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秋,長白山中野豬嶺下野豬泛濫,幾個屯落的莊稼遭受了空前未有的野豬災害。
剛剛入職林業報社的青年記者張燦想寫一篇獵人打野豬保護秋收的文章。于是跟隨老獵人陳炮頭進了山。結果,冒失的張燦差點被野豬挑死!
秋季的山林五彩繽紛。陳炮頭叮囑張燦跟緊他,少說話。野豬是危險動物,好攻擊,連老虎都不愿意惹孤豬。
張燦心內頗不服氣:老虎會怕野豬嗎?誰不知老虎的食物之一是野豬。因為老虎經常追捕野豬號稱豬倌!
他自恃提前做了功課,因此對陳炮頭的話不以為意。何況自己還扛著一支半自動步槍呢!
陳炮頭在前邊走邊側耳傾聽,并低聲命令張燦別出動靜,快隱身樹后。
張燦覺得這老頭子故弄玄虛,因此故作不懂,踩踏得地上落葉唰唰響,并且不斷地大聲問這問那。
忽然,樹叢中嗷地傳來一聲怒吼,一頭足有四五百斤重的野豬朝著張燦直沖過來。
張燦的英雄豪氣蕩然無存,竟然嚇傻了,呆愣愣地不知躲避。
陳炮頭厲吼:快躲樹后,開槍!吼罷沖著野豬砰地開了一槍。可惜,他的獵槍射程不夠。野豬中槍卻沒有受傷,只是一個跟頭栽倒在地,但瞬間跳起來,直撲張燦。
張燦想躲避為時已晚。野豬沖過來抬頭一撅,張燦被挑起兩米多高,一條褲腿哧啦撕開到褲腰,褲子變成了裙子。
張燦剛落地,野豬又沖過來,兩支刺刀似的獠牙直奔張燦胸口刺去。張燦嚇得手中槍成了燒火棍。眼看獠牙刺胸,此命休矣。
砰!又一聲槍響,大野豬又一個跟頭栽倒,但還是沒有受傷。
野豬記仇,知道兩次暗算它的都不是地上的這個慫包,立即蹦起來,回頭怒吼著尋找。此時,第三槍射來,只打穿了一只豬耳朵。
野豬大怒,終于看清了有個獵人騎坐在大樹杈上正沖著他開槍呢,竄過去繞樹一周,用力朝著樹干撞了兩膀子。
野豬見撞不倒大樹,立即用獠牙刺裂下一片片樹皮。那聲勢著實嚇人。若是小樹,真容易被它的獠牙刺斷呢!
張燦領教了野豬的厲害,急忙爬上身旁的大樹,對著野豬不斷開槍。他的半自動槍完全可以射殺披著松油鎧甲的野豬,遺憾的是,他毫無準頭,連根豬毛也沒打著。
但兩人兩支槍,槍聲震耳,野豬畢竟怕槍,嗷地吼叫一聲,竄進密林不見了蹤影。
夜晚,張燦喝著老燒刀子烈酒,聽陳炮頭為他揭開野豬的生存奧秘。
長白山中的春夏秋三季,蚊子、小咬、瞎蜢密密麻麻。野豬血旺而毛發稀疏,是蚊虻喜歡吸血的目標。
為了抵抗夏季的炎熱,野豬喜歡泡在水塘中,并在稀泥巴中打滾。出水之后,一層稀泥裹滿野豬全身,十分涼爽。
稀泥巴干燥后變成了一層泥巴殼,封鎖了野豬的氣味。即便是成群的蚊虻落到野豬身上,可是無論如何也叮不透泥巴殼。
從此,野豬知道了泥巴殼既能防曬,又能防止蚊虻叮咬,于是,野豬一代代都有了用泥巴掛甲的習慣。
陳炮頭喝一口老燒刀子烈酒說,蚊蟲叮咬常常使野豬奇癢難熬,于是它們專門尋找粗糙的樹干和粗糲的巖石蹭癢癢。
蹭癢癢很舒服,無論牛馬驢騾都喜歡。而野豬尤甚。獵人進山尋找野豬,只需關注粗糙的樹干根部,看到掛在樹皮上多有野豬毛,就知道這里是野豬的棲息地。
人類是實踐出經驗。動物也是如此。野豬掛甲,就是野豬世世代代在樹干上蹭癢癢蹭上了松樹油脂,粘上沙粒后成了保護身體的鎧甲,它們才樂此不疲的。
掛甲的野豬大多數是公豬,而且是獨豬,長白山中叫孤豬,即孤個子豬。
野豬是群居動物,是母系氏族社會。一窩豬有一頭健壯的母豬為王領頭,下有四五頭大母豬,其余都是小豬和豬崽。公豬長到一年大小就會被領頭的豬王趕出豬群。
離群的公豬都是獨行俠,森林中的兇險必須自己扛。所以公豬個個性格兇悍,攻擊性強。孤豬的最大敵人就是狼和老虎。
野豬好斗,但是沒有尖牙和利爪。為了抗拒狼和老虎的進攻,孤豬世世代代傳承了“掛甲”的技藝。
它們不斷用獠牙挑開松樹皮,然后從頭到尾地不斷蹭松樹油脂,再到砂礫地面打滾沾滿砂礫,干結后再來蹭松樹油脂,如此三番,公豬身上就掛上了一層厚厚的鎧甲。
陳炮頭說,松油鎧甲是狼和虎的尖牙利爪根本抓不透咬不透的,即便是我的老獵槍遠距離也打不死它,只能嚇跑它。
陳炮頭說,今天我們本來是找豬群打的。打豬群相對安全。因為豬群掛松油鎧甲的少。
虎和狼也喜歡跟蹤伏擊豬群。這就是老虎被稱作豬倌的原因。
虎狼喜歡獵捕豬群中的野豬的重要原因,是豬群的攻擊能力比孤豬弱,且沒有松油鎧甲保護,容易得手。
我們打野豬群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消除豬害。因為糟害莊稼的是野豬群。一個豬群進入玉米地會糟蹋一塊地的莊稼,嚴重時會顆粒無收。
野豬的領地意識很強,一旦有野豬犯界就會全力反擊,甚至不死不休。尤其是掛甲孤豬。
陳炮頭有些后怕地說,我沒想到今天誤入了孤豬的領地。
當我發現時想退出已經晚了,只能告誡你別弄出動靜,想法兒慢慢退出。但是,你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哪里聽進我老頭子的話呀!
不過今天山神爺保佑,孤豬只是把你的褲子撕成了裙子,再準確一點兒,你的腿筋會被野豬的獠牙挑斷,腿骨被撞斷,那時,憑我只能打群豬的老獵槍根本救不了你。
張燦后怕得滿臉冒汗,心中后悔不已。
陳炮頭說,獵人不是萬能的。長白山中,一年傷亡在野獸口中的獵人不在少數。
獵槍,就是獵人的膽和魂。獵人比一般人聰明處,就是知道緊急避險。
獵人雖然敢于打虎、打豹、打熊、打野豬、打狼。但是這五種猛獸又是長白山獵人不得不在危急時刻隨時避開的家伙。因為任何一種野獸都會隨時要獵人的命。
但獵人最怕遭遇的是孤豬。孤豬毒,是獵人對孤個子野豬的最準確的評價。
虎豹高踞深山密林,和獵人遭遇的時候極少。另外,虎豹并不主動攻擊人。
熊雖兇悍,但嗅覺比狗鼻子好使多少倍,隔二里地就能嗅到人的氣味,然后主動避開。
狼最難纏,但是它特別害怕拿槍的獵人,因而嗅到人味和槍的味道就遠遠地躲開。
唯有孤豬,它們是山中的傻不愣,無論是虎豹熊狼,誰惹著它了妨礙它了或者它看不上誰了,就會挺著獠牙勇猛撞來。
野豬的沖撞力很強,一頭牛也能被它撞個跟頭。它仗勢自己渾身松油鎧甲,根本不懼虎豹熊狼的尖牙利爪。
反過來,野豬的力氣和獠牙卻是威力極大的進攻性武器。動物都懼怕受傷,都是趨利避害的家伙,沒有“硬剛”的犟種。它們信奉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所以,長白山中就成就了“一豬二熊三老虎”的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