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男孩多于女孩,主要癥狀有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干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一旦疝塊發生嵌頓(疝氣包塊無法回納)則會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發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艾灸治療小兒疝氣取穴:
采取艾灸神闕,小腹部(也叫阿是穴),每次每穴艾灸10-15分鐘,使寶寶感覺熱熱的。
用艾灸給孩子治療疝氣,孩子會很舒服,沒有副作用,幾日內就會看到很好的療效。在艾灸和溫熱的作用下,會快速促使疝內容物自然回縮還原;增強腹壁、腹膜組織彈性和強度,杜絕疝內容物反復突出,用艾灸的溫熱和藥氣的作用下起到了溫陽散寒,理氣生機的功效,治療干凈徹底。
現代的艾灸應用 現代臨床也用灸法治療疝氣,共檢得文獻 12 篇, 這是對古代艾灸經驗的繼承。
如有學者
[1]取陰交、氣 海、 關元,用灸架熏灸 60~90 min,又尋取背部反應點,作直接的化膿灸,并認為灸法治療疝氣的療效比針刺 持久;解小會等
[2]取臍三角穴,用懸灸法;武光錄
[3]取大 敦等穴,然后作隔蒜灸,每穴 1~2 壯,以起泡為度;劉春生
[4]治療急性腹股溝嵌頓疝,灸灼患側□趾掌面,第 一、二趾間關節橫紋中之奇穴;司徒鈴治療小兒狐疝 (腸套迭),取雙側膈俞、三焦俞,用直接灸各 3 壯。由 此可見,現代臨床也灸任脈穴、肝經穴及經外奇穴,也 灸足趾部穴與病變局部穴,同時還灸背部穴,但現代臨 床未見有灸陰囊穴的報道[1]。 對于灸患側還是同側穴的問題,現代也有不同看 法,如楊永璇治療諸疝,灸大敦與臍下三角穴,施隔姜灸或隔蒜灸,灸至痛難忍受方去之,選用對側穴位,即左病取右,右病取左;而周楣聲治療疝氣,亦灸臍下三角穴,卻認為左右互取反不如直取同側為好,因為左右 互相傳感常在腹中線處受阻;李宗俊治療嬰幼兒嵌頓 疝,則灸患側歸來穴,然后用手法復位??梢妼τ诰幕?側還是同側穴的問題,尚需探討[1,5]。
參考文獻:胡熙明.針灸臨證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565,568, 解小會,寇生銀.艾灸治療疝氣 74 例臨床觀察[J].中國針灸,1994, 14(6):4. 武光錄.針灸治療疝氣[J].中國針灸,1990,10(2):53. 劉春生.針灸治療急性腹股溝嵌頓疝[J].河南中醫,1987,(2):40. 李宗俊.穴位注射治療嬰幼兒嵌頓疝 36 例[J].上海針灸雜志, 1992,11(1):22.
小兒疝氣保健方法推薦:
你可以每天給孩子揉肚子,手法要輕,每天一到兩次。這樣即對孩子的康復有力,也同時促進了母子之間的交流。
方法:叫孩子平躺,雙手搓熱,手掌向下,平放在寶寶臍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這不僅可以加快寶寶腸道蠕動進而促進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每天1-2次,每次100下。這叫補氣。
你每天給寶寶掐脊,也是提高孩子整體的免疫功能的一種有效方法。
給小兒推脊可以升陽,提高免疫力。手法應以輕快柔和為主。捏脊法;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后頂住患兒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兩旁,算作捏脊一遍。 每天3-5遍。
這些方法都是綠色療法,綜合起來治療會更有效果。什么事都不能心急,一次兩次可能看不到明顯的效果,一定不能氣餒,治療疾病就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千萬不要著急,尤其是艾灸,這是個慢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