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美男子-估計那時候的美男子沒有幾個能符合現在的美學標準了。
這不,剛在歷史課上聽我們的王子--什么叫王子呢?孔子,孟子,都是對人的尊稱;我們的歷史老師姓王,我叫他王子,他沒反對.剛聽來,原來隋煬帝也是一玉面人兒.
著名些的,比如嵇康,比如潘安仁。估計潘安仁要遜嵇康一籌了-嵇康又會喝酒又會吟詩,而且還常常脫光上衣在山林間揮斧砍柴,用健美的肌肉和如雨而下的汗水把路過的采茶民女一個個迷得七葷八素;潘安卻好像沒什么風流韻事了,不過最近倒是讀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詞條-擲果盈車。
最近翻字典玩呢...剛剛翻完了一本成語詞典加現代漢語詞典,接下來恐怕是古漢語詞典了
說潘安仁駕著馬車在街上走著,兩邊的女人-從八歲到八十歲,無不為之著迷,列隊歡迎之外,打橫幅呼口號尖叫造勢紅毯鋪道自不用說,而且每人手里都滴溜一水果-可能是蘋果大小的那種中號果品罷,往潘安的車里丟..不停地丟..丟滿了都。這叫擲果盈車...如今用來形容美男子受到婦女的愛慕與追捧。
為什么是丟果子呢?"果",會不會是問"結果"的隱喻呢?不得而知了。
為什么我猜是蘋果大小的那種水果呢?大了不行,小了也不妥:大了,如西瓜,哈密瓜,這種水果由于體積大,而殼又不是很厚,內容物較為疏松多汁,落入車中,十有八九要散-弄臟了潘安仁的車不說,表達愛意的目的也沒達到,反給心儀的男人徒增了洗車的麻煩;況且一個嬴弱女子,手持碩大的西瓜擲鉛球一般丟出去實屬不雅;若是哪個沒心眼的丫頭整一榴蓮給實實在在地扔出去,得,容易誤傷了,所以大型果品不行;小的呢,也不妥,葡萄櫻桃之類,即便為了渲染人多勢眾造成果如雨下的效應,但是這么一粒一粒地丟,丟到胳膊脫臼估計也難"盈車",而且為了丟果難道要跟著潘安的車追嗎?除非潘安仁有意巡演,駕車來來回回地在這一條街上溜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