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南宋石刻公園位于寧波東錢湖東岸上水下莊黃梅山麓。公園的石刻以南宋石刻為主,涵蓋部分明、清期間的作品,共200余尊石像生。南宋石刻以造型準確,形體動作多樣、表情生動而著稱。園中的文臣、武將、蹲虎、立馬、跪羊分別代表了“忠、勇、節、義、孝”,相當鮮明地再現了當時的歷史人文景觀。
說起來這個南宋石刻還是挺有名的,東錢湖及周邊地區是南宋最重要的四位宰相(史浩、史彌遠、鄭清之、史嵩)墓園所在,南宋石刻主要是他們的墓道石刻,都是實打實的文物,可是公園里參觀的人寥寥無幾。石刻館里面有石刻雕像和圖片文字記載一些南宋的歷史,南宋最后一個皇帝的結局居然是跳海,地點就是現在深圳蛇灣區。可以想像當年文天祥,這位民族英雄是什么樣的心情了。
南宋石刻
自宋代以來,鄞縣世家連綿,巨旗相望。這些名家大族生前在東錢湖筑別墅、建寺院,死后在湖邊群山覓墓地、建家廟。如今,這些寺觀和墓冢大多已湮沒難尋,惟有這些建筑物的附屬物――石雕還散處在群山之中。在眾多的石雕造型中,數量最多的為墓前石刻造像。其中以上水村下莊黃梅山下南宋丞相史嵩之的祖父――史漸(曾被封為太師齊國公)墓前的石刻造像最為完整,文臣武將虎馬石獸俱全,自東向西,倆倆面對危立,雕刻精細,造型逼真。現在的石刻公園就位于此,收集了散落在他處和民間的石刻石像。
南宋石刻
據考證,東錢湖石刻群填補了我國南宋時期雕刻史、美術史、考古史的空白,已于2001被列為國家級文保單位。現在的南宋石刻群就是在“東錢湖石刻群”的基礎上,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要求,投資3000余萬元進行修建。
南宋石刻
南宋石刻公園占地6.64公頃,位于東錢湖上水村與橫街村交界處,在通往福泉山景區的主干交通線上,面南背北,群山環抱,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所說的寶地。現園內設有陳列室、瞻仰之道、百代師表、吉祥之道、歷史滄桑、南宋衣冠、史漸墓道、閭陌氣節等多個景點,是一個體現保護為主,并借助展示,使文物走出“圈養”保護的誤區,拓展文物內在價值的特色主題公園。它的建成開放,推進了“文化之湖”戰略的實施。
整個公園有200多件石刻,做工相當精細,造型也很逼真。其中的文臣、武將、蹲虎、立馬、跪羊分別代表了:忠、勇、節、義、孝。在我國的石刻史上,南宋時期神道石刻資料較少,東錢湖南宋石刻的規模、數量、雕刻、分布、保存,在我國都是唯一的,難怪有“北有兵馬俑,南有石刻群”的稱號了。
南宋石刻
古代稱墓道石雕為石象生,根據墓主身分,按照當時規制進行配置。初步統計,分布在上水、下水、韓嶺、橫街、福泉山等地的墓道石雕共30余處,計180余件,其中有文臣(忠)、武將(勇)、蹲虎(節)、立馬(義)、跪羊(孝),都是成對排列于墓道兩側;有的還有石筍墓表柱、石太師椅、仿木石牌坊等。
南宋石刻
交通指南:
1.自駕車:到達東錢湖后,往啟新高爾夫球場方向開。過了啟新高爾夫球場后的第一個紅綠燈往左拐,再沿主干道開大約4公里左右即可。自駕線路(上海出發):上海--滬杭高速--嘉興樞紐--杭州灣大橋北岸引線--杭州灣大橋--杭州灣大橋南岸接引線--繞城高速--姜山出口下
2.市內交通:寧波市區可乘906路到郭家峙,再換乘960路到南宋石刻群下車即可(960一小時一班);901路到紅林,再換乘960路到南宋石刻群下車即可(960一小時一班);357路到邱隘青年路,再換乘960路到南宋石刻群下車即可(960一小時一班)
也可以在東錢湖游客服務中心坐環湖線966到南宋石刻公園下車即可。
停車資訊:公園門口有停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