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之后,逐漸形成了以師承、家傳、自學為主要形式的教育模式。后來,隨著西醫院校教育模式的傳入,中醫也依壺畫瓢創立院校教育,只是,最終的結果仿佛并沒有促進中醫的發展反而抑制了其傳承。
為什么會這樣?尋其原因,院校教育有一定影響,但更為主要的還是《執業醫師法》的影響。該法規以學歷作為執業醫師考試的必要條件,并不適合中醫體系。即便在第十一條明確表明,“以師承方式學習傳統醫學滿三年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傳統醫學專業組織或者醫療、預防、保健機構考核合格并推薦,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中醫師承及確有專長
雖然,看起來考慮了中醫的特殊性,但由于實際考試內容是中醫、西醫都有,這些以師承等純中醫傳統教育的中醫因未受過西醫的教育,顯然無法通過西醫相關內容的考試。該法執行起來雖有中醫師類別之名,實際通過考試拿到執業中醫師證書的是中西醫醫師,而非純中醫師。所以,自《執業醫師法》實施的十幾年來,我國約有15萬的正統民間中醫,處在“非法行醫”的狀態。
中醫人對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為之奔走三十年之后,為中醫量身訂制的《中醫藥法》與世人見面了。在中醫藥法中,對于大量“非法行醫”的民間中醫,也為其開辟了特殊途徑: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由至少兩名中醫醫師推薦,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實踐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醫醫師資格。
這條特殊的途徑,不僅解決了民間中醫、師承及確有專長人員的執業醫師資格問題,也讓很多錯過了求學年齡的非科班出身的中醫愛好者們有了可以走上中醫之路的可能,這對中醫的發展也有著極大地促進作用。
如果你對中醫有一份熱愛,想要通過師承及確有專長走上中醫醫師之路,卻又諸多困惑不解,我們愿助你一臂之力!
歡迎咨詢,中醫師承丁老師:15963055902(phone&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