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晚,已經出版了兩本史學專著的西安中學高三學生林嘉文跳樓自殺了。據媒體記者證實,林嘉文因抑郁癥自殺。對這位史學天才高中生的去世,凡是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紛紛表達了惋惜之情。跳樓前,他給家人及老師留下了一份遺書。(2月25日《華商報》)
惋惜,痛心,疑惑,此刻各種情緒纏繞著我,難以言表。這么有才情、有學術素養、且已取得常人難以企及的學術成果、前途一片光明的天才少年怎么會自殺呢?說是罹患抑郁癥所致,這個我信。但他怎么會患抑郁癥呢?報道沒說,估計一時也說不清。
不滿足報道披露的林嘉文遺書中的部分內容,我在網上搜索出這篇題為“最后的話”的遺書。通讀之下,我約略窺見到了其選擇自殺的一點點心路歷程。他依然清醒,睿智,冷靜,看得比我等大人還深,還透,并不能簡單地將自殺完全歸因于抑郁癥。一句“太沒意思了”的哀嘆,道出了部分自殺的深層原因,不是我等凡人所能理解的。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當我讀到括號中的這段話,如同遭電擊一樣,驚駭住了。他是在舉證“連小小的的中學里也處處是濃厚的政治氣息”的觀點,特意在括號中舉了一小小例子,“西中教學樓內教師辦公室靠走廊的的門窗無不是人為地被用紙貼上或用柜子擋住,或者干脆辦公室靠走廊一側就沒建窗戶,而學生教室卻可隨時被人從窗戶向里一覽無余,這就是種顯而易見的對等級氛圍和身份權利差異的暗示,套用周振鶴先生的概念,可謂之校園政治地理學??蓢@很多老師從沒意識到過他們這種不自重,用寡鮮廉恥評價毫不過分,因為他們一面對自己享有的這種特權安之若素,另一方面卻大量抱怨著中學老師社會地位、收入、學校里面領導的官僚化作風,卻不反思自己。”
雖然不能說,他所觀察到的現象與選擇自殺有某種必然聯系,但對他這樣生性極為敏感的天才少年來說,他可能會因此聯想到學校里其他種種師生的不平等,深感學生低人一等的恥辱,為此感覺很受傷。
我無從知道西安中學師生之間還存在哪些等級秩序,只知道當下中小學校師生之間的不平等現象仍然很突出和普遍。這點無需舉證。林嘉文之所以要舉這一“小小例子”,可見該校還存在“大大的不平等例子”。可悲的是,老師們對“這種特權安之若素”,并沒意識到給學生的人格尊嚴造成了傷害,給師生之間的正常交往造成了隔閡。而缺少與老師和同學的溝通交流,恰恰是造成抑郁癥的一大病因。故醫生建議,患抑郁癥的人要與身邊的人多交流。
“教師辦公室靠走廊的門窗無不是人為地被用紙貼上或用柜子擋住”,這樣的例子小得不能再小了,這在教師看來根本不是問題。但在學生看來,這恰恰是在器物層面凸顯了師生之間的不平等。這種感受是與“學生教室卻可隨時被人從窗戶向里一覽無余”相伴而來:只準教師監管學生,不允許學生監督老師。比較之下,不難發現,師生之間的不平等已經由器物層面躍升至精神層面,構成了師生之間人格和權利的不對等。
也許他用“寡鮮廉恥”來評價這種行為有點過分,但對照教師的下列行為,如“大量抱怨著中學老師社會地位、收入、學校里面領導的官僚化作風,卻不反思自己”,教師確實應該汗顏,應該深自反思:為什么會說一套做一套,為什么那么物質主義,精神為什么那么矮化和犬儒?總之,某些教師還當得起“為人師表”的職業稱號嗎?
教師也許會感到委屈,這畢竟只是小節嘛!是的,但教師特權以及師德恰恰就是通過這樣的細節表現出來。可嘆教師對此早已習焉不察,安之若素。問題的癥結和嚴重性恰恰體現在此?,F在,天才少年林嘉文以這樣一種決絕的方式天才地洞察并揭示了這點,希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讀懂他留下的“最后的話”,從小節做起,擯棄頭腦中的特權意識和等級觀念,自覺做師生平等的捍衛者和踐行者。
?。暶鳎罕疚膬H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