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駕駛最便宜的汽車;但買最好的房子----在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
2.不要拋棄朋友.
3.找女朋友時候千萬要小心,因為她對你今後一生的幸福與否起著90%的作用.
4.每天抽空散歩30分鐘.
5.在向朋友洩露某個秘密前,要三思.
6.永遠不要說發你薪水的人的壞話.
7.要堤防那些永遠不吃虧的人.
8.要做到讓你的孩子一想起公正和完美來,就想到你.
9.要學會發現人世間的真.善.美.
10.學會原諒自己和別人.
11.花一年的時間去研讀一本經典著作.
12.學會急救.
13.黨某人將你擁入懷中時,千萬別讓她(他)松手.
14.每天喝六杯水.
15.學會替那些愛你的人考慮.
16.即使困難重重,也要想方設法與家人一起度假,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類回憶將變成無價之寶.
17.外出旅游時,在錢包里放一張寫有你姓名.私人電話.朋友的電話及身體狀況的卡片.
18.獲的成功後,一定要靜下心來考慮內心是否平靜,人是否健康和充滿愛心.
19.每年春天植一棵樹.
20.好好想想,婚姻的成功取決於下面兩點
21.當你想指責雙親.妻子或孩子時,要學會克制.
22.當某天回首往事時,一旦發現後悔之處,要有勇氣面對.
23.當你認為自己有了個偉大的主意時,千萬不要為其他雜事打擾.
24.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25.不要妄做批評,除非親自目睹.
26.每天做點實事,以鞏固和改善婚姻.
27.永遠不要低估一句友善的話,或一樁好事的作用.
28.當你對別人說好話時,要讓自己的孩子也聽到.
29.要懂得:幸福并不取決於財富.權力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人的相處.
30.初次見面,要主動伸出手去,告知自己的姓名.要逐漸學會讓對方一直記得你.
31.再床頭柜上放一本記事本和一支鉛筆,一個好的主意往往誕生於凌晨三點.
32.當你用辛苦的工作換來某樣你想得到的東西時,要學會享受它.
33.在生日時許個愿.
34.有愛情方可結婚.
送給兒子的備忘錄
1、你就是自己的上帝。你是你命運的主宰。把握自己的心態是成功人生的基石;把握自己的方向是成功人生的動力。
2、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得到的取決于你付出的。你擁有怎樣的情懷,就得到怎樣的世界。
3、每個會面都是一次禮物的交換。友情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珍惜每一份友情,它幫助我們擺脫生命歷程中的孤獨。
4、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是1000個精靈的家園。智慧、靈感、先天才干源于健康的身體,發現它,挖掘它,把握它,才無愧于我們的生命。
5、含沙射影的隱喻會傷人。坦率和真誠使你與人的距離更近。
6、你生在森林里。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要么開創、要么追隨,但決不能止步不前。
7、你的內心有一座神龕。你的內心首先要確認原則。那就是公正、誠信、尊敬、感謝、忠誠和責任。這是成為一個有性格的人的關鍵。
8、并非每件事都是功課。功課之外,還有其他的事情,同樣有意義。
9、真理是個漂亮姑娘。我們一生都在探求真理,有時以為得到了真理,可依然和真理咫尺之隔。
10、大路沒有護欄。再順利的人生也有挫折。
11、生命寧愿美麗。美麗是人類最燦爛的花朵,她屹立于不屈的野草之上。12、或者沒有雜草。不追求生命的美麗,你的一生就是蕓蕓眾生。
13、做什么——成為什么,同樣重要。理想和現實是一座互通的橋梁。從理想出發,才能到達現實。
14、上帝是個聾子。抱怨無濟于事。
15、你生存在聚光燈之外。真實平淡是生活的常態,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榮譽的光環里。
16、你不必害怕自己想要什么。欲望也是我們進步的動力。不必懼怕它,它的強烈程度常常標識著生命的張力。
17、你的內心是一座市場。我們的內心不斷權衡利害得失,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誰也無法拒絕內心的驅使。
18、你的靈魂不想被人發現。你的歷程是你的靈魂書寫的印記。
19、游戲的目的是玩耍。放下成敗的行李,精神才能越飛越遠。
20、你隨時都會成為大人。成長不是刻意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使你成長。成人世界的許多道理,其實在少年時就已經懂得。
21、你心里的那個小孩永遠在快樂的玩耍。快樂是天性,追求快樂是權利,無論你面對怎樣的生活。
22、說“對不起”真的很有效。誰在禮貌面前都不會苛求。
23、花的花瓣總在變幻。生命的玄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24、黑暗害怕語言。說出你自己,傾訴你的內心,回報你的是光明。
25、唯一安全的地方就是此刻。內心是最后的堡壘,博大的胸懷是最安寧的地方。
26、你必須成為自己可以信任的人。實現這一點,必須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處世行為能力。
27、上帝在你身上埋下他一生的計劃。以圣者之心處世。
28、你既不需要是羊,也不需要是狼。你可以自由地選擇使你心情放松的生存方式。
29、有朝一日你或許會看不起自己。誰都有低潮的時候,此時,說句粗話排遣也無妨。
30、你內心有一把直尺。良心是你生命的支點,它伴隨你一生,但永遠無法游離于你的生命而獨立存在。
31、世界是個電話亭。讓自己從事情中走出來,這樣可以看得更清楚。
32、你不需要任何人的認同。在你自己做出一個判斷和決定時,沒有人比你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理由。
33、磨難是不可避免的。磨難是一種財富,這是已經擺脫苦難的人感言。如果在其中而不能擺脫,苦難確實是災難。
34、出色的投球勝過出色的擊球。結果比過程更重要。
35、見解對于天才就象零錢對于富人一樣。我們必須要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在極端的處境,有時比見解和天資更重要的僅僅是拼體力。
36、上帝是一個回聲。常常是這樣,你敬重的圣者給你的只是精神的指引,而改變實在的境況只有靠自己的行為。
37、你面前掛著一面厚厚的黑紗。人總是怕看到真理,可是最終也遮擋不住。
38、你的大腦是一次聚會。進入視聽的,無論是高雅還是低俗,都在豐富著我們的頭腦。
39、你居住的小島在不斷縮小。能給你的最好贈物是方法、工具和歷經滄桑的智慧。生活質量的好壞全憑你自己打理。
40、格斗永遠不會停止。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41、你就是你,而不在于你做了什么。從你自己出發,善待自己,不苛求自己。不要太在乎你做了什么,你所做的都屬于你自己。
42、關鍵是你做了什么,而不在乎你是誰。在別人看來,關鍵是你做了什么,而并不在乎你是誰。
43、悔恨是一對小姐妹。悔恨對你愿望的實現沒有任何幫助。
44、你獨自生活。所有的愛都不能代替你精神的獨立。只有這樣,你才能保持堅強有力。
45、過去和未來都是幻影。對生命而言,現在永遠是最重要的。
46、世界是一位女神,會講無數個故事。沒有任何理由,我們不去擁抱和熱愛生活。
47、生命之歌是一首挽歌。人生稍縱即逝,不過是從生到死的過程。善待生命,應該活得更明白、更超然。
48、生命之歌是一支勝利的舞蹈。盡管人生如此短暫,但生命質量卻有不同,惟有勝利者才能奏響凱歌。
49、好的宗教把帽子掛在空氣里。信仰不倚靠任何東西,它植根在我們的內心。
50、我對你的愛勝過千言萬語。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沒有人義務要對你好,除了爸爸媽媽。對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的,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的。看透了這一點,將來就算你失去了世間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天或許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經遠離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愛情只是一種感覺,而這感覺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你耐心的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淀,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夸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并不可以手無寸鐵。
(六)爸爸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的,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以后,你要坐巴士還是奔馳,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別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你怎樣對人,并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
(八)世界上并沒有免費的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一個好父親勝過100個校長
作者:李孟潮
選自:李孟潮為《父性》中文版所作序言
編輯:慈懷讀書會(ID: cihuai_dushuhui)
“雄性”不等于“男性”
“雄性”的特征是最穩定的,“男人”次之。而“父親”,大概是穩定性最差的身份認同了。
比如,一千年前對“男人”的定義在今天仍然沿用,如勇敢、堅強等,但是對“父親”的定義卻可能是“五十年河東,五十年河西”。
就在數十年前,“嚴父”曾經是很長時期理想父親的標準,而毆打孩子是“嚴父”的功能之一。而今天,這樣一個父親會被定義為“虐待兒童”的。
第一,他們創造了、支撐了、強化了消費主義文化,并且把這種文化傳遞給下一代。
第二,“父親”在婚姻市場上嚴重斷供。
如果這種情況發展下去,美國國民精神狀態遲早會展現出中國人在鴉片戰爭時期的那個樣子,他們離“北美病夫”這頂帽子不遠了。
到了1990年中期,美國政府和許多民間團體一起開始致力要轉變這個父親危機,開始做了很多事情。
然后,眼看要落下去的美國又升了上來。
而這已經不是美國社會第一次挽救父親危機,在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早期,曾經有一陣子,婦女和兒童是可以工作的。媽媽和孩子賺錢比父親多很多,更加加劇了父親缺席的危機。
結果是一系列法律和道德手段保證了父親認同的傳遞,然后就開始了美國衰而不落、落而又升的循環。
最近一輪美國支持父親的大手筆是2006年,美國政府出臺法律,每年要用1.5億美元專門用于支持“健康婚姻和負責的父親”。其中5千萬美元是專門用來促進、宣傳“父親”的功能和重要性。(Rosenberg & Wilcox ,2006)
所以,近年來我們就可以看到從Discovery到好萊塢,“好爸爸”的形象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發展建構、破舊立新的過程中。
而這種“美國文化”是幾乎沒有人可以抵抗的,因為它抓到了社會建構的命門——“夫妻關系”和“父子關系”。就像中國曾經的儒家文化一樣。
儒家文化之所以如今無法傳揚,一個原因就是它學術化了,它變成了一種學術話語,而脫離了它本來的權力鏈條——父權—君權—神權。
從這一點來說,于丹也許比批判于丹不夠學術的人,更接近儒家的本意,她把儒家道德話語權力的觸角直接深入到家庭關系中,而不是在學術考據的無人沙漠上轉圈圈。
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父親”都是一個構建一種技巧一種藝術一類修行。
一個儒者,其修行道次第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通俗地說,如果你是一個儒者,只要在保證身心健康的基礎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保證家庭穩定,也就是,做一個“好父親”。
“父親”是一種程序,這個程序從發明出來那天就有不少bug
“父親”是一種程序、也是符號認同系統最早的程序。這個程序從發明出來的那天就有不少bug,它們被稱為“父親的悖論”。
這個悖論是這樣的——“父親”這個身份認同一般來說,包括了四個成分:供養、護佑、規訓、傳道、勝利。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做一個“父親”,你最好做到:
第一,能賺錢養活太太和孩子并陪伴他們;(供養功能)
第二,能保護太太和孩子免受天災人禍的侵擾;(護佑功能)
第三,能夠設定家庭規則維持家庭結構;(規訓功能)
第四,傳遞給孩子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傳道功能)
第五,你一定要比其他男人強大有力,至少也要比媽媽強大有力,也就是說,你要是個男人,你要很man。(勝利功能)
現在很多人說的“好爸爸”,準確地說,是指“貌似好媽媽的爸爸”
“缺席的父親”也許恰恰是父親功能進化中,人類的無意識合謀
從中國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否可以說,當中國歷史上每次父親功能得到支持后,就會帶來中國經濟的騰飛和富強,然后,就出現衰落和異族入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