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種植戶來說,無論種植什么都想要高產優產,因為這樣才能使自己或的更大的經濟效益,目前大棚種植是非常盛行的種植方法,因為它可以四季種植同一種蔬菜或者多種,不受季節性限制,但是想要獲得高產卻不是那么容易,那么我們要怎么做呢?其實很簡單,作物生長離不開水肥管理,只要掌握好施肥技巧,自然而且種植的作物會豐產,下面小編就說說棚室蔬菜高產優產種植的六大施肥技巧。
一、施肥方法要科學
底肥應當在蔬菜定植前7-15天施用,施用時一定要與土壤摻混均勻;追肥要距離植株10公分遠處溝/穴施,追肥后要及時覆土并澆水;根外追肥(噴施葉面肥)最佳施用期在蔬菜需肥盛期和生長后期,噴施最佳時間在傍晚時或 陰天時,噴施部位以新葉和葉背效果最佳。
二、施肥用量要合理
溫室大棚內的肥料流失率較低,很多菜農往往存在過量施肥和不合理施肥的問題,一方面造成棚內肥害;另一方面棚內施肥應當控制氨肥、增施磷鉀肥,控制使用或不使用硝態氮肥、硝酸銨 、硝酸磷、硝酸鉀等肥料,同時也不適合使用容易降低蔬菜品質、導致土壤板結的氯化鉀、氯化銨等氯化類肥料,對于蔬菜吸收難度大、易土壤殘留的硫酸鎂、硫酸鐵等硫酸根離子肥料;此外,由于碳銨容易揮發使蔬菜受害 ,也應當限量使用。
棚內蔬菜施肥,最好的方法是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或者使用有機肥+無機肥+菌肥+增效劑相融合一起的生物有機復合肥,或者根據蔬菜在種類使用專用性肥料。這樣施肥,肥料配比更科學、養分更全面合理、長效速效優勢能互 補,對蔬菜的生長針對性更強,能有利蔬菜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三、微肥使用要重視
蔬菜的健康發育生產,既離不開氮磷鉀三大元素,更離不開硼、鋅、鐵、鋁、鈣、鎂、硫、鉬等中微量元素營養,后者雖然蔬菜需求量小,但使用不足就容易給作物帶來缺素癥、長勢差、病害頻發等問題,十分影響蔬菜的產 量與品質。微肥一方面可以做基肥使用,也可以用來浸拌種使用,最常用的施用方法是葉面噴肥補充營養,但一定要結合地塊作物的長勢情況掌握好用量和濃度,以免過量使用而發生肥害。
此外,對于大棚蔬菜來說,根外施肥也很重要,噴施適量濃度的糖溶液、醋溶液、尿素溶液、稀土溶液、磷酸二氫鉀溶液以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對蔬菜的促長增產增收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以前我專門介紹過,在此不在詳 細說明,有需要的可以到我個人主頁翻看相關歷史文章。
四、底肥要盡量早施
對于冬春茬生產的蔬菜,可以把整地時間提前到9月中旬進行。施肥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提前把農家肥充分腐熟撒施到地表,然后深翻30公分施入土壤中。一定不要使用未腐熟農家肥或者把農家肥堆放到棚內腐熟,既容 易把糞土中的病蟲菌害帶入棚內,也容易使菜苗被農家肥發酵中產生的氨氣燒傷。
五、定植肥應當巧施
在蔬菜定植時,可以在兩個定植壟間開15-20公分深的施肥溝進行施肥,每畝可以施用三素復合肥50公斤,施肥后順溝澆水,然后再起壟;栽種苗時,可以在兩棵幼苗間施入一小撮的“口肥”,以更好的緩苗和促苗。
六、追肥方式要靈活
蔬菜追肥,要根據作物種類在苗期、花期、果期等不同生育期的需肥規律進行,尤其要加強需肥高峰期的及時足量追肥,追肥類別要結合具體蔬菜類別養分需求選擇配比,不可盲目使用,追肥后還一定要及時進行澆水稀釋, 以免造成肥料濃度過大而燒苗。在冬季追肥時,土壤溫度低、光照條件差、棚內密封條件好,最好改使用氮肥(低溫肥效發揮慢)、碳銨(密封條件下氨氣中毒),而使用硫酸銨(可以克服氮肥和碳銨兩種肥料追肥的缺點) ;此外,冬季追肥最好能把肥料先放在水中溶解后,然后結合澆水把肥料沖施到田間最好,按照1次清水1次肥水的次序進行。
各位種植戶,如果你想要您種植的大棚蔬菜能高產,那么小編分享的六個施肥竅門一定要記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