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南征也就是對南中地區蠻族叛亂進行平亂戰爭,廣為流傳的“七擒孟獲”的故事就是源于這場戰爭。此戰發生在公元225年,這場戰爭規模雖然不大,但涉及范圍還是很廣,將四川與云南都包含在內,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穩定了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的心態,為蜀漢政權的穩定發展打下了基礎。
三國時期諸葛亮率軍南征南中,歷史影響深遠,最遠打到何處,傳說不一,有說最遠打到今云南曲靖、保山的,有說打到今緬甸、老撾北部的,也有說打到越南北部的。那么諸葛亮南征究竟最遠打到今天的哪里呢?

其實要看根據什么說法,比如“滇東說”,諸葛亮南征最遠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昆明;“滇西說”則不同,說是抵達了大理;按照當今的一些遺址來看,諸葛亮最遠只能抵達云南的怒江地段,這一地帶流傳著諸葛亮很多傳奇的故事。
說起諸葛亮的南征,我們第一想到的內容,通常就是七擒孟獲的故事。但其實,孟獲只是諸葛亮南征中的其中一個對手而已。在劉備夷陵慘敗后,蜀國大臣朱褒、雍闿、高定趁機聯合南中土著豪強孟獲在南中發動叛亂。
當時的南中,是蜀漢最南方的一個轄區,共有四個郡,分別是越嶲郡、牂柯郡、益州郡和永昌郡,其中越嶲郡就是我們現在的四川越西縣,也就是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這塊區域,當時越嶲郡的最高軍政長官是高定。牂柯郡是我們現如今的貴陽市,它當時的最高軍政長官是朱褒。
至于益州郡和永昌郡,分別是我們現如今的云南省和緬甸克欽邦,雍闿和王伉分別是這兩個郡的最高軍政長官,至于孟獲則是益州郡的地頭蛇,云南最大的土著豪強。當時,參與南中叛亂的其實只有越嶲郡、牂柯郡、益州郡這三個郡,孟獲是跟隨雍闿一起。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諸葛亮的南征,實際上就是平定越嶲郡、牂柯郡和益州郡的叛亂,他的主要對手,是朱褒、雍闿、高定和孟獲四人。所以諸葛亮最遠打的地方,也就是益州郡的郡治中心滇池縣,也就是今天的昆明市晉寧區。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諸葛亮最遠打到了現在的緬甸地區。
這個說法源自諸葛亮的《出師表》中的“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有人認為,不毛指的就是現在的緬甸地區,因為緬甸的英文舊稱為“Burma ”,讀音和不毛非常相近。
而三國時的永昌郡也包括了現今緬甸的克欽邦和撣邦的東部地區。但諸葛亮并未用兵永昌,所以緬甸之說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