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的下肢血管疾病,與靜脈血液回流不暢有直接關系。一般來說,經常站立的人,久坐而缺乏運動的人,更容易患上此病。如果靜脈曲張長時間得不到很好治療,患處可能出現潰破、腐爛,嚴重的患者甚至要通過截肢的辦法來保住生命。
對于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一般需要通過手術來徹底改善癥狀。下面介紹的這個方法,適合靜脈曲張的早期患者。
準備當歸、川芎各15克,川牛膝、桃仁、紅花、雞血藤、透骨草、艾葉各10克。把這些藥物共同放入砂鍋,加足量水,先浸泡40分鐘,然后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30分鐘取藥汁,趁熱熏蒸患處。藥汁和皮膚的距離以能耐受為度。每天2次,每次20分鐘。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靜脈曲張的產生主要是血瘀所致。因此,活血散瘀很有必要。方中的當歸可以活血通絡,雞血藤與透骨草能溫通經絡。桃仁、川芎和紅花,可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艾葉溫通血脈。川牛膝在活血的同時引藥下行。總之,此方通過各種藥物的綜合作用,達到活血、散瘀、通絡的效果,對早期的靜脈曲張患者有很好的療效。
如果嫌這個方法麻煩,我們還可以準備紅花30克,甘草30克,共研末之后,用50%的酒精調勻外敷在患處,每天換藥一次。此方取紅花活血之效,以及甘草清熱解毒之能,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