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勞體虛,要補脾腎,這樣吃體力好
白細胞減少癥為常見血液病。正常人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一般為5.0?10.0x10^9升(L),凡外周血液中白細胞數持續低于4x10^9/L時,統稱白細胞減少癥,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主要成分,當絕對值成人低于1.8x10^9/L,兒童低于1.5x10^9L、嬰兒低于1.0x10^9L時稱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由于白細胞數生理變異較大,因此必須定期反復檢查血象。臨床主要表現以乏力、頭暈為主,常伴有食欲減退、四肢酸軟、失眠多夢、低熱心悸、畏寒腰酸等癥狀。本病任何年齡男女均可發病。
【其發病原因】
1、生成減少或成熟障礙,如葉酸和維生素Bl2缺乏、腫瘤侵犯骨髓、藥物(抗癌藥、氯霉素、磺胺藥等)、苯和X線及細菌毒素等抑制骨髓、脾亢引起的成熟障礙。
2、破壞過多,特別是多種藥物和A身免疫病通過免疫引起及各種感染致消耗過多。
3、粒細胞附著在血管壁和移向脾臟引起其分布異常,如各種過敏和內毒素血癥。
【診斷要點】
1、臨床上可無癥狀,或有頭暈、乏力、低熱、食欲減退、失眠多夢、畏寒、心慌等。
2、易患感冒等病毒性和細菌性感染。
3、可能找出致病因素,如感染、理化因素等。
4、血液中內細胞總數多為2.0?4.0x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1.8x10^9/L,單核細胞、嗜酸細胞常增加,淋巴細胞相對增加或正常,紅細胞和血小板數正常。
5、骨髓象正常或輕度增生,一般有粒系統的增生不良或成熟障礙。該組疾病只要通過白細胞計數和分類計數即可診斷,但關鍵是病因診斷。可通過詳細病史特別是用藥史、體檢及骨髓象和一些特殊檢查以明確病因。治療關鍵是去除病因,臨床多有使用抗癌藥或解熱鎮痛藥史,或由接觸X線及苯所引起。立即去除病因(如果已經明確)為治療之本,例如藥物引起者應立即停用有關藥物;停止接觸X線及苯;藥物治療以維生素類、核苷酸、鯊肝醇為主。
【中醫分型】
白細胞減少癥屬中醫的“虛勞”、“眩暈”等范疇。臨床上一般可分為氣血虛弱、心脾血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四個證型。
1、氣陰兩虛型:癥見頭暈,神疲倦怠,少氣懶言,自汗盜汗,口干咽燥。舌淡紅、苔薄白,脈虛大。治宜益氣養陰。
2、心脾血虛型:癥見頭暈,心悸,失眠多夢,健忘,倦怠乏力,納少便溏舌淡,苔薄,脈細或結代。治宜補益心脾。
3、肝腎陰虛:頭暈頭痛,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兩足痿弱,咽干。舌干紅少津,脈弦細。治宜滋養肝腎。
4、脾腎陽虛型:癥見精神萎靡,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耳鳴目眩,納食減少,大便稀溏,舌質胖嫩、苔薄白,脈沉細。治宜溫補脾腎。
【胎盤粉】
組成:胎盤粉
用法:每次1.5克,每日2次,溫開水沖服。
功效:補氣,養血,益精。
主治:適用于脾腎不足者。
【補骨脂】
組成:補骨脂。
用法:補料脂微炒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1?3丸/次,3次/日,淡鹽水送服。
功效:溫腎助陽。
主治:適用于白細胞減少癥屬于脾腎陽虛型,癥見精神萎靡,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耳鳴目眩,納食減少,大便稀溏,舌質胖嫩、苔薄白,脈沉細。
【石葦大棗湯】
組成:石葦30克,大棗10枚。
用法:取上藥加水200毫升同煎,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續煎25分鐘,藥汁一次服完。每劑煎服2次,每日1劑。
功效:健脾清熱。
主治:適用于白細胞減少癥屬氣血虛弱型,疲倦乏力,頭暈低熱,面色不華,心悸氣短,失眠,舌質偏淡、苔薄白,脈細弱。
【珠子參】
組成:珠子參15克。
用法:取上藥研成細末,開水沖服,每日3次,每次5克。
功效:補益氣血。
主治:白細胞減少癥屬氣血虛弱型,疲倦乏力,頭暈低熱,面色不華,心悸氣短,失眠,舌質偏淡有齒痕、苔薄白,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