“鬢發如云,不屑髢也。”“鬢”意為頭發濃密而黑,“髢”意為假髻。這句古詩贊美了濃密而漆黑的頭發有如天上的烏云,擁有這樣一頭黑發便不屑于使用假的發髻了。后人常以烏云代指女人的秀發。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據《太平御覽》記載:“上(漢武帝)觀其(衛子夫)發鬢,悅之。”衛子夫的一頭秀發一打開,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樣,閃閃發光,立馬便吸引住了正處少年的天子漢武帝。不過在當今社會,對于頭發的護理越來越不容易,以至越來越多的人陷入脫發的苦惱中,不僅是上了年紀的中年人,年輕人也有這樣的問題。這讓愛美的人士大為光火,畢竟“聰明絕頂”的樂觀主義者葛優也只是個別。因而人們為了擁有一頭健康美麗的秀發,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新招兒、怪招兒層出不窮。而流傳最廣的,當數這生姜擦頭能生發的招了。
生姜擦頭能生發到底有沒有效果呢?俗話說的好,“偏方治大病”,用生姜生發的確有一定的療效,如《御藥院方》的生發方子中,有一個叫“長發滋榮散”的藥方,其所用之藥就是生姜皮和人參。無獨有偶,在《本草類方》的另外一個生發方中,生姜與地黃和皂莢一起,共同擔負起了生發的重任,除了我們提到的這些生發方藥之外,在古代,生姜生發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即便到了現在,使用生姜為主要原料生產的洗發水種類也是非常的多,足見用生姜擦頭能生發的說法并非是空穴來風。
那么,生姜為什么具有生發的功效呢?在中醫看來,盡管脫發的原因眾多,但多由于血瘀所致,正如王清任在他著的《醫林改錯》中說“……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絡,新血不能養發,故發脫落”。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頭發的毛囊需要血液供給養料,如果血流不暢,便會造成頭發營養不足而脫發。生姜雖然不能為頭發提供營養,但它不僅具有很強的刺激性,同時還具有發散的特點,不但能夠刺激頭部的毛細血管,同時還能把瘀滯在發根的淤血運走,讓新鮮的血液補充進來,因而能夠促使毛發再生。
人們常常問,生姜既然能保護頭發,那是不是直接把生姜搽在頭皮上就可以了呢?當然不是,出于安全的考慮,應選擇市場上銷售的生姜護發素或自己動手制作護發素來使用,因為只有經過科學提煉與稀釋后的生姜,使用起來才安全。那么如何自己動手制做生姜護發素呢?
首先準備生姜50克,牛奶50毫升,再加一個玻璃器皿(裝少許水)和一個紗布袋,將生姜切碎,裝入紗布袋中,再把紗布袋放入玻璃器皿中,濾出姜汁。然后在姜汁中加入牛奶,攪拌均勻后便可當護發素使用。此方法制作的生姜護發素,如放入密封器皿中,可保存3天左右。3天過后,不宜再使用。

  生姜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那這里加入牛奶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中醫看來,奶水為氣血所化,與經血同源,補氣血功效尤佳,可直接被頭發吸收和利用。不僅如此,牛奶性寒而生姜性溫,兩者配合使用,可調和二者的溫寒之性,減緩了生姜對頭發的刺激作用。
  除了用牛奶和生姜搭配使用之外,生姜和人參的組合,也堪稱經典,這個組合最早出現于《御藥院方》中,制作時可取人參和烘干的生姜皮各30克,將人參和烘干的生姜皮研為細末備用。再取生姜一塊切斷,用生姜蘸藥末擦頭發脫落之處,隔日用1次,可起到生發的作用。
  這個藥方之所以選用人參,主要利用人參可以調節皮膚新陳代謝的功能,讓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并得到充分的營養,從而促進頭發的再生,現在很多護發產品配方中都有人參,取的也都是這一功效。
  另外這個方子里還用到了生姜皮,為什么要用生姜皮呢,主要是用來平衡生姜和人參的溫熱之性,因為生姜皮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和大部分植物的皮和肉一樣,同樣都具有陰陽平衡的特性。姜肉性熱,所以姜皮性涼,因此可以用生姜的溫熱之性和姜皮的寒性來調節人體的所需。由此可見,現在的食譜中“姜去皮”三個字,并不一定都真知灼見,如果受了風寒,喝姜湯是為了發汗,自然是去皮為好。但一般做菜用姜,則需要帶皮吃,以免被偏性所傷,這是姜皮的作用。
  當然,如果怕麻煩,或者只有生姜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用姜切片涂擦頭部脫發處或者用姜熬水洗頭。用生姜護發時,不宜每天都使用,使用一周后,再停用一周,然后再使用,這樣的效果最好,因為生姜用久了會生熱,而脫發又屬熱性皮膚病,用熱性藥治熱性病,違反了中醫講究的“熱病用涼藥”原則,所以使用不當還會出現類似“火上澆油”的惡果,患有嚴重斑禿的患者,甚至會出現脫發更嚴重的問題,所以在使用當中應慎重。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都和飲食有關。由于飲食是人體獲得營養和能量的來源,因此用生姜護發,還需配合科學的營養與食療。對于脫發患者來說,均衡的營養是生發、美發的根本之道,平時飲食尤需要注意,多食入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瘦肉、魚類等,因為蛋白質是頭發的生長要素;還要多食入維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蘋果、枇杷等,因為維生素可促進頭發生長、使頭發光澤自然;以及還有含鋅量高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干果食品等,因為鋅可以改善頭發組織,增強頭發的彈性和光澤。
  除了飲食,對于有著“三千煩惱絲”之喻的頭發而言,愁緒對頭發的影響極其巨大,因此,我們除了要對頭發進行精心的外在護理外,還要向內看,多多關注我們的心,只有擁有一顆恬淡的心,才會擁有“青絲常在”的靜美。
洗頭護發學問大
說到洗頭,讓我想起晉元帝司馬睿和太子司馬紹父子間一段十分有意思的對話:史稱“性至孝”的司馬紹聽說父皇洗頭,專門上啟祝福說:“伏天選擇吉日洗頭,老人多壽,而且很適宜。”于是晉元帝回答了:“春正月沐頭,至今大垢臭,故力沐耳”,意思是從正月那次洗頭到現在,已經太臟了,所以我要好好洗一洗。可見古人的一頭長發要洗一洗是很費勁的,所以司馬紹接著又說,聽說洗頭洗了很久,想必十分疲勞,不知父皇龍體如何。答曰:“去垢甚佳,身不極勞也。”晉元帝洗頭后身心的輕松與舒服,可謂溢于言表。
  的確,如果長期頂著一頭油乎乎臟兮兮的頭發,不但不衛生,還很不舒服。而且從頭發的健康考慮,如果污垢、頭屑積累的過多,還會堵塞毛孔,影響皮脂的分泌,妨礙毛發對營養的吸收,使頭發變得干枯脆弱,甚至脫發。所以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洗頭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尤其是對于愛美人士來說,幾乎是不洗頭便不肯出門見人。
  不過洗頭雖看似簡單,但要真正把頭洗好,學問可不小。這話您可別不信,洗頭還真是大有學問。如果我要問您,頭發容易斷裂怎么洗?頭發分叉怎么洗?頭發出油怎么洗?脫發怎么洗?白頭發怎么洗?您肯定答不上來,難道這些問題可通過洗發得以解決?確實,只要洗發得當,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
  比如說脫發,中醫認為,脫發是你的腎出了問題,請注意這里所說的腎不是西醫所說的“解剖之腎”,而是中醫中的“五臟之腎”。毛發的營養雖來源于血,其生機卻根于腎。因為腎精可以化生元氣,正是元氣推動著頭發的生長。所以如果腎虧虛了,這時頭發的“動力”就不足,就會脫落。這時,除了節制房事,多吃一些補腎的食物,如黑芝麻、枸杞、何首烏、山藥、蓮子外,還可在洗發時“做點手腳”,怎么動?可將生姜5片,枸杞10克煎汁,洗完發后涂在頭發上,讓其自然風干,1小時之后再用清水洗凈,這樣可以起到促進生發的作用。
  有些人頭皮屑多,中醫認為這是陰盛陽虛,腎精斂不住虛火所導致的,火大家都知道,火性是向上的,所以總在上面飄著,時間一長,頭皮上的精氣就會減少,頭皮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就有頭皮屑了。這種情況,也可通過洗頭來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洗發時在水里加點醋。醋本身就是收斂的,這樣就能斂陰護陽,頭皮得到滋養,頭皮屑自然就少了。
  還有些人頭發像枯草一樣,這時得養血。中醫認為,“發為血之余,血盛則發潤,血虧則發枯”,所以頭發干枯的話,說明你體內的氣血不足。現在的女孩子偏愛節食減肥,成天不吃飯。不吃飯,氣血就沒有辦法生化,就會導致血虧,頭發的營養就跟不上。所以,對于這種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按時吃飯。另外,還可先用何首烏煮水先洗一遍,再用常規方法洗上一遍。懂點中醫都知道,何首烏是和人參、靈芝、冬蟲夏草并稱的四大仙草,是烏發中的明星中藥。實際上何首烏不僅能烏發,對營養不良所造成的“稻草發”效果也很好。為什么,首先它是植物的塊莖。說到植物的根莖,大多具有營養豐富的特點。秋天到了,很多根莖類的枝葉、花朵都沒有了,這時候植物就把地底吸收到的營養都儲存到根部,所以根莖類蔬菜,營養是非常豐富的。繼續吸收營養是補,不再往枝葉輸出耗散,這就是藏,何首烏藏了一年甚至是多年的營養,來補充營養不足的稻草發,效果自然沒得說。
  如果是頭發分叉時又該怎么辦呢?頭發分叉的朋友,可在洗頭時,取雞蛋或鴨蛋蛋黃兩個,放在碗里用溫開水攪勻,備用。然后先將頭發洗干凈,等頭發干到七八分的時候,用發刷蘸取拌好蛋黃水,輕輕梳理頭發,尤其是發端,反復進行15分鐘左右,然后用清水洗凈即可。每隔2~3天一次,連用一個月的話,就會發現頭發分叉的部分得到了修復,變得柔順而亮澤了。
  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尤其是富含大量的磷和鐵,這些都是利于頭發生長所需的營養。而用洗頭的方法給頭發補充微元素,不失為一種直接有效的護理法。
  另外,日常洗頭時,也有許多地方值得注意。
  首先不應頻繁洗頭。因為我們洗頭不僅僅是為了清潔,還是為了維持頭發的健康。而洗頭過勤,會把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徹底洗掉,這不但會使頭皮和頭發失去天然的保護膜,引起頭發干枯、發黃、分叉等問題,還會使收到“缺油”信息的皮脂進一步分泌油脂,導致油性頭發越來越油。所以,我們能兩天洗一次的頭發,就不要一天一洗。
  其次,洗頭的次數還應因人而異。據美國一項十年隨訪研究表明,干性頭發由于皮脂腺分泌不旺盛,洗發間隔不能太短,一般5~6天洗一次最好;中性頭發宜3~4天一次;油性頭發皮脂分泌多,洗發次數可以多一些,一般2~3天洗一次較好。
  最后,再來教大家怎樣洗頭發。看到這也許有人要笑了:洗頭誰不會啊?還用你教啊!的確,洗頭誰都會,但怎么洗才對頭發更有利卻是大有學問的。這學問之一便是水溫。一般來說,洗頭時的水溫不宜太低,因為水溫太低,不但去污效果差,而且會使洗過的頭發無光澤,缺乏飄逸感;也不宜太高,因為太高會導致頭皮過度干燥,毛囊受損。所以洗頭之前最好先用手感受一下,一般以略高于體溫為宜。
  水備好了,頭發梳順浸濕了,這學問之二就是洗發水的應用了。很多人習慣把洗發水直接抹在頭發上,其實這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適合自己發質的洗發水置于掌心,搓揉起泡后再抹于發上,然后由發根洗至發梢,并讓頭發成自然垂下,用指腹來輕推按摩頭皮各處,來回兩三次,最后用流動的清水徐徐沖洗。
  洗完頭后,如何將頭發弄干也是個問題。一般來說,讓頭發自然干燥是最理想的,但對長頭發的人來說又有點不現實。怎么辦呢?我建議您用毛巾輕輕吸干水分。注意,是吸干,不是擦干。因為濕發比干發更容易受損,用力擦頭發,很容易造成毛鱗片的損傷。所以,千萬別拿毛巾拼命的去擦您的頭發。如果您嫌毛巾吸完的頭發還很濕,可以用吹風機進一步干燥,但記住不能用強風,只能用較弱的風。
  俗話說:“沒有丑女人,只有懶女人。”其實,保養頭發也是一個道理,要想擁有一頭健康秀發,就不能偷懶,嫌麻煩。在頭發的日常保健中,洗發是最基本的一項護理,如果一個人連這最基本的都不能認真對待,那他就是買再貴的洗發水,用再好的護發素,都將事倍功半。所以,聰明的你,一定知道該怎么做吧。
頭發的健康離不開經絡的暢通
    頭發的健康為什么離不開經絡的暢通,我們首先來從經絡的作用開始說起。
  我們知道,人體有五臟六腑,有氣血骨髓,有四肢百骸,但是有了這些,就可以組成一個所謂的“人”了嗎?當然不是。這些“零件”本身都是散碎的,它們本身對人體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通過一種線索把它們聯系在一起,彼此團結協作,才能各司其職,各成其就。該生血的生血,該排毒的排毒。而這條線索就是經絡。從這里我們也可以做個比喻:經絡是樹干和樹枝,那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就是樹葉。那么氣血是什么呢?氣血是流淌在樹干里,專門給養五臟六腑以及人體各個組織的營養物質。也可以說,如果把氣血比作水,那么經絡就是專門盛載和運輸氣血的渠道。氣血里蘊含著先天的元氣和水谷的精微,沿著經絡的線路到達人體的器官、毛發、唇甲,為它們提供充足的營養。
  但是,如果經絡這條渠本身出現了堵塞,那么即便你有充足的氣血,也只能被堵在一邊,到達不了目的地。所以要保證人體的氣血充足,經絡必須時時保持暢通。而從人體經絡學說來看,在人體十四條主要經絡中,就有十三條經絡在喉以上的頭部運行。而頭部經絡運行不暢,則可能會影響到頭發的生長。所以一些有經驗的中醫師,只要看看你頭發的情況,便可大致判斷你經絡的通暢狀況,這么說或許你還是不明白。不妨舉個例子來加以說明。就拿白頭發說,白頭發并不是很多人認為的用腦過度,而是膽汁分泌不足。如果一個人兩鬢的頭發開始變白,就說明這個人膽氣衰弱,為什么這么說呢?學習中醫我們知道,膽經是從人的外眼角開始,然后沿著人的頭部兩側一直走到腳趾,所以,如果一個人膽氣不足,慢慢地,兩鬢的頭發就會斑白,由于膽氣不足,所以,這類人往往在做決定的時候會出現猶豫不決的情況,而且常會有一個動作,就是撓頭,如果仔細去關注,他們撓的部位往往也是兩鬢所在的地方,這時候不是癢,也并非能撓出什么智慧來,之所以會如此,實際上是在通過刺激膽經,讓膽氣升騰,進而幫助做出判斷。
  所以,要養護頭發,就要保持頭部經絡的暢通。
  這里教大家一種簡單的疏通經絡的方式——“拿五經”法。什么是拿五經呢?就是五指張開,分別放在前發際督脈、膀胱經、膽經的循行線上(中指位于頭部正中的督脈線上,食指和無名指位于頭部正中與額角之間內1/3處的膀胱經線上,拇指與小指位于頭部正中與額角之間外1/3處的膽經線上)。五指指尖立起,用力點按5~10秒,使點按處出現明顯的酸脹感,再原地揉20秒,這叫做點揉法。然后指尖放松,五指垂直向上動約半厘米的距離,再次用力點按,如此反復點按,自前發際一直點按至后頭部顱底,計為一次,共點按20~30次。按揉時如遇某個部位的疼痛感較為明顯,可將揉法加到1分鐘,然后繼續如上操作。自前發際一直點按至后頭部顱底。為什么稱為“拿五經”呢?因為手法是用五指分別點按人頭部中間的督脈以及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5條經脈,所以稱之為“拿五經”。通過按拿頭部這5條經絡,可起到運行氣血、濡養全身、抗御外邪、溝通表里上下的重要作用,從而改善因經絡不暢而導致脫發、掉發問題。
  當然,按拿五經還可刺激頭部的40多個穴位和十余處刺激區,通過刺激這些穴位和和刺激區,可增強血液循環,不僅能治療脫發和掉發,還可改善顱內營養,起到醒腦提神和養腦安神的作用。
 
 頭發的好壞關鍵在腎
  提到頭,人們會想到許多,一個較為集中的是:頭”化作了一種精神。從一些影視和歷史故事中我們知道了很多寧可斷頭也絕不低頭的英雄人物。為什么“頭”成為了一種精神的象征呢?《說文解字》說:“頭,首也”。頭不僅從身體上講是最高的部分,而從其所司來看,主宰著人的生命活動、精神意識和感覺運動。眼、耳、口、鼻、舌等這些五臟的外竅也都位于頭面,與腦相通。在《黃帝內經》看來,頭為陽,而且是諸陽之會。也就是說頭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于此種種,頭成為了人體元首的化身。這或許就是日常生活中,將一些有影響的人稱為頭面人物的本義。
  但說到頭發,在不少人看來,那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可能將它作為身體的附屬物來看待。想染就染,想剪就剪。實際上在古人看來,頭發的重要性同樣不可低估。古代有句名言叫“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這句話的核心意思就是說,頭發是父母所賜,是不可以隨便剪掉的,所以過去的人都留辮子,而且現在對于那些犯了刑罰的人都要剃光頭。實際上也是在告訴他們,盡管一人做事一人當,但他們做的事情是對不起祖先,是一種不孝順的行為。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三國演義》中曹操割發代首是耍賴行為,在古代人看來。他并沒有真撿到便宜,否則那些將士也不會對他服服帖帖了。
  另外在戲文或傳奇里,我們常見癡情女人,以頭發作為定情信物贈給心上人。發在,如人在,身不能相伴,頭發代替自己,陪伴、溫暖著心上人。要是癡情女遇到了負心漢,到愛熄情滅,便會再次剪發,甚至剃成光頭遁入空門,這在古代叫看破紅塵。這也是頭發在古代文化中重要性的一個體現。
  除了文化方面,在健康方面,古人同樣非常重視頭發的作用。
  以前農村的小孩子常留的一個發型是壺蓋型,巴西著名的足球明星羅納爾多也留過這樣的發型。為什么家長要給孩子留這樣的發型呢。因為小孩子的囟門還沒有長堅固,沒有完全閉合,很容易遭到破壞,所以要用頭發把這個地方給遮擋起來,以防暑濕寒氣乘虛而入。
  實際上現代醫學也非常重視頭發的作用。拿破侖去世后,人們對他的死因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認為他死于胃癌,還有人認為他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直到150年后,科學家找到拿破侖的一根頭發,把這根頭發切成小段,放入原子反應堆中接受中子反射,發現頭發里含有比正常人多40倍的砷元素。因此確認,這位19世紀在歐洲叱咤風云的人物其實是死于砷中毒。
  一根細細的頭發,竟然能解開拿破侖死亡的百年之謎,簡直令人匪夷所思。其實,這并不奇怪。頭發跟血液一樣,也含有幾十種微量元素,頭發上微量元素的多寡,與體內相應元素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從一根頭發診斷人體什么元素缺乏、什么元素過量,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黃帝內經》上的“諸病于內,必形于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由此可見自古至今,頭發一直與醫學密切相連,與民俗息息相關,留發剪發言志辟邪也罷,化驗頭發循證死因也好,都體現了人們對頭發的重視和關注。作為現代人,我們更要好好關愛自己的頭發。
  說了這么多,那么在中醫看來,頭發的健康和人體中的哪個臟器的關系最大呢?在五臟里面,當數腎無疑。祖國醫學認為,頭發的營養來源于血,這就是“發為血之余“的由來。但頭發的生機卻根源于腎。因為腎藏精,精能化血。所以又有腎“其華在發”的說法。意思就是頭發的光彩能夠反映腎中精氣盛衰的情況。如果腎中精氣充足,頭發就長得茂密而有光澤,腎中精氣不足,頭發就會失去光澤,或者是大量脫落。
  腎與頭發的關系相伴一生。大家知道,小孩子的頭發往往會發黃,而且特別柔軟,所以我們常稱小女孩為“黃毛丫頭”,稱小男孩為“毛頭小子”。原因就在于小孩子的腎精還不充足,生機沒有發動起來,毛發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等到女孩子過了七歲,男孩子過了八歲,你再看他的頭發,就烏黑發亮了,原因就在于此時他們體內的腎氣充盈了,所以頭發也就變黑了。此時小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開始換牙。因為腎是主骨的,而“齒為骨之余”,所以齒與骨是同源的。腎精充足后,人的生機就發動了,這時小孩子就會把舊齒脫去,換上新齒。所以通過牙齒,也可以看出一個人腎的強弱來。比如生活中有些人的牙齒特別堅固,這說明他的腎精足。相反,腎虛的人往往會出現牙齒松動、稀疏等癥狀。
  我們再回過頭來說頭發,頭發生長最旺盛的階段,女人一般是在28歲,男人一般是在32歲。《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男子“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這時身體的發育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之后,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女人從35歲開始,男人從40歲開始,腎氣開始衰弱,面部開始出現皺紋,頭發開始脫落、干枯、變白。等到女人49歲,男人64歲后,“天地之精氣皆竭”,這時頭發就開始大面積花白了。而“白頭”,也就代表了人的一生。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頭發早白的年輕人,就是俗語所說的爭末老先白頭”。這也是腎中精氣不足的表現。
  由此可見,如果把腎看成是身體養分的話,那么,頭發就可以看作是身體長出來的“莊稼”。自然,莊稼的好與壞和土壤的滋潤有關系,從這一點來看,養發的第一要務就是養腎。
  怎么養腎呢?以后我們還會陸續提到這方面知識,這里簡單的介紹一種操作極其方便按摩方法——按手部“腎穴”法,按揉手部的腎穴,不僅僅可以促進頭發再生、由白變黑,防止頭發干枯、分叉、脫落,還可以壯陽補精,緩解腰疼。腎穴按揉起來一點兒都不費事,你在看電視時,等公交車時……可以隨時隨地利用它來保養秀發。腎穴位于手上小指的第一關節略靠下方,左右手分別為左右兩腎穴,每天早晚用食指和大拇指輕揉兩次,每次10分鐘左右,會有酸痛感,也可適當地延長按摩時間。如果用一個綠豆粒放在此穴上進行指壓,效果會更好。

梳頭能保養秀發
   跟按摩頭皮一樣,梳頭也是疏通血脈,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的一種有效方式。所以早在隋朝,名醫巢元方就明確指出:“千過梳頭,頭不白。”民間更是有野史記載,說宋代著名詩人陸游,每日晨起堅持梳頭,在白發上梳了再梳,終于梳出“茸茸胎發”(黑發)。而與他同時代的大文學家蘇東坡,也是靠早晚堅持梳頭,才治好了嚴重的脫發。
  這些傳說是否準確無從考究,但實踐證明,梳頭的確有疏通氣血、散風明目、榮發固發、促進睡眠等作用。所以古往今來,采用這種方法養生健體的大有人在,活了150多歲的明朝養生學家冷謙,就在他總結自己的養生之法時,將“發宜常梳”放在了第一位。
  其實,對于梳頭的諸多好處,偉大領袖毛澤東最有體會。據《毛澤東遺物的故事》記載:“毛澤東喜歡梳頭。”尤其是1945年患了嚴重的神經衰弱以后,每天堅持工作的他,只能靠梳頭來緩解痛苦。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喜歡梳頭的習慣一直未改,以致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每逢工作后小憩時,總是叫上工作人員為他梳頭。毛澤東曾跟他的衛士李銀橋說:“銀橋啊,梳頭確實很舒服呢。經常梳頭可以促進大腦血液循環,能把有限的營養首先滿足大腦的需要。你給我梳一次頭,就等于讓我吃了一次紅燒肉呢!”
  所以,用經常梳頭的辦法來保養頭發不僅適用于愛美人士,更適用于平時壓力比較大的都市白領——既能滋養頭發,又能緩解頭痛、減輕疲勞,這樣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看到這也許有人會說了:“我想梳,可是不敢梳啊,因為一梳就得掉好多頭發。”我告訴您,越是這樣,越應該多梳。為什么呢?原因有二:一、凡是一梳就掉的頭發,它根本就是“病發”或在頭上浮擱著的頭發,您不動它,它早晚也會掉的。與其這樣,您還不如早點把它梳掉,也好給那些長得結實的騰地。這就跟種花一樣,您把那些枯葉剪下去了,沒有多余的跟著一塊吸收營養了,剩下的那些反而長的更茁壯。二、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通于腦,“其華在發”;肝藏血,“發為血之余”。如果您頭發掉的嚴重,那很可能是肝腎功能減弱了,或者肝腎與腦的通路被堵住了,而梳頭能疏通經絡,還能刺激大腦上的很多穴位,加強腑臟功能,從而對脫發起到治療作用。
  也許還有人會說:“我不敢梳頭倒不是因為別的,主要是頭皮屑太嚴重。”其實這種顧慮也完全是多余的。因為西醫認為,頭皮屑是皮脂在細菌作用下新陳代謝的結果。而梳頭能刺激血液循環,清潔頭皮,所以不但不會助長頭皮屑的生長,還能將它去除。
  那么梳頭有沒有什么講究呢?其實這個您完全可以隨意。您可以每天早晚用梳子緊貼頭皮,從前額一直梳到后腦勺下,反復到頭皮有熱、脹、麻的感覺為止。也可以先從額頭往腦后梳2~3分鐘,再從左鬢往右鬢梳1~2分鐘,然后從右鬢往左鬢梳1~2分鐘,最后低下頭,由枕部發根處往前梳1~2分鐘,以梳致頭皮有熱脹感為度。
  在梳頭的過程中,用力不宜過大,只要用梳齒輕輕地接觸頭皮即可,以免損傷頭部的毛囊或劃傷皮膚,起到反作用。也不可硬拉,如果遇到打結的頭發,應先從發梢一點點梳通,然后再按上述方法操作。如果是秋冬季節,天氣干燥,您可以準備一個小噴霧器,在里面滴上數滴嬰兒油或橄欖油,再加滿水。待要梳頭時,先用噴霧器將水噴滿全發,然后再細心地梳理,這樣可以有效減少靜電。
  不過,由于梳子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頭發的發質,所以梳頭容易,選梳子卻不能馬虎。
  首先,我們選梳子時,要選擇梳齒圓滑而稀疏、容易清除油垢的,不宜用梳齒過密、過尖的,以免劃傷頭皮。這個您在買梳子時可以在手背上試一試,如果有尖銳、扎手的感覺,就不要買了。
  其次,我們選梳子要選擇合適的材質。一般來說,在各種材質的梳子中,牛角梳最佳,塑料梳最差。因為牛角自古就是一種中藥,它清涼、無毒,手感好,去垢而不沾,解癢而不痛,溫潤而不掛發,長期用它梳頭,還有加速頭皮血液循環,能增強免疫力,清炎涼血,鎮痛止癢,防止靜電,不脫發,祛屑護發,促進頭發生長等獨特的保健作用。而塑料做成的梳子在與頭發摩擦時容易產生靜電,使頭發更加干燥、易斷。同時,它產生的靜電還會刺激頭部的皮膚,影響頭皮及發根的健康。所以,如果沒有牛角梳,您寧可選擇木質梳子,也不要買塑料梳子。
  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什么材質的梳子,保持清潔都很重要,最好經常刷洗,因為污垢留在梳子上時間久了,容易產生病菌,給頭皮帶來無妄之災。如果您嫌天天刷洗太麻煩,我可以教您一個清潔梳子的小竅門——用絲襪輔助清潔。具體做法為,把梳齒插進不要的絲襪里,使之插入拔出摩擦十多下,你會發現污垢全都粘在了絲襪內側,這樣既可梳掉污垢,也可以保護不讓摩擦下的污垢再污染梳子。
  總之,梳頭對于頭發的保養乃至養生健體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愿不愿意去做,能不能堅持做,就看您自己的了。
 
飲食護發:吃出健康發質
  要想擁有健康靚麗的頭發,光靠選擇一瓶名牌洗發水,一盒名貴護發素是不夠的,飲食對頭發的生長也有極大的影響。頭發的光澤、彈力、粗細、脫落等等都與飲食相關。不良的飲食會導致多種頭發問題,而吃對食物,也能解決多種食物問題,下面所列舉的這幾種食物,都稱得上是頭發最喜愛的食物,不僅有營養頭發的作用,還能針對性的解決一些頭發問題。所以在這里推薦給大家。
  芝麻,美發延年的不老仙丹
  芝麻大家都不陌生。據古書記載,芝麻乃是張騫從西域帶回的種子,所以又名“胡麻”、“胡麻仁”,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批“舶來品”。這個“舶來品”跟黃瓜、核桃一樣,一在我國生根發芽,便深得人們厚愛。不但與稻、黍、麥、粟等谷物相提并論,得到“八谷之中,惟此為良”的高度評價,還有“仙家食品”之美譽。
  既為“仙家食品”,自然離不開一些美麗的傳說。相傳漢明帝時,浙江郯縣人劉晨、阮肇二人到天臺山采藥迷路,遇到仙女,仙女邀他們到家中用胡麻當飯招待。不久,他們便白發變黑,返老還童。半年后返回老家時,老家已人事全非,子孫繁衍到了第七代。于是,“一飯胡麻幾度春”成為后世傳頌的佳話。
  “一飯胡麻幾度春”顯然是有些夸張了,但常吃芝麻能烏發駐顏,延年益壽,卻是古今共認、有口皆碑的。如我國最早的藥物詞典《神農本草經》就曾記載說:“胡麻,味甘,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久服輕身不老。”葛洪在《抱樸子》還做了詳細的解說:“服食芝麻,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澤不饑,二年白發返黑,三年齒落更生。”并舉了一個例子,說有一位姓魯的婦女,由于常年服食一種用芝麻做成的糕餅,雖年逾八旬,仍“甚少壯,日行三百里,走及獐鹿”。《本草求真》也明確指出:“胡麻補血、暖脾、耐饑。凡須發不烏,以投。”
  那么芝麻為什么能烏發養發呢?這得從芝麻的功效說起。祖國醫學認為,芝麻味甘性平,主要入肝、腎、脾三經,能“補益精液,潤肝臟,養血舒筋”、“填髓腦”,乃“益脾胃、補肝腎之佳谷”。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發為血之余”,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不僅有賴于腎中精氣的充養,還依賴于血液的濡養。而肝為藏血之器,脾為氣血之源,除了腎臟以外,肝與脾無論哪個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血的產生和運行。很多人頭發變白、或脫發,不少就是肝氣郁結或脾虛造成的。黑芝麻肝、腎、脾兼補,相當于給了頭發一個健康的根和一大片肥沃的土壤,所以對頭發是非常有益的。
  更可貴的是,芝麻能“添髓腦”。對于頭發來說,肝腎脾固然重要,但要影響它,卻需要一個過程。這就好比一棵樹,你給它澆了水,它得先用樹根將水分吸收,再經過樹干傳送上來,最后通過樹枝傳給葉子。而芝麻不但能補五臟,還能“添腦髓”,這就相當于給樹根澆水的同時,還給樹梢補了點水,效果自然更迅速更明顯。
  從現代醫學角度講,芝麻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蛋氨酸和胱氨酸,還含有一種構成黑色素顆粒的基本物質——酷氨酸(此物在黑芝麻中含量尤其多)。研究發現,黑色素的數量是決定頭發“黑”的程度的重要因素,而黑色素在頭發中的密集分布和頭發中細小空氣泡的多少,則決定頭發的光澤和亮度。如果一個人體內酷氨酸含量少,頭發中黑色素合成的數量就會降低,頭發也就很容易枯萎變白。所以,長期食用芝麻,對頭發的生長、色澤、亮度都是大有裨益的。
  不過,對于想吃芝麻的人來說,通常會有一個困惑,就是不知道該選白芝麻還是黑芝麻。其實,從營養成分來看,白芝麻黑芝麻都不錯,但相比之下,黑芝麻的營養成分更高一些,補益作用也更強一些。而且黑芝麻色黑,按照中醫“同氣相求”的說法,更適合補腎和烏發。所以古人建議我們:“取油以白者為勝,服食以黑者為良。”民間也有諺語云:“嚼把黑芝麻,活到百歲無白發。”同樣是在告訴我們,要想烏發延年,應該吃黑芝麻。正是因為如此,在老中醫筆下的處方中,常見的“胡麻仁”,一般都是指黑芝麻。
  那么,芝麻怎么吃美發效果更好呢?現代養生家通常把葛洪和孫思邈傳下來的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就是把將三升(約2千克)黑芝麻用水洗凈,放在蒸籠上蒸熟,曬干,再蒸,再曬干,反復九次,令芝麻皮自然脫落,然后將剩下的芝麻仁炒香,搗碎,再用蜂蜜或棗肉調和,做成直徑約2厘米的藥丸,每天早晨用溫熱的米酒或黃酒送服一丸。
  為什么要“九蒸九曬”?這也是大有講究的。
  首先,“九蒸”能讓芝麻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我們平時吃芝麻,通常只是把芝麻炒一炒就吃了,其實這樣的芝麻還沒“熟”透,吃下去很油膩,也不太容易消化。所以,曾有一位“老神仙”不無可惜的說:“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而芝麻經過九蒸,就好比煮了兩三個小時的豬肉,里面的營養成分能充分分解,油膩性大減,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其次,“九曬”能讓芝麻獲得太陽的能量,這在養生家看來是天地間的陽氣,對人體大有裨益。
  這個方法雖然有點復雜,但效果非常好。如果您實在是嫌麻煩,那沒辦法了,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炒熟磨粉的辦法了。也許您要問了,我就把它炒熟當零食吃不行嗎?為什么一定要研碎或磨粉呢?其實這里面也有一個緣故,就是芝麻仁外面有一層稍硬的膜,如果整粒吃下去,也是不利于人體消化的。只有把它碾碎,其中的營養素才能更好地被吸收。所以,您即使不愿“九蒸九曬”,也一定要將芝麻炒熟,并用小石磨碾碎了再吃。
  由于炒熟磨粉的辦法簡單了許多,因此在民間,烏發食療方多以熟芝麻粉為主,如取炒面粉100克,黑芝麻粉150克,和勻,早晚用開水沖調,當粥喝,用以治療白發;或取炒熟黑芝麻500克,干桑葉60克,混合共碾成細末,用蜂蜜調和,做成杏核大小的藥丸,每天早晚各吃1丸,用以治療頭發早白、干枯、脫發等。近年來,還流行起一個用以滋養頭發的“黑芝麻海帶方”,具體做法為:取黑芝麻500克,炒香研末,然后與250克海帶粉混合,攪勻,裝瓶。每次取1~2湯匙,加適量蜂蜜和溫開水調服,每日2次。在這個方子中,海帶富含碘和鈣,能改善甲狀腺功能,黑芝麻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精力旺盛,二者配伍,相輔相成,可增強美發、抗衰老作用,是非常不錯的一個搭配,值得一試。
  最后需要一提的是,由于近幾年市場上頻頻出現會危害人體健康的“染色黑芝麻”,所以您在選購時,一定要做到一看、二搓、三聞、四泡。一看,是指看芝麻的顏色,如果黑芝麻個個烏黑發亮,黑得特別均勻,就值得懷疑;二搓,即抓一小把在手心,搓一下,看是否會掉色,如果是染色芝麻,手心會發黑;三聞,即聞聞有沒有異味;四泡,是指回家后,食用之前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如果泡過的水為褐紅色或墨黑色,則基本可斷定是染色芝麻,應放棄不用。
 
 夏季護發,啤酒功效佳
  盛夏季節,炎炎烈日總是讓女人們苦惱,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曬成了“黑臉婆”,于是防曬霜、太陽帽、遮陽鏡齊齊上陣,為肌膚做好“全副武裝”。可您大概還不知道,強烈的紫外線對頭發的傷害更大,幾乎是肌膚的3倍,可謂秀發的頭號大敵。它一方面會使頭發中的蛋白質鏈狀結構斷裂,毛鱗片翹起、剝落,從而使頭發變得又干又脆,像一叢亂草,毫無光澤;另一方面還會造成頭發中的黑色素脫落,使頭發變成茶褐色。而且紫外線產生的熱輻射也會對頭皮產生強烈的刺激,直接造成頭發的損傷脫落。
  所以,夏季護發,防曬乃第一要務。尤其是對于發絲細、漂過或染成淺色頭發的女性來說,夏季更要注重頭發的防曬。
  一提到防曬,有些人可能會很得意的說:我夏天出門時從來都是又戴太陽帽,又打遮陽傘的,頭發肯定不會被曬到。看來啊,您還真是低估了紫外線的威力了。要知道,紫外線的穿透力是非常強的,戴帽打傘雖然可以減輕一部分紫外線的傷害,但這對于保護秀發來說卻是遠遠不夠的。
  那么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將紫外線對頭發的傷害減到最低呢?首先,我建議您在夏天來臨之際,給自己準備一款含有防曬配方的免洗護發素,每天出門前,取適量均勻地涂抹在頭發上。然后隨身再帶瓶防曬滋養水,每隔2小時噴1次。它們就好比是護膚用的防曬霜一樣,能在頭發表面形成防曬保護膜,不僅可以增強頭發的抗曬能力,還可以降低氨基酸、色素吸收紫外線后產生的降解作用,避免頭發丟失過多的水分。其次,替自己選擇一頂清爽透氣的草帽,最好是草、藤、麻編制而成的。因為這樣的材質不僅透氣性好,而且不易與頭發摩擦產生靜電。另外,由于頭發剛燙過或染過,表面的鱗片層張開的面積較大,受紫外線傷害的程度也會更大。所以您如果想在外出度假前燙發或者染發,那我建議您至少要提前一個星期。
  如果防曬工作沒做好,把頭發曬傷了,是不是就該聽之任之呢?當然不是,其實在炎熱的夏季,經常頂著毒日頭出門,頭發被曬傷是難免的,但只要您懂得做好曬后修復,也能將傷害降到最低。一般來說,曬后修復,首先應從頭發入手,即日曬后,及時用含有潤發和補充油脂的專用柔性洗發水洗頭。如果洗完頭發還是沒有光澤,就得在每次洗完頭發后,使用有修復作用的潤發膏了,具體做法為:洗完頭后,用毛巾吸干水分,然后趁著頭發尚有濕氣,把潤發膏揉在頭發上,包好熱毛巾,充分熱敷后,洗凈。這能讓頭發很快就變得有光澤。其次,還應從飲食上入手,增加對蛋白質的補充,多吃些含鐵、鈣和維生素A等對頭發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芝麻等。
  當然,夏季的烈日不僅帶來了強烈的紫外線,還帶來了高溫,讓人特別容易出汗,皮脂分泌也更加旺盛。在這種情況下,稍不注意清潔,便很容易滋生細菌并且產生異味,這不但使人覺得不適,而且還會影響頭皮的健康以及頭發的正常生長,造成頭皮屑增多、脫發,甚至毛發變細等問題。
  所以,夏季護發,勤洗頭以保持頭皮清潔也是重要的一點。
  一般來說,洗頭的次數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出汗多或所處的環境灰塵較多,或已被雨水淋濕時,應隨時洗頭。如果您每天都不怎么出汗,而且不會接觸到太多的灰塵,則可以依據自己的發質,適當調整自己的洗頭時間。但是無論多長時間洗一次,都一定要洗一次便有一次的效果。有些人在夏天愛沖涼,經常是順帶著隨便洗下頭發。尤其是男士,為圖一時痛快省事,常常是抓起浴液或肥皂便眉毛胡子一把抓。殊不知,這樣會使頭發迅速失去光澤與彈性。一季下來,一頭枯草,后悔不迭。
  夏季洗頭時,除了洗發水,我們也可以加點啤酒,具體做法為:先把頭發洗凈擦干,然后將一瓶啤酒的八分之一均勻的涂在頭發上,并用手按摩。15分鐘后,用水沖洗干凈。然后重復一次,并用梳子把頭發梳通,以便讓啤酒均勻地滲透到頭發的根部即可。這樣,啤酒花就會像油膏一樣留在頭上,不僅可以給頭發營養方面的補充,使頭發更有光澤,并促使生長,防止頭發干枯和脫落,還可以去屑、殺菌、止癢,最合適多“菌”的夏季使用。
  對于很多人來說,除了日曬和高溫,在夏天損害頭發的元兇還有一個,就是氯化物。夏天由于溫度高,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去游泳。但游過幾次之后,細心的人會發現,往日烏黑的秀發變黃變焦了,染過的美麗色彩變淡了。其實,這全都是水中的鹽或漂白粉惹的禍。
  因此,夏季護發,游泳前后頭發的護理也不可忽略。
  如果是在室內游泳,下水前,戴好泳帽即可,但最好用橡膠質的,因為它彈性大,能將頭發緊緊貼住,不易進水。如果是在戶外,則應先在頭發上抹上抗紫外線的發膠、發乳,然后再戴浴帽下水。但無論是在室內還是戶外,游泳后,都應立即洗頭發,即使忘帶洗發水,也要用清水將頭發仔細地沖洗一遍,以去掉頭發中氯化物的殘留物。因為這些物質在太陽的作用下,對頭發的傷害更大。
  最后需要一提的是,夏天是人體水分丟失最多的季節。人的身體要是缺水了,位于體表的頭發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變得干枯。因此,為避免頭發不能得到及時的水分供給,多喝水,多吃水果,也是夏季護發之重。
 
 四季秀發巧護理,適應四時的頭發護理方法
  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長規律,人的身體也不例外。我們的身體會在一年四季中呈現不一樣的生長狀態。我們應該按照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自然規律養護頭發,并及時做出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頭發適應四季不同氣候的變化,減少頭發疾病的發生。
  喚回頭發的春天,春季護發正當時
  美國的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從春天到夏天這段時間,是一年中頭發生長最快的時期。因為當嚴冬遠去,春神來臨之時,隨著氣溫的升高,頭皮的毛孔會逐漸擴大,血液循環會逐漸加快,這非常有利于頭發的生長。所以,當我們感受著萬物的勃勃生機時,也迎來了頭發的春天。
  但是,春天氣候多變,時而春雨綿綿,時而干燥多風,尤其是北方地區,還不時有沙塵暴光顧,這對于飽受了冬季干燥氣候影響的脆弱發質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傷害極大。因此,春天護發正當時。只有在春天把頭發護理好了,才能為一年打下基礎。
  那么,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怎么做才能給秀發最有效的滋養呢?
  首先,每天早晨梳頭一二百下。中醫認為,春天是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循環系統功能加強,代謝旺盛等,所以頭發生長得格外迅速。而梳頭能有效刺激頭部的諸多穴位,幫助陽氣舒暢和升發,這不但有利于滋養和堅固頭發,還可以健腦聰耳,散風明目,防治頭痛等,非常符合春季養生的要求。所以古代著名養生家嵇康在《養生論》中建議大家:“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
  為什么要特意強調是早晨梳頭呢?這里面也是有學問的。從中醫的角度講,在一天當中,人體的陽氣是隨著不同的時辰而變化的。早晨是陽氣開始生發的時候,我們這時候梳頭,就好比給剛點燃的柴火扇了幾扇子風,能讓它更快地燃燒起來。
  其次,要注意養肝。肝臟與頭發的關系,前面我們已經詳細的說過了。那為什么我要特別強調在春天養肝呢?這是因為在中醫五行當中,肝屬木,與春天相對應。春天一到,肝的生理特性就會像春天的樹木那樣生發,是最“活躍”的一個時期。這時候如果不注意調養,其所需的營養供給不上,就很容易受到傷害。肝功能受到損傷了,頭發自然會被牽連進去。所以,春季護發,養肝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怎么養呢?第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黃帝內經》云:“人臥血歸于肝。”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大量增加,有利于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營養物質的代謝。第二,要多運動。中醫認為,肝主筋,堅持鍛煉能舒筋活絡,有益肝臟。所以,您可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做體操、打太極拳、舞劍、打球、郊游和爬山等。第三,飲食少酸增甘忌油膩。酸味入肝,若春季已亢奮的肝再攝入過量的酸味,則會造成肝氣過旺;而甘味入脾,最宜補益脾氣,脾健又輔助于肝氣。所以,春天應少吃橘子、烏梅、酸梅之類的酸味食品,多吃糯米、黑米、高粱、燕麥、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鯽魚等甘味食品。
  再次,要及時清洗頭發。春天是個頭發易臟的季節,因為此時天氣干燥,頭發與空氣、衣帽摩擦,容易產生靜電吸附,使環境中的塵埃附著在發絲上;而且北方風沙大,往往一陣風吹過,頭發上就沾滿了沙塵。頭發臟了不及時清洗,就會影響到皮脂分泌,加快角質脫落,致使頭皮發癢、脫屑或引起不同程度的脫發。另外,偶爾光顧的春雨中含有很強的酸性物質,也會傷害頭發。所以,春季護發,保持頭發清潔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刮過大風,或淋過雨以后,一定要及時清洗。
  但是由于春天干燥的氣候使頭發的水分和油分容易蒸發,變得特別干燥脆弱,所以在洗頭發時,應選擇有豐富滋潤成分的洗發水,把失去的水分和營養補回來。如果您想讓頭發更滋潤一些,也可以讓雞蛋來幫忙,即將一個新鮮雞蛋與一份洗發液混合均勻,然后涂在潤濕了的發絲上,用浴帽把頭發包起來,5分鐘后洗去。
  人們對于雞蛋,了解的往往都是它的美容功效,其實它的護發效果也極佳。美發專家們發現,雞蛋清能清除積聚在頭發上的油垢,蛋黃則可以滋潤干枯的頭發,讓它們恢復光澤。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那些針對干性發質或易斷裂、受損發質的洗發液中,一般都含有蛋黃中的有效成分。所以,你完全可以按我說的放心大膽地去用。
  您要是對味道特別敏感,怕用雞蛋洗完后頭發上有腥味,也可以換一個方法,就是把頭發洗干凈之后,取一小勺植物油均勻地涂擦在頭發上(橄欖油最佳),然后把烘熱的塑料頭套套在頭上,約20分鐘后取下,再徹底洗頭一次,把油漬洗凈。
  最后,護發素不可少。我在上面說了,春天由于氣候干燥,頭發特別容易產生靜電。而護發素含有陽離子活性物,可使頭發外表活性物分子定向排列,纖維上電荷減少,電阻降低,形成一層靜電的保護膜,這不僅可以減少靜電吸附,使頭發不那么愛臟,還可以使頭發柔軟、濕潤,增加美感。此外,它還可以使損傷的頭發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所以,春季用洗發水洗頭后,護發素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在使用護發素時,為了避免堵塞頭皮毛孔、產生頭皮屑,注意不要將護發素涂抹在頭皮上,而且一定要沖洗干凈。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幼苗可以不茁壯,但如果順其本性,從春天開始就悉心培育,也能開出美麗的花朵;頭發可以不好,但如果能根據季節特點,從春天開始就用心打理,也能養護出一頭秀發。所以,能不能實現“鬢發如云”的夢想,就看你肯不肯下功夫了。
 
 秋季護發,肺健發自康
  入秋以后,飛禽和走獸身上都會新生出纖細的絨毛,隨著天氣逐漸變冷,這些絨毛也逐漸長粗變長,煥然一新,覆蓋全身,以利于御寒保暖,順利過冬,這是自然造化規律。
  按道理說,我們人類也該具備這個特點,把秋天當成頭發生長的黃金期。可它偏偏跟我們作對——秋風一至,頭部就成了一個煩心的多事之地,脫發、斷發、頭發分叉、發絲變細、頭皮屑增多等問題全都來了。這固然與夏天的紫外線輻射、游泳過多等遺留問題有關,但也與秋天氣候干燥、人易悲秋等因素脫不了干系。所以,要想在這個“多事之秋”不被那“三千煩惱絲”影響心情,就得打起精神,更加悉心的去呵護它。
  那么秋天我們該如何保養頭發呢?建議您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多梳少洗停燙。多梳,是指多梳頭。我們提倡春天早晨梳頭一二百下,是為了幫助陽氣升發,而秋天梳頭,則更看重的是它的清潔功效。我們知道,秋天容易刮大風,而且這個季節的“逆溫現象”會使大氣污染加重,空氣中常有塵埃和肉眼看不到的污染物,而常梳理頭發能清除頭發上沾染的塵土、污垢,以及皮脂腺、汗腺的分泌物、微生物和病菌等,可起到天天“干洗”的效果。
  少洗,是說秋天應該相對減少洗頭的次數。夏天濕熱,愛出汗,人們一般洗頭比較勤。但到了秋天,陽氣收斂,腠理閉合,人的代謝能力本來不那么旺盛了,再加上天氣干燥,頭皮的油脂相對要減少很多。這時候如果再像夏天那樣頻繁的洗頭,會把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徹底洗掉,使頭皮和頭發失去天然的保護膜,引起頭發干枯、發黃、分叉、脫落等問題。尤其是干性發質,這時候更應該有所節制。
  另外,由于頭發在秋天已經相當干燥了,所以洗完頭后,最好不要用吹風機吹干。如果您在這個季節脫發特別明顯,還可用2.5克菊花、2.5克當歸、1.5克白芷、1.5克防風加水煎熬40分鐘,然后在洗凈頭發后,把頭發放入藥汁中浸泡10分鐘,此方不僅可減少脫發和頭屑,還可防止頭暈、頭痛,對健康大有益處。
  停燙,是說這個季節最好停止燙染。因為秋天是頭發的休整期,這時候的頭發已經沒了春夏季節的旺盛生命力,而是變得特別脆弱。在這種情況下燙發或染發,無異于雪上加霜,因為目前還沒有不傷頭發的燙發、染發劑。
  第二,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中醫認為,“肺主氣,助心行血,輸精于皮毛”,所以肺功能正常與否,會直接影響到頭發的健康。但肺是個喜歡濕潤環境的“嬌臟”,在這個以“燥”為主要氣候特征的秋天,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出現口鼻、皮膚干燥,大便秘結、脫發等現象。因此,要想讓肺正常地給皮膚和頭發輸送營養,就得防“秋燥”,多喝水,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梨、葡萄、銀耳、百合等。我給您推薦一個潤肺的小偏方,是每天將一只梨和1/3的白蘿卜切小塊,再加上30毫升的水,放微波爐里加熱三分鐘,然后加3勺蜂蜜,連水帶食物全吃了。在這個方子中,梨是潤肺的,白蘿卜是通氣的,蜂蜜是潤腸的,三者搭配在一起,宣肺潤腸通便,又不傷胃,不但可以防止肺燥傷發,還可以防止燥咳、口唇發干等,非常好。
  愛喝粥的朋友,可以在熬粥時加點百合、梨子或者沙參、麥冬等,同樣能起到滋陰潤肺的功效。另外,還可加點山藥,因為山藥是健脾的,而脾屬土,肺屬金,土能生金,所以健脾生津,能間接的養肺潤燥。像頭發稀疏、發色偏白的老年朋友,也可以在粥內再加點芝麻,以養腎烏發。
  第三,多曬太陽。看到這幾個字,很多人可能會立刻露出懷疑的表情:曬太陽跟護發,這能扯在一起嗎?我可以毫不遲疑地回答您:能!
  臺灣著名文學大師董橋曾說過一句話:幾千年下來,人道是傷春悲秋,毫不長進。大師話說得輕柔,殊不知,從古到今,悲秋情緒一直是人類健康的大敵。為什么呢?中醫認為,秋天內應于肺,而悲憂最易傷肺,肺氣一虛,機體抵抗力就會跟著下降,使外界病邪趁虛而入。這是對健康的危害。上面我們已經說過,肺功能正常與否,會直接影響到頭發的健康的,所以,“悲秋”情緒也是秀發的大敵。
  那么該如何對付“悲秋”這個壞情緒呢?《黃帝內經》中曾提到兩個專門針對男人的法子,一是特意在秋季征兵打仗,這可以激發男人安國齊天下的豪情壯志,使他們沒有精力再半夜爬起來窗前吟詩惆悵,感慨“已覺秋窗秋不盡”;二是給他們訂婚,讓訂婚的喜氣沖散因秋而生的“不平之氣”。
  西方醫學也提出了一個對付“悲秋”辦法,就是我剛剛所說的曬太陽。因為他們發現,人腦中的“松果體”能分泌一種讓人情緒低落、悲哀傷感或昏昏欲睡的東西——退黑激素。而這分泌工作受白天黑夜及外界溫差的影響非常大:白天光照下,它就基本上在曬太陽,不怎么“干活”,等黑夜來臨,它才開始很賣力地分泌退黑激素。秋天由于日照時間減少,氣溫降低,褪黑激素的分泌呈增多趨勢,所以才會出現“悲秋”現象。因此,曬太陽是治療“悲秋”的最佳方法。從這個角度來講,秋季護發,多曬太陽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節房事。前面說過,房事過頻也是秀發的大敵,所以要想頭發好,就得有所節制,但這是就整體而言的。我現在又特意在秋季提出節制房事,則是相對而言。《黃帝內經》認為,秋天是以收養為主的季節,應“使志安寧”。志,是腎神的表現,“使志安寧”,也就是說到了秋天,腎神要收斂了,不能再發散,因此性生活也要收斂了。你看動物交配都是有節律,有季節的,到了冬天就會冬眠養精,人雖然擺脫了季節性,但也要按照天地自然的順序去做,在秋天節制房事,然后為冬天的養精做準備。否則,腎的精、氣、神消耗太過,頭發的生長與光澤都會受到影響。
  總之,秋天是頭發最脆弱最易出問題的一個時期,要想擁有一頭健康的秀發,就必須悉心調養,從內到外,一樣都不能落下。
 
 冬季養護頭發,養腎滋陰是關鍵
  秋去冬來,凜冽的寒風、寒冷的天氣、干燥的室內環境、出門就離不開的帽子……幾乎沒有一樣是對秀發有利的因素。在這樣一個環境里,我們該如何護理,才能讓頭發安全地度過它的“冬眠期”,以最佳的狀態迎接來年的春暖花開呢?我建議您遵守以下準則。
  第一,盡量減少洗頭的次數。冬天由于天氣干燥,頭皮的新陳代謝較慢,皮脂和汗液分泌減少,會使表皮角質層的分裂物提高,再加上塵埃和微生物的作用,所以我們在冬天頭皮發癢、皮屑增多的現象會格外嚴重。于是,很多人不得不頻繁洗頭,殊不知,這只會將皮脂腺分泌的本就不多的油脂徹底洗掉,使頭皮和頭發失去天然的保護膜,加重頭癢和頭屑。所以,冬天洗頭的次數一定要較春夏季節有所減少,每周1~2次就足夠了。如果您實在是覺得頭皮發癢難耐,那您可以每天在沒事的時候伸開十指,用力均勻地沿著發際由前額向頭頂作環狀揉動,再由頭頂揉向腦后,由兩鬢揉向頭頂,以促進血液循環。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下來您就會發現,頭皮發癢和頭屑都會有明顯的改善。
  第二,注意頭發保濕。寒冬時節,人們習慣“蝸居”于溫暖的室內,開足空調或者暖氣,殊不知空調和暖氣是通過對空氣加熱的形式來調控室溫的,在這種情況下,室內的水分很容易迅速揮發,致使頭發嚴重缺水,進而變得干枯分叉,失去光澤。所以冬天頭發的保濕工作一定要做。首先,洗發水不能再像夏天那樣,用去油脂或去屑類型的了,得換成有保濕功效的。其次,每天可以用點含毛發營養劑、保濕劑、高分子化合物的免洗護發素,來保護受傷的頭發。另外,如果您的頭發還沒少到幾乎貼在頭皮上,建議您每周做一次發膜。因為發膜就像是女性的晚霜,其中富含的營養物質和水分,能透過頭發上的毛鱗片滲入到發絲中,起到深層修復的功效。所以,在干燥的冬季每周做一次發膜,對防止頭發干枯分叉是很有幫助的。
  第三,適當修剪。冬天由于天氣干燥,代謝能力減弱,發梢很容易受損。在這種情況下,每1~2個月就修剪一下發梢,不但可以讓頭發看起來更美觀,還有益于頭發的健康生長。
  第四,睡覺時不能貪暖蒙頭。寒冷的冬季,有些人喜歡把頭蒙在被子里睡覺,殊不知,這不但會增加頭發與被褥之間的摩擦,更易給頭發造成損傷;還會因為被窩里空氣不流通,氧氣越來越少而造成身體各部分器官缺氧,尤其是頭部。你看蒙頭睡覺的人早晨起來后往往都是眼皮浮腫、毫無精神,其實就是大腦缺氧的緣故。頭是離頭發最近的一個器官,頭發根植于頭皮,就好比小草根植于土壤。如果土壤都出問題了,小草還能有好嗎?所以,千萬要注意這一點。
  第五,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黃帝內經》談到冬季養生時有一句話:“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意思是冬天我們要把腎精藏好,收斂好,既不可太過開泄,也不能藏得太過給憋住了,應該是個若有若無、若起若伏的微妙狀態。這個分寸如何拿捏呢?他給出的方法是“若有私意,若己有得”。這就好比你心里有一個小秘密藏在那兒,沒事坐在那兒想起來就樂,但不要表現出來。這就是冬天的一種微妙的狀態,心里美滋滋的又不要宣散出來,這樣才能藏住腎精,把它養足。腎精足了,頭發自然也就烏黑有光澤了。
  第六,多吃養陰生津的藥粥。進入冬季,雨雪偏少,天氣顯得特別干燥,所以“冬燥”往往比“秋燥”更厲害。這對于五臟,尤其是喜歡濕潤環境的肺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五臟都處于“干燥”的狀態,那頭發也難得到津液的濡養。所以,冬天要想養護好秀發,不僅要給室內“加濕”,也要給五臟“加濕”。而給五臟“加濕”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喝一些養陰生津的藥粥。您可以取梨子兩個,洗凈后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成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功效的梨粥;也可以取沙參、麥冬各15克煎取藥汁,然后加50克大米和適量冰糖,煮成益氣養陰、潤肺生津的沙參麥冬粥;還可以將炒熟的芝麻50克拌入粳米粥內食用,這不但可以潤肺養肝、潤腸通便,還能益精生發,是冬天護發非常不錯的一款粥品。
  第七,節制房事,適當進補。中醫認為,冬屬水,其氣寒,主藏。故冬天應節制房事,以藏腎精。對此,《壽世保元》也說:“精乃腎之主,冬季養生,不能恣其情欲,傷其腎精。”如果我們在冬天還按著春夏季節那樣的頻率來安排性生活,就違背了“冬藏”的養生原則,對腎的傷害比較大。腎的精氣不足了,頭發必然受牽連。所以,冬天護發,養腎藏精很重要,但節制房事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其實想在冬天把腎養好,適當進食一些補腎填精的食物也是重要的一點,因為腎中精氣有賴于水谷精微的供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
  冬天補腎應該吃哪些食物呢?一般來說,像黑豆、核桃、枸杞、狗肉、羊肉、海參、黑芝麻、龍眼肉、何首烏等這些食物和藥物都不錯。不過有些人腎虛的癥狀比較明顯,由于腎虛有陰虛、陽虛之分,所以這類人進補時應對癥用膳,才能取得顯著效果。如果您是肢寒畏冷型的,那么屬于腎陽虛,可選服羊肉、鹿腎、韭菜等溫腎壯陽之物;如果經常上火,五心煩熱,那么屬于腎陰虛,宜選服海參、地黃、枸杞等滋補腎陰之品。
  如果您分不清自己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或者根本就不腎虛,只是為了補一補,那我給您推薦一個不偏不向,腎陰與腎陽雙補的食譜——黑豆核桃豬腎湯,具體做法為:取豬腎2個,洗凈,用刀從腎中間切開,去除白色筋膜;核桃肉50克,用清水洗凈,撈出備用;黑豆100克,洗凈,放入鍋中用小火煮至豆衣裂開;蔥姜適量,前者切末,后者切絲。然后砂鍋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放入核桃肉、豬腎、黑豆、姜絲,大火煮沸,轉用小火煲2小時左右,加入蔥末和適量鹽即可食用。本方中,豬腎補腎益陽,黑豆益精補髓,核桃溫補肺腎,且后二者又都兼具烏發功效,三者合用,可以說是冬季護發最理想的一道藥膳。
  總體來說,冬天是人體各個方面養精蓄銳的階段,頭發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在做好頭發外部護理的同時,也應注意身體內部的調養,把腎精養足,這樣頭發才能在來年春天長得更好更快。
 
精神抑郁易傷肝,情緒是最好美發藥
  如果您對周圍的朋友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那些春風得意,事業成功,家庭美滿的人,多半都是顧盼神飛,英姿勃發,就連頭發也往往顯得油光可鑒,楚楚動人。相反的,那些落魄沮喪、勞倦疲憊的人,頭發則往往焦枯無華,毫無光澤。“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了頭”的故事可能有些夸張,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精神抑郁,或過度緊張、焦慮不安,或受強烈精神刺激等原因,導致未老先衰,華發早生,甚至早禿、斑禿的卻大有人在。可見,頭發的生長與脫落,跟精神、情緒是有著密切關系的。
  為什么呢?中醫講五臟應七情、五志,認為怒、憂、悲、思、恐等壞情緒,都會傷及五臟,尤其會傷及“喜條達而惡抑郁”的肝臟。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發為血之余”,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要依賴于血液的濡養。而肝是藏血之臟,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如果一個人長期精神抑郁、終日悶悶不樂、寡言少歡,或過度緊張,或經常生氣發怒,則很容易造成肝氣郁結,使其疏泄功能失常,進而影響到肝臟調節血液的功能,使頭發的營養供應不足。頭發的營養供應不足了,毛發過早脫落、變白、發黃、干枯等也就成了必然。所以,我國自古就有“憂愁早白”、“多怒則百脈不定,鬢發憔焦”等說法。
  現代研究也發現,當一個人長期精神過度急躁、焦慮、憂愁時,不良刺激會直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造成血管痙攣,引起血循環遲緩,使毛發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頭發生長就會受到影響,造成脫發甚至禿頂。而憂愁、煩惱等精神因素,還會使制造黑色素的酶的數量減少及活性降低,導致黑色素制造障礙,使頭發胡子逐漸變白。而樂觀的心態則會促使人體分泌出大量的有益激素和乙酰膽堿酯酶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把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達到美發護發的作用。可見,“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要想使您的毛發保持健美,烏黑而發亮,保持身心愉快,節制感情沖動,避免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的過度刺激是很有必要的。那也許有人要問了,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經常沒有緣由的就難過起來了,整的跟林黛玉似的,該怎么辦呢?
  其實這也不難,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醫,寬心的話咱們這里就不多說了,我只告訴您一個小方法——“四一二經絡調理法”。四是指合谷、內關、足三里、太沖四個穴位的按摩,每天早晚各一次,左右不拘,每次5分鐘,按摩時如能感到酸、麻、脹,并且這種感覺有上下竄動的得氣感就是有效按摩。一是指以腹式呼吸為主的基本氣功鍛煉,具體做法為:身體平臥,或端坐姿,然后將全身盡量放松,用鼻慢慢地吸氣,想象著所吸之氣自然地到達丹田,這時腹部肌肉盡量放松,稍停片刻,再從口把氣慢慢地呼出去。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鐘。二是指以兩條腿為主的下蹲動作,這個比較容易,您只需每天一次,每次五分鐘即可。如果您年紀比較大,蹲不下去,可以手握欄桿,或將腰背部依靠在墻上,這樣借著外物來下蹲,練習時間可以從1分鐘逐漸延長至5分鐘。您可別小看這個“四一二經絡調理法”,它對調暢氣血、緩解抑郁是非常有效的。您要是個愛抑郁的人,為了防止“抑郁傷肝”,進而影響到頭發,最好試一試。
  此外,用食物來趕走不良情緒,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我所說的用食物來趕走不良情緒,跟您理解的大吃大喝不一樣。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心情不好時,往往喜歡靠大吃一頓來緩解,其實這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為人在情緒不佳時,本來就容易殃及腸胃,你再大吃大喝,只會加重腸胃負擔。所以啊,我所說的用食物趕走不良情緒跟大吃大喝無關,而是教您有針對性的去選擇一些能平穩情緒的食物。比如說,情緒抑郁時,不妨吃點菠菜;生氣時,不妨喝一杯可緩解憤怒情緒的綠茶;憂慮時,吃一點可以振奮精神讓心情愉快的香蕉;緊張時,吃一塊可有效減輕緊張不適感的巧克力;悲傷時,吃一些可以讓人體產生“好感覺激素”的全麥食物。
  當然,化解不良情緒的方法還有很多,像跑步、健身、游泳、乒乓球等都是很棒的放松身心的運動項目,如果某件事情讓您情緒過激了,您完全可以去運動場發泄一番,用來減壓消氣;您也可以走出戶外,在感受外面新鮮的空氣、溫暖的陽光的同時,化解不良情緒,修養身心。
  總之,無論是為了身體健康,還是為了擁有一頭健康靚麗的秀發,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樂觀的活著,都是很有必要的。“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相信您也愿意選擇前者。
 
房事過頻也是秀發的大敵
  現代的很多男人都羨慕古代帝王的后宮能夠有“三千佳麗”供他們恣情享樂,認為當皇帝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其實,做皇帝實在很辛苦,單就對付這三千佳麗而言,已屬過載運行。所以,中國古人把性生活又稱為“御女”,御就是防御、抵御之意。也就是說,皇帝面對那么多的佳麗,只有防御的份了。據歷史資料統計,能查出生卒年份的封建皇帝,我國有209人,他們的平均壽命僅有39歲,不到20歲駕崩的就有31人。這與歷代皇帝設有三宮六院,生活放蕩、恣情縱欲有一定的關系。不僅如此,縱欲過度,也會損傷頭發。因為房事過頻,縱欲過度,會“奪精”傷腎。而精是生命之根,精虛必氣虛,以致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膝細腿搖,皮聚毛落。所以精氣受損傷了,頭發自然會有所體現。尤其是對于腎氣漸虧的中老年人來說,房事過度,更易傷腎,最后的結果是,輕則脫發白發,重則早衰早亡。你看古代的皇帝大多短命,而清朝的乾隆皇帝能活到89歲,據說就是因為他遵照了御醫“遠房幃”的教誨。
  因此,美發必須護腎,護腎必須節制房事。如果您在頭發變白或脫發的同時,還伴有疲勞乏力、精神不振、心跳氣短、兩眼昏花等癥狀,那就應該好好檢討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性生活是不是該控制一下了。
  說到這,很多人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就是祖國醫學歷來強調男性房事不宜過度,以免耗精傷氣,那么女人是否也要遵守這一點呢?我回答您一個字——是。我們知道,男人在房事中是要瀉出精液的,精液為后天脾胃運化水谷精微,封藏于腎中的精華物質,其中藏有陽氣,相當于工業的能源。其實女人在性交中也會分泌一種水液,它與精液性質相同,也藏有陽氣,所以女人房事過頻同樣會傷精。而且跟男性相比,女性陽氣本來就比較虛弱,再加上工作與家庭的壓力、寒涼飲食等,更容易形成腎虧,最后變成早衰。
  另外,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講,性交對男女雙方來講都是一個涉及神經、內分泌、泌尿、生殖等多系統的極其復雜的生理過程。有研究發現,女性性交過頻可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出現一系列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如精神萎靡不振、頭暈、面色蒼白、腰膝酸軟、白帶增多,甚至月經不調等。所以,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要想頭發不枯不白不脫,都應該節制房事。
  那么,房事的節制包括哪些方面呢?
  首先,要節制行房事的頻率,不能透支。《黃帝內經》中有一句話:“不知持滿。”就是說本來應是精滿才可以行房的,可他還不滿就做了這樣不節制的事,結果呢,“務以快樂”,“半百而衰也”,為了快樂,還不到50歲就衰老了。所以,您行房事的頻率一定不能太勤了,至少得給腎一個緩沖期,讓腎這個“容器”所收藏的精氣再次盈滿了。有些人不懂節制,日日放縱自己的肉體,甚至一夜好幾次,這就好比沒有及時關閉的水龍頭,精液都“嘩嘩”地流走了,身體不被榨干才怪。那房事多久行一次比較合適呢?其實,古人對此深有研究,著名醫家孫思邈還在《千金要方》中作了具體的論述,認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閉精勿泄,若體力猶壯者,一月一泄”。他這種根據年齡、體質的差異來調節房事頻度的理論,是十分科學的。
  其次,要克服手淫,以防射精過頻(指1月遺精大于4次)。現在有些未婚的年輕人,由于色情電影、書籍等不良的刺激,往往手淫非常嚴重。殊不知,這跟頻繁行房一樣,也會導致精液大量流失,進而傷了腎氣。你看很多大學生天天萎靡不振、頭發亂糟糟的,就是頻頻手淫的結果。
  第三,禁止“醉以入房”。所謂“醉以入房”,意思是人在喝醉酒以后,趁著酒勁兒去行房。為什么要借著酒勁兒入房呢?因為酒能讓人興奮,而且喝完酒以后,人的感覺會變得遲鈍和麻木,這可以延長做愛的時間,于是很多人就養成了先喝酒再行房的習慣。但在這種情況下做愛,等于是在沒有知覺的情況下打開了水龍頭,然后你的腎精就像水龍頭里的水一樣,在不知不覺中流失掉了,這對人體的傷害是最大的。而且,你這次是比較愉快了,但這樣帶來的后果是把你的腎精都給透支光了,下次就該“杯具”了。所以古人特別強調“酒后不入室”,孫思邈也告誡人們:“飲酒不可太多……醉不可當風,醉不可強食,醉不可行房,不然小則面黑咳嗽,大則傷絕臟脈損命。”
  第四,不能“強力入房”。有些人干了一天的體力活,累的腰酸背痛,明明已經沒有行房的力氣,卻勉強為之;或者心情不佳,本沒有行房的興趣,卻勉強自己……像這種不能為之而為之,不可為之而為之的做法,就是中醫所說的“強力入房”。強力行房對腎的傷害很大,正如《三元延壽參贊書》所言:“強力行房則精耗,精耗則腎傷,腎傷則髓氣內枯,腰脊不能俯抑……”所以,性生活應“量力而行”,不能因為覺得自己很久沒行過房了,就不顧自己身體勞累、虛弱,心情不佳等,強行交合。
  總之,節制房事,不單單要節制行房的次數,還應考慮到方方面面。這樣,才能讓腎得到最佳的養護,使腎氣旺盛,腎精充足,令頭發得到滋養。不過,因房事過頻導致脫發的患者也不要太擔心,您只要按著我上面說的,節制好房事,平時再多補充一些黑豆、芝麻、核桃、桑椹等補腎的食品,就能讓脫落的頭發慢慢生長出來,不會造成禿頂。
 
一個能治愈斑禿的妙方
記得我剛當醫生時,由于缺乏臨床經驗,所以診治疾病時尤為謹慎,特別是對一些疑難雜癥不是那么得心應手,有時面對患者更是手足無措。那時,我在一所偏僻的鄉村衛生院工作。有一天,附近學校的張老師來找我看病,她很著急地說,晨間洗漱時發現頭發掉了很多,怕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癥,想請我好好看一下。那時的鄉村衛生院,像我這樣大學畢業的醫生是很少見的,所以來就醫的患者對我都十分信任。可我畢竟經驗不足,有些疾病還得摸索著治療,對患者的信任我不敢怠慢。
我給張老師做了檢查,發現她頭頂有兩塊拇指頭大的斑禿,表面光滑,沒有一根頭發,這種病民間稱之為“鬼剃頭”。我明確地對她說我缺少這方面的經驗,讓她去市里大醫院治療,可她卻執意要我給她診治。于是,我認真思考后,給她擬了一個治療方案,即采用民間偏方——每日外用生姜擦頭皮2次,同時每日口服2次養血生發片。當時對此治法,我心里沒有一點底,給張老師開了幾次藥后,不見她再來找我,我想她可能是另請高明了。
 斑禿癥狀

沒想到半年后,她再次來到醫院,并高興地對我說,當時按照我給她推薦的方法治療了3個多月,斑禿痊愈,頭發恢復如初。我再一次給她做了檢查,確認張老師說的一點兒不假。

后來,我用此方治愈不少病人。前年,有一位年輕保安,后腦勺有一個比拇指頭略大的斑禿,我詳細詢問病情后,讓其改變經常熬夜的習慣,避免精神緊張,注意增加營養,然后讓他外用生姜擦頭皮、口服養血生發片,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患處長出了細細的絨毛,3個多月后,頭發全部長出。

   

 生姜                                    養血生發膠囊

具體方法是:取生姜1塊,用刀切個斜面,每天早晚在斑禿處稍用力擦20~30次,以皮膚發紅、不破皮為宜,冷天治療時,生姜斜面可用火烤一下,同時每日口服養血生發膠囊,每日2次,每次4此外,平時應注意頭發的護理,補充優質蛋白質、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和鈣,保持愉快的心情,少吃刺激性食物和油脂過高的食物,保證充足的睡眠。需要注意的是,普禿者、嚴重斑禿者或脂溢性皮炎患者慎用此方。

專家點評
生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不僅有獨特的辛辣芳香味,還是一味很好的中藥。中醫認為,生姜性溫味辛,具有健胃、暖腹、御寒、發汗、止嘔、解毒等功效,對多種病癥有治療或緩解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姜含有姜油酮、姜油酚等揮發油,具有促進消化、增進食欲等作用;生姜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鈣、磷、鐵、硫胺素、尼克酸等,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用生姜擦頭皮治斑禿,可能是因為生姜能刺激頭皮充血,改善頭皮血液循環和營養供應。

林中

原文見《家庭保健報》201352日第5版“驗方集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幾乎沒人知道,洗頭時添上一物,不出七天頭發變的烏黑濃密
怎樣使頭發變黑變多
怎么用生姜水洗頭可以永久長發
生姜擦頭皮能生發 你不知道的10條養發偏方全在這里
白頭發再兇也不怕,用洋蔥洗頭,7天頭發黑如芝麻,不再去染發!
頭發一天不洗就出油發癢,洗頭加點常見的它,3天不洗也柔順光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乐县| 新巴尔虎右旗| 常宁市| 义马市| 阜阳市| 公主岭市| 临猗县| 陆河县| 会宁县| 民和| 北安市| 防城港市| 开封县| 洛扎县| 凤山市| 休宁县| 龙川县| 揭阳市| 天等县| 汶川县| 大竹县| 临沧市| 林周县| 达日县| 孝义市| 兴安盟| 敦化市| 涡阳县| 望城县| 沅江市| 祁东县| 建宁县| 遂平县| 伊川县| 九台市| 海淀区| 黔南| 新平| 青海省| 岳阳县|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