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8種茶是給身體“找病”】早在4700多年前的神農時代,中國人就發現了茶葉的清新香醇。時至今日,茶已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喝茶不僅能養生保健,還能陶冶情操。但你知道嗎?有些茶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生命君邀請權威專家,提醒你8種茶最好別喝↓↓ ????
心素如簡,人淡如茶
生活中,有的人喜歡華麗,有的喜歡古樸,有的喜歡淡雅。而我偏偏喜歡淡雅。
淡者平淡,雅者雅致。淡,是一種至美的境界。淡比之濃,或許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潤物無聲,容易被人接受。有人說:用心素如簡,人淡如茶,來形容一個女人,是多么的貼切,而我說:用清新淡雅來形容一個男人,也別有滋味,不是嗎?淡是態度,雅是品味。
記得蘇東坡的一句詩“淡妝濃抹總相宜”。一般說,濃到好處,不易;不過,淡而韻味猶存,似乎更難。由此,想到了咖啡與茶??Х仁菨獾模瑥纳珴傻浇o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以強烈為主調。茶則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龍井,就更淡了。咖啡與茶,是無法加以比較的。喜歡咖啡的人生活中多是性情中人,激情與刺激。而喜歡茶的人剛好相反,多是在喧鬧中尋求平靜,平淡與知足。我呢,平常只喝茶,尤其是綠茶。喜歡綠茶的清香、典雅,清澈中透著馨香,甘醇而又解渴,讓人一眼看得透徹。
人生,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濃,是一種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種生存方式。兩者,因人而異,是不能簡單地以是或非來判斷的。
或許生活中不能缺少激情,但是每個人的激情都是一剎那的事,生活終將歸于平淡。覺得淡一點,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淡雅是一道最美麗,最凝重,最雋永的詩。如果你用心解讀,會擁有一種心境,它是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正如徐志摩說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以……”看得淡一點,可為而為之,不可為而不強為之的話,那么,得和失,成和敗,就能夠淡然處之,也免掉許多不必要的煩惱。心放平了,人的步子也就不踉蹌了。
心素如簡,人淡如茶,很好的一句話,帶出了我所有的心態。淡雅之美,某種程度近乎古人所說的禪,而那些禪機中所展示的智慧,實際上是在追求這種淡雅之美的境界。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得禪趣,不亦樂乎?淡淡的一絲香甜,柔柔的一縷心音,暖暖的一份真情,美美的一段幽夢,像一條小小的溪,緩緩的潤著萬物,不會使觀者癡迷,不會使賞者沉淪,更不會使戀者瘋狂。淡名,淡利,無爭,無奪。一切自然了,一切脫俗了,一切入了幽美邈遠的意境了。方為一盞無味而至味的茶。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都在那驀然回首的感悟里。
做個淡雅的人,并非沒有追求,沒有理想,沒有奮斗。從容而不急趨,自如而不窘迫,審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一種積極。
以淡定從容的態度面對人生,這種境界也許難以企及,但是我走在追求這種境界的路上,努力去收獲那份淡,那份雅。
淡雅,吾之所求。淡雅,吾之所愿!
綠茶怎么泡才好喝?
導語
相比普洱,綠茶更像豆蔻時期的少女,有著曼妙的香氣和玲瓏般嬌柔的身軀。綠茶不但可以品還可以欣賞,在色、香、味上,講究鮮嫩明亮。對比六大茶,綠茶的沖泡看似簡單,其實非??季抗し?。
很多時候泡茶,我們看到的是隨手抓來一把茶葉,擲如杯中,澆入沸水,邊喝邊感嘆道:“好茶!”。這種泡法還不如喝水更來得直接一些。因為綠茶本身鮮嫩的特性,豐富的品種、緊結程度、鮮葉老嫩程度和水溫不同等等,泡出來的綠茶都不一樣,所以泡好一杯綠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沖泡一杯好喝的綠茶,更應該是以品茗的態度,去品一份心情,沖泡一份品質。
1潔具
在沖泡綠茶前,應當先清潔好茶具,用開水一一沖泡洗凈,這樣在欣賞綠茶的時候也不影響美觀,還可以平添一份情趣。
2觀茶
泡飲前應該進行觀茶,取適量的干茶置于白紙上,讓品飲者觀看茶形細聞茶香。
3用水
古人的茶書大多論及用水,而古人口中所指的水終不過是要求水甘而潔,水活而新。可以說水的質量可以直接影響茶湯的品質。而且泡茶用的誰大多是軟水暫時硬水,因為水的硬度高,茶湯輕則味淡色黃,重則茶湯味澀而苦。而且劣質的水不但切不出好的茶,長期使用反倒會生成嚴重的水垢,還會損壞茶具。沖泡綠茶講究的是口感鮮爽,茶湯青翠明亮。沖泡綠茶一般以泉水為佳,當然要考慮周邊環境是否污染了水質。現在泡茶多半是優質礦泉水、蒸餾水,或者是過濾器過濾后的水也可用。
4水溫
綠茶用水溫度,應視茶葉質量而定。因此前邊第二步的觀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優綠茶,不能用100℃的沸水沖泡,一般以水燒開后冷卻至80℃左右的水溫為宜。 茶葉愈嫩、愈綠,沖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水溫過高,易燙熟茶葉,茶湯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堿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較少,茶味淡薄。
5茶具
沖泡綠茶,比較講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蓋碗。一般茶藝館,也多使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玻璃杯比較適合于沖泡名茶,如碧螺春、西湖龍井、君山銀針等細嫩綠茶,可觀察到茶在水中緩緩舒展、游動、變幻。特別是一些銀針類,沖泡后芽尖沖向水面,懸空直立,然后慢慢下沉,在一灘碧水中徐徐而立。上好的君山銀針,還可三起三落,極是美妙。
相比玻璃杯,好的白瓷蓋碗更能充分襯托出茶湯的鮮嫩明亮,且蓋碗比較雅致,保溫性相對玻璃杯好一些。古人多使用蓋碗,由于好的綠茶不是用沸水沖泡,茶葉多浮在水面,飲茶時易吃進茶葉,如用蓋碗,則可用蓋子將茶葉拂至一邊。 總的來說,無論玻璃杯或是蓋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則水多,茶葉易老。
6投茶的用量
投茶的用量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投茶的多少主要影響茶湯滋味的濃淡,所以投茶用量視茶具大小、茶葉種類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來說,沖泡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嚴格的茶葉評審,綠茶是用150ml的水沖泡3g茶葉。 中、老年人往往喝茶的時間比較長,喜喝較濃的茶,投茶的時候可以放多些;年輕人喝茶相對沒那么多,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投茶的時候可以放少一些??傊还芘莶栌昧康亩嗌伲P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
7泡法
綠茶一般視茶的松緊程度采用三種方法沖泡:
1.上投法:
對于外形緊結的高檔名優綠茶,諸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涌溪火青、都勻毛尖、君山銀針、廬山云霧等等,可以采用上投法。將洗凈的玻璃杯沖入85℃左右的開水,然后取茶投入,茶葉便會徐徐下沉。
干茶吸收水分,逐漸舒展葉片,現出一芽一葉、二葉,單芽、單葉的最原始的生命本色。湯面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暈開,稍稍細聞嗅湯香氣,令人心曠神怡。再觀察茶湯顏色,光線透過玻璃折射出來的茶湯格外惹眼,或乳白微綠,或黃綠碧清,或淡綠微黃……
大約二、三分鐘后,茶湯溫度適口,便可小口品啜,讓茶湯與舌頭味蕾充分接觸,細細領略名茶的風韻。此時舌與鼻并用,可從茶湯中品出嫩茶香氣,頓覺沁人心脾。
2.中投法
對條索比較松散的高檔名優綠茶,如有六安瓜片、黃山毛峰、太平猴魁、漢中仙毫等,一般采用中投法, 即先投入水,再置茶,后沖入沸水。
同樣開水沖燙茶杯,先投茶于杯中,此時較高的杯溫已隱隱烘出茶香。再沖入90℃左右的開水至茶杯容量的三分之一,稍停兩分鐘,待干茶吸水伸展后再沖水至滿。沖水的時候應該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然后微微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這時候可以聞聞茶香,此時茶葉已經在茶湯中暢游,游移于沉浮之間。稍等兩三分鐘,待茶湯的溫度適口,便可小口品飲。
3.下投法
對普通的大眾茶,可采用下投法,即先投茶后沖水。
在沖燙茶杯后,將茶葉放入杯中,加90℃的開水注入杯中并且蓋上杯蓋,防止香氣飄散,也可以加速茶葉的下沉,待3~5分鐘后開蓋,嗅茶香,嘗茶味,視茶湯濃淡程度,喝到第三泡便可。
8飲茶
品飲綠茶,一般多以聞香為先導,再品茶啜味,以品賞茶的真味。一般以沖泡2-3次為宜,若需再飲,得重新沖泡才是。參茶的時候,杯子里要留三分之一的茶水,千萬不要等到喝干后再參茶。
綠茶經一次沖泡后,各種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氨基酸是茶葉中最易溶于水的成分,一次沖泡的浸出率高達80%以上;其次是咖啡堿,一次沖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沖泡的浸出率較低,約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于40%。喝綠茶的時間,最好是上午,中午以后可以適度喝點茶。對于睡眠質量較輕的人,晚上最好不要喝茶,因為茶神經有亢奮作用。
喝茶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姿態,品飲綠茶便是品嘗生活中最原始的滋味,一種含而不露輕盈無聲,韻味留在清風里,是舌尖的涼涼清甜,是滿腹欲說還休的愜意。
來源:茶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