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各省河流匯總
四川省

金沙江(Chin-sha River )是中國長江的上游,亦作Chin-sha Chiang、Jinsha Jiang、Kinsha Kiang。長江江源水系匯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玉樹縣境進入橫斷山區,開始稱為金沙江。金沙江流經云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賓接納岷江為止,全長2,316公里,流域面積34萬平方公里。由於流經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水流湍急,向東南奔騰直下,至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附近突然轉向東北,形成著名的虎跳峽,虎跳峽兩岸山嶺與江面高差達2,500~3,000公尺,是世界最深峽谷之一。

岷江(Min River 亦作Min Jiang)中國長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中部。發源于岷山南麓,流經松潘、汶川等縣到灌縣出峽,分內外兩江到江口復合,經樂山接納大渡河,到宜賓匯入長江。全長793公里,流域面積133,500平方公里。流經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國多雨地區,因此水量豐富,年徑流量900多億立方公尺,為黃河的兩倍多。水力資源蘊藏量占長江水系的1/5。

長江(Changjiang River),亞洲第一長河,全長6397千米。它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總面積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長江長城黃山黃河是中國的標志景點。


 

雅礱江是中國四川省西部河流。為長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南麓,東南流入四川省西北部,在甘孜以下稱雅礱江,沿大雪山西側經新龍、雅江等縣至云南邊界渡口市注入金沙江。長1,187公里,流域面積14.4萬平方公里。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雅礱江古稱若水、瀘水。因為酷似它的母親金沙江,又有“小金沙江”之稱。雅礱江發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系尼彥納克山與冬拉岡嶺之間,潔白的冰雪融水,集成涓涓細流,成為它的上源“扎曲”。在石渠縣附近進入四川時,才正式被稱為雅礱江。


沱江是四川一條與眾不同的大河。 沱江的發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緣的九頂山,又名茶坪山。這座山里的東、中、西三處分別流出許多溪流,逐漸匯成三條較大的支流:西邊一條湔江,長139公里;中間一條石亭江,長141公里,東邊一條綿遠河,長180公里;它們匯合在金堂趙鎮附近,才正式成為沱江干流。因為綿遠河最長,所以現在把它定為沱江的正源,另外兩條就算旁系支流。


大渡河(藏語:rgyal rong rgyal mo rngul chu),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中西部,發源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巴顏喀拉山南麓,向南入四川省分別流經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涼山彝族自治州、樂山市,長1155公里。主源大金川發源于青海、四川邊境的果洛山,在四川丹巴縣與小金川匯合后稱大渡河,至樂山縣入岷江,長909公里,流域面積82,700平方公里,其中在金口河段的金口大峽谷最為著名,被譽為“世界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園”。


嘉陵江(Chia-ling River ) 國家AAAAA級風景區 中國長江上游的支流。發源于秦嶺,來自陜西省鳳縣的東源與甘肅天水的西漢水匯合后,西南流經略陽,穿大巴山,至四川省廣元市昭化納白龍江,南流經南充到合川先后與涪江、渠江匯合,到重慶市注入長江。長1,119公里,流域面積近16萬平方公里,是長江支流中流域面積最大,長度僅次于漢水,流量僅次于岷江的大河。


涪江是嘉陵江的支流,發源于四川省松潘縣與九寨溝縣之間的岷山主峰雪寶頂。涪江南流經平武縣、江油市西南部,綿陽市、三臺縣、射洪縣、遂寧市等區域,在重慶市合川市市區匯入嘉陵江。全長700千米,流域面積3.64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572立方米/秒。涪江還是長江的二級支流,流域寬廣。


貴州省
 
烏江,中國貴州省第一大河,長江上游右岸支流。又稱黔江。發源于省境威寧縣香爐山花魚洞,流經黔北及渝東南,在重慶市涪陵區注入長江,干流全長1037公里,流域面積8.792萬平方公里。六沖河匯口以上為上游,匯口至思南為中游,思南以下為下游。烏江水系呈羽狀分布,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流域內喀斯特發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為主。由于地勢高差大,切割強,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明顯。以流急、灘多、谷狹而聞名于世,號稱“天險”。
 
赤水河為中國長江上游支流,古稱安樂水,在云、貴、川三省接壤地區。發源于云南省鎮雄縣,上游稱魚洞,東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梯子巖,水量增大,稱畢數河,經貴州省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縣入長江。全長523千米,流域面積2.04萬平方千米。兩岸陡峭、多險灘急流。洪、枯流量變幅大,實測最大流量989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33.2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總量101億立方米,最大年為173.8億立方米,最小年為61.4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127萬千瓦。白楊坪以下能長年和季節性通航5~165噸船級。
 
 
 
湖南省
 

湘江,湖南最大河流,為長江主要支流之一。發源于廣西東北部興安、靈川、灌陽、全州等縣境內的海洋山,上游稱海洋河,在湖南省永州市區與瀟水匯合,開始稱湘江,向東流經永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至湘陰縣入洞庭湖后歸長江。全長817公里,流域面積92,300平方公里。上游水急灘多,中下游水量豐富,水流平穩。干支流大部可通航,舊時是兩湖與兩廣的重要交通運輸線路。

瀏陽河又名瀏渭河,原名瀏水,瀏,清亮貌。因縣邑河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故稱瀏陽。瀏水又因瀏陽城而名瀏陽河。瀏陽河位于湖南省東部,是湘江的一級支流,發源于羅霄山脈的大圍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兩個源流。全長共222公里,流域面積3211平方公里,流經瀏陽市、長沙縣市共40個鄉鎮。瀏陽河源頭至大溪河小溪河交匯處,楊潭鄉(現高坪鄉)雙江口河段為上游;雙江口至鎮頭市河段為中游;瀏陽河下游從鎮頭市起始,最后在長沙市的陳家屋場注入湘江。

沅江:湖南省西部河流。發源于貴州省都勻市附近的云霧山雞冠嶺。


江西省

贛江(the Ganjiang River)是中國江西省最大河流。長江下游最重要支流之一。位于長江以南、南嶺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廣東省毗連江西南部的大庾嶺,東源貢水出自江西省武夷山區的石城縣的贛源崠,在贛州匯合稱贛江。北流經萬安,泰和,吉安,吉水,峽江,新干,清江、豐城到南昌市注入上饒鄱陽湖,后泄入長江,長758公里,流域面積81,600平方公里。中上游多礁石險灘,水流湍急。下游江面寬闊,多沙洲。主要支流有信江、錦江等。贛州以下可以通航。舊時沿岸各地是長江下游與兩廣的交通紐帶。


浙江省

錢塘江是中國浙江省第一大河,發源于安徽省黃山,流經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見名于《山海經》,是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流全長688千米,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億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72萬千瓦特。新安江與蘭江是錢塘江的源頭,于上海市南匯區和寧波市、舟山市嵊泗縣之間注入東海,其中杭州附近河段,稱為“之江”或“羅剎江”。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

富春江(Fu-ch'un River ,Fu-ch'un Chiang,Fu chun Jiang) 中國浙江省中部河流。為錢塘江桐廬至蕭山聞家堰段的別稱。長110公里,流貫浙江省桐廬、富陽兩縣。自梅城以下5公里至蘆茨埠附近為峽谷段。


廣西省
 

漓江位于華南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屬珠江水系。漓江發源于“華南第一峰”桂北越城嶺 漓江見聞貓兒山,那是個林豐木秀,空氣清新,生態環境極佳的地方。漓江上游主流稱六峒河;南流至興安縣司門前附近,東納黃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稱溶江;由溶江鎮匯靈渠水,流經靈川、桂林、陽朔,至平樂,匯入西江,全長437公里。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里的水程,稱漓江。


母親河邕江,孕育廣大南寧人。她平靜而安適地流淌著,每一滴河水都蘊含著一份愛,化作瓊汁,流進每個南寧人的生命中。南寧的母親河邕江,不但是南寧的文化源頭,而且為南寧城市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使城市建設大為改觀,為南寧城市綠化立下了汗馬功勞。對生我們、養我們的母親河,我們理應多一分孝心,關心她、呵護她,讓她更加光彩照人。


潯江上游為黔江和郁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匯合后到梧州市與桂江匯合一段稱為潯江,其下稱為北江。全長199公里,河面平均寬573米,平均水深3.8米,枯水期最大流量4.5萬立方米/秒。支流大湟江南向流入梧州。


紅水河亦作Hung-shui Ho或Hongshui He。中國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在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間。源出云南省沾益縣馬雄山,稱南盤江,南流至開遠折而東,至望謨縣與北面來的北盤江相會,始稱紅水河。紅水河因流經紅色砂貝巖層水色紅褐得名。至天峨縣接納格凸河,折而向南進入廣西,至象州石龍鎮與柳江匯合后改稱黔江,與郁江匯合稱為潯江,潯江過梧州改稱西江。
 

左江是珠江的一條支流,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是紅八軍的發祥地。

桂江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河流,為西江支流。源于興安縣境的貓兒山。上游源頭與長江流域的湘江上源均在興安城北,由公元前2世紀開鑿的靈渠溝通,可以行船。桂江上游稱漓江,沿南嶺西南麓南流經桂林市、陽朔、昭平等縣,沿途納荔浦河、恭城河、思勤水到梧州市入西江。長437公里。桂江多激流險灘,淺水船可行至平樂,漲水季節可至桂林。桂江流經石灰巖地區,沿岸多石林巖洞,江水清澈,風景秀麗,為中國著名的旅游區。

融江
水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融江系珠江上游水系,為柳江上游,發源于貴州,流經廣西三江、融安、融水三縣入柳江。全長20多公里。由于自然生態保持完  好,江水碧綠、風光秀麗。又有奇峰怪石,巖洞瀑布點綴左右。南方氣候溫濕,雖入冬季,青山依翠、芳草萋萋。點點蘆花潔白,漁翁小  舟競渡……一派江南水鄉美景。  水面寬闊,橫穿縣城,沿途亦多縣、鎮。為廣西水路交通要道,桂北物資轉運樞紐之一。  融江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徑流匯流而成,融江流域常受鋒面、低槽、低渦、切變線等天氣系統影響,在干、支流形成暴雨中心,暴雨同步機會多,強度大,雨區反復移動,使得干、支流的洪峰常常遭遇,形成一峰高過一峰的疊加洪水,流域內4月份開始產生暴雨,5~8月常為年最大洪水發生季節。一般情況下,融江流域比較明顯的洪水過程每年10~15次,一次洪水過程持續約3~10天,以單峰為主,復峰時第一峰小、第二峰大,或再出現一個小峰,形成“山”字型的洪水過程,漲水段陡,退水段緩,漲水歷時一般占一次洪水總歷時的1/3。


安徽省

長江(Changjiang River),亞洲第一長河,全長6397千米。它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總面積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長江長城黃山黃河是中國的標志景點。


淮河,中國長江和黃河之間的大河。洪澤湖以下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泄。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至此全長約1,000公里,流域面積187,000平方公里;另一路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經蘇北灌溉總渠在扁擔港入黃海。第三路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經淮沭河。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是水利部直屬淮河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門。淮河水利委員會為副部級建制。


江蘇省


淮河,中國長江和黃河之間的大河。洪澤湖以下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泄。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至此全長約1,000公里,流域面積187,000平方公里;另一路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經蘇北灌溉總渠在扁擔港入黃海。第三路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經淮沭河。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是水利部直屬淮河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門。淮河水利委員會為副部級建制。

長江(Changjiang River),亞洲第一長河,全長6397千米。它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總面積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長江長城黃山黃河是中國的標志景點。

西藏自治區


雅魯藏布江是中國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發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杰馬央宗冰川,上游稱為馬泉河,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繞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經巴昔卡出中國境。也擁有著世界第一大(深度、長度)峽谷,獲得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深大峽谷、世界最長大峽谷兩項世界紀錄。

39樓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又稱潞江,上游藏語叫“那曲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熱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內部,由怒江第一灣西北向東南斜貫西藏東部的平淺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經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流入緬甸后改稱薩爾溫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從河源至入海口全長3240公里,中國部分2013公里,云南段長650公里;總流域面積32.5萬平方公里,中國部分13.78萬平方公里;徑流總量約700億立方米,省內流域面積3.35萬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積8.7%。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長河,亞洲第四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瀾滄江河源扎曲,發源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雜多縣吉富山,源頭海拔5200米,主干流總長度2139千米,瀾滄江流經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出境成為老撾和緬甸的界河后始稱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經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

長江(Changjiang River),亞洲第一長河,全長6397千米。它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總面積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長江長城黃山黃河是中國的標志景點。


云南省

金沙江   、瀾滄江   怒江
禮社江位于云南省中部,發源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北,河源海拔2650米,全長282km,天然落差2045m,平均坡降為7.25‰,屬紅河水系。流經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玉溪市,在玉溪市與綠汁江匯合后,統稱元江,流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又稱紅河,在河口瑤族自治縣出境后注入北部灣。在云南省內主要流經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紅河縣、元陽縣、河口瑤族自治縣。

紅河發源于中國云南省中部〔別名元河·珈河〔Yuan Chiang〕〕,河源海拔2650米。上游禮社河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北在三江口接納東側支流綠汁江后始稱元江,流至到我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后稱紅河,東南流至河口入越南,到河內分支流入太平洋的北部灣。全長約1200公里,中國境內河長692千米,流域面積


3.81萬平方千米。河谷深切,流域分水嶺高程一般2000~3000米,河口附近河床高程76.4米,全河總落差為2574米,平均比降3.9 ‰,多峽谷。李仙江是元江西岸的最大支流,上游稱把邊江,東南流和阿墨江匯合后稱李仙江,流入越南后稱黑水河,國境內干流河長488千米,流域面積3.3萬多平方千米。盤龍江是元江東岸的最長支流,自西北向東南流入越南后稱瀘江,國境內干流河長279千米,流域面積6123平方千米。元江多年平均河川徑流量484億立方米。流域內石灰巖地區喀斯特分布廣泛,滲水嚴重,地表缺水嚴重。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989萬千瓦,可能開發量360萬千瓦。


南盤江為珠江正源,發源于曲靖市沾益縣馬雄山東麓,流經曲靖、陸良、宜良、華寧、彌勒、開遠、瀘西、羅平等縣,匯入黃泥河后出省境為貴州、廣西的界河,經珠江三角江,于廣州附近的磨刀門注入南海。在瀘西縣流經永寧、三塘、向陽三個地區的邊界上,流經境內一段長約 32 公里,集雨面積 98 公里,江面寬 50 - 100 米 。從發源地至入海口全長 2214 千米,南盤江河段長 914 千米,其中在云南境內長 677 千米,流域面積 4.33 萬平方千米,天然落差為 1414 米 ,常年平均水量為 164.2 億立方米,折合多年平均流量為 521 立方米 / 秒。西江
中國南方大河珠江的干流。在中國廣西東部、廣東西部。主流南盤江發源于云南省沾益縣馬雄山,在黔、桂兩省邊境與北盤江匯合稱紅水河,向東南流到象州石龍附近與北岸柳江匯合以后稱黔江,在桂平與西南來的郁江匯合后稱潯江,到梧州與西北來的桂江匯合后始稱西江。全長2,129公里,流域面積345,700平方公里。西江在石龍以上為上游,流經石灰巖地區,河床深切,灘多水急,落差大,又多伏流。北盤江上的黃果樹瀑布水頭高達70公尺。石龍至梧州為中游,多峽谷和淺灘。梧州以下為下游,河道寬闊。出高要、羚羊峽進入珠江三角洲,在三水同北江相遇。三水以下水流分散,主流經磨刀門入海。  
       西江是珠江主干流,位于中國廣西東部、廣東西部。從上源南盤江的發源地——云南省曲靖市烏蒙山脈的馬雄山,到廣東省思賢滘。河長2074.8 千米,流域面積35.5萬平方千米。西江從上源到下游各河段另有別稱:從河源至望謨縣蔗香雙江口稱南盤江,雙江口至象州縣石龍三江口稱紅水河,由三江口至桂平市稱黔江,桂平市至梧州市稱潯江,梧州市至思賢滘始稱西江。從河源到三江口為上游,包括南盤江和紅水河兩段,長1573千米,河流穿行在高原盆地與峽谷相間的地形中,河道深切,平均比降0.85‰,有急灘跌水。從三江口到梧州市為中游,包括黔江段和潯江段,長294千米。黔江段中有著名的黃茅峽和大藤峽,其中大藤峽長44千米,河中水急,枯水時最深處亦達85米,是西江干流最深處。在潯江段,兩岸有低山、丘陵和平地。梧州至思賢滘為下游,長208千米,河寬水深,河道平均比降0.09‰,寬700~2000米,最后由思賢滘進入珠江三角洲河網區。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為2277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上游。西江水系是兩廣交通運輸的大動脈。隨著西江水系的開發和整治,西江將成為貴州煤炭、西南磷礦外運廣東和北方地區的重要通道。
重慶市
烏江   嘉陵江    長江    芙蓉江
 
湖北省
 

長江(Changjiang River),亞洲第一長河,全長6397千米。它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長江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總面積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5,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長江長城黃山黃河是中國的標志景點。


漢江(Hanjiang River,Hanshui River,Han River,Han Shui),又稱漢水,古代也稱沔水,長1570余千米,流域面積1959年前為17.43萬平方千米,位居長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減少至15.9萬平方千米,退居嘉陵江之后,為是長江水系各支流第二,但仍是長江左岸最大的支流。漢江發源于陜西省漢中市,也是中國中部區域水質標準最好的大河,南水北調中線方案的渠首。漢江古時曾與長江、黃河、淮河一道并稱“江河淮漢”。此外,朝鮮半島也有同名的河流。

清江流域山明水秀,主要是土、漢、苗三族混居地。流經長陽的清江水域長約148公里,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長陽是畫廊”之說。主要包括白玉湖、花橋水庫、平洛湖、柏園島、柏竹島、武落鐘離山、隔河巖等景點。


山東省
 

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并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大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其部分河段依舊具有通航功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塔里木河由發源于天山的阿克蘇河、發源于喀喇昆侖山的葉爾羌河以及和田河匯流而成,流域面積19.8萬平方公里,最后流入臺特馬湖。它是中國第一大內流河,全長2179公里,僅次于前蘇聯的伏爾加河,錫爾—納倫河、阿姆—噴赤—瓦赫什河和烏拉爾河,為世界第5大內流河,中國最長的內流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北部。歷史上塔里木河河道南北擺動,遷徙無定。最后一次在1921年,主流東流入孔雀河注入羅布泊。1952年在尉犁縣附近筑壩,同孔雀河分離,河水復經鐵干里克故道流向臺特馬湖。


額爾齊斯河是一條跨國河流,發源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縣阿爾泰山南坡,沿阿爾泰山南麓向西北流,在哈巴河縣以西進入哈薩克斯坦國,注入齋桑泊(現過境后即注人布赫塔爾馬水庫,齋桑泊已成為水庫的一部分),出湖后繼續西北流穿行于哈薩克斯坦東北部,進入俄羅斯后,過鄂木斯克轉向東北,于塔拉附近又轉向西北,于托博爾斯克轉向北流,在漢特曼西斯克附近匯入鄂畢河,為鄂畢河的最大支流。
 

伊犁河(Ili River) 亦作I-li Ho或Yili He。亞洲中部內陸河流。古稱亦列水、伊麗水,是關系西北農田的著名河流。古時塞人、月氏人、烏孫人、突厥人等生活于此河流域。伊犁河是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國際河流,全長1500公里,在中國境內流程422公里后,在中哈邊境的霍爾果斯河口流出,最后注入哈薩克斯坦名湖巴爾喀什湖。


車爾臣河(Qarqan River)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昆侖山系、阿爾金山系中最大的河流,發源于昆侖山北坡的木孜塔格峰。其下游段經阿克塔孜至尾閭臺特瑪湖,該河的生態狀況直接關系到塔里木河流域的綜合治理,同時,對若羌縣的生產也有較大的影響。近年來,且末縣不斷加大投入,并出臺了相關政策對車爾臣河進行保護。
 
孔雀河亦稱飲馬河,傳說東漢班超曾飲馬于此,故稱。孔雀河是罕見的無支流水系,其唯一源頭來自博斯騰湖,從湖的西部溢出,流經庫爾勒、尉犁縣,終點為羅布泊,后因農業發展,在流經大西海子水庫之后便季節性斷流。
甘肅省
 
黃河
 

 

白龍江,中國嘉陵江支流。跨甘肅、四川兩省。發源于川、甘邊境的岷山北麓,海拔4078米,經甘肅省武都東南入四川,在廣元市昭化匯入嘉陵江。河道全長 576千米,流域面積 3.18萬平方千米。河道穿行于山區峽谷,平均比降4.83%,天然落差2783米。年平均流量389立方米/秒,水能蘊藏量432萬千瓦。1976年建成碧口電站,裝機30萬千瓦。


陜西省


黃河      漢江
 
涇河-渭河最大的支流。發源于寧夏六盤山東麓。有兩個源頭,南源出于涇源縣老龍潭,北源出于固原縣大彎鎮。兩河在甘肅平涼八里橋附近匯合后折向東南,流經涇川,于楊家坪進入陜西長武縣,于長武縣亭口附近先后納馬蓮河、蒲河、黑河等支流,形成輻射狀水系,再流經彬縣、永壽、淳化,在涇陽縣張家山界入關中平原,在陜西高陵縣陳家灘附近注入渭河。
 
無定河
黃河支流。位于中國陜西省北部。上源紅柳河源于定邊東南長春梁東麓,東南流沿途納榆溪河、蘆河、大理河、淮寧河等支流,在清澗縣河口注入黃河

山西省

黃河
 

汾河在山西境內。源於山西寧武管涔山麓,貫穿山西省南北,流經靜樂縣、古交市、太原市、清徐縣、祁縣、介休市、霍州市、洪洞縣、臨汾市、侯馬市,在河津附近匯入黃河。長716公里,流域面積約39,000平方公里。四周為山脈環繞。


河南省
 
黃河
 
洛河古稱雒水,黃河支流之一。發源于陜西省藍田縣境華山南麓,流經洛南、盧氏、洛陽,于鞏縣境入黃河,是中國原始農業起源最早地區之一。另外還有是渭河的下游支流、地名等。
 
遼寧省
 

遼河是中國東北地區南部的最大河流,是中國七大河流之一。發源于河北平泉縣,流經河北、內蒙古、吉林和遼寧4個省區,在遼寧盤山縣注入渤海。全長1430公里,流域面積22.9萬平方公里,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遼河全流域由兩個水系組成:一為東、西遼河,于福德店匯流后為遼河干流,經雙臺子河由盤山入海,干流長516公里;另一為渾河、太子河于三岔河匯合后經大遼河由營口入海,大遼河長94公里。
 
鴨綠江(漢語拼音:yā lù jiāng)是位于中國和朝鮮之間的一條界江。古稱浿水,漢朝稱為馬訾水,唐朝始稱鴨綠江(隋唐時期浿水為大同江),因其江水清澈,關于鴨綠江其名的來歷流行著兩種說法:一說因江水顏色似鴨頭之色而得名;二說因上游地區有鴨江和綠江兩條支流匯入,故合而為一,并稱為“鴨綠江”。然而,上述兩種說法都有欠妥之處,經不住認真推敲。
 
大凌河位于遼寧省西部,是遼寧省西部最大的河流。漢唐時稱白狼水,遼稱靈河、金改凌河。有兩源:北源出凌源縣打鹿溝,南源出建昌縣黑山,到大城子附近會合,東北流經努魯兒虎山和松嶺間縱谷,接納老虎山河、牤中河、西河等支流,到義縣轉向循醫巫閭山西側南流,在錦縣東南注入遼東灣,河口三角洲規模大,汊流發育。大凌河全長397公里,流域面積2.35萬平方公里,流域內年降水量450~600毫米,集中7、8月。年均徑流量16.67億立方米,流經碎屑巖、火山巖和黃土地區,含沙量達57千克/立方米,水土流失嚴重。
 

吉林省


圖們江,位于吉林省東南邊境,是中國大陸與朝鮮的界河,下游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的界河。圖們江發源于長白山東南部,干流全長525千米,注入東面的日本海。
 
松花江是黑龍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900公里,流域面積54.56萬平方公里,超過珠江流域面積,占東北三省總面積69.32%。徑流總量759億立方米,超過了黃河的逕流總量。 松花江流域范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總計十億立方公尺,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區。礦產蘊藏量亦極豐富,除主要的煤外,還有金、銅、鐵等。
 
黑龍江省
 
松花江

黑龍江總長度約5498公里(以克魯倫河為源頭計算),發源于蒙古肯特山南側,在石喀勒河與額爾古納河交匯處形成。經過中國黑龍江省北界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區(Khabarovsk Krai)東南界,流到鄂霍次克海的韃靼海峽(Tatarskiy Proliv)


烏蘇里江是中國黑龍江支流,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上游由烏拉河和道比河匯合而成。兩河均發源于錫霍特山脈西南坡,東北流到哈巴羅夫斯克(伯力)與黑龍江匯合。長909公里(565哩),流域面積187,000平方公里(72,200平方哩)。 江面寬闊,水流緩漫。主要支流有松阿察河、穆稜河、撓力河等。干流有一長段曾引起中蘇邊界糾紛(1969),1977年雙方制定在中蘇國境水域的航行規則。烏蘇里江有5個月左右封凍期。烏拉河口以下可通航。


牡丹江是松花江第二大支流,向北流入黑龍江省,經寧安、牡丹江市、海林、林口,在依蘭縣城附近匯入松花江,全長726公里,流域面積3.1萬平方公里。上游干流奔行在張廣才嶺和老爺嶺之間,河谷狹窄。在寧安縣南部干流被火山熔巖流堵塞,形成鏡泊湖。吊水樓瀑布以下至樺林為中游,河谷較寬,河谷盆地呈串珠狀排列其間。樺林以下為下游,河谷較狹窄,在依蘭縣長江屯以下進入平原區。牡丹江流域屬濕潤氣候區,是黑龍江省重要林區,是省內水電發展的重點地區,山區林副產和礦產資源亦豐。**戰爭時期牡丹江流域曾是抗聯戰士活動的重要基地。烏斯渾河的關門嘴子即為八女投江殉國之地。鏡泊湖和火山口地下森林以及牡丹峰自然保護區均為旅游勝地。
 
嫩江(Nen River),亦作Nen Chiang或Nen Jiang,蒙語意為“碧綠的江”。在黑龍江省,古名難水,明代稱腦溫江,清初名諾尼江。源出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南流在嫩江縣以上接納大興安嶺東坡和小興安嶺西坡流出的許多支流,河水清澈。出山后進入松嫩平原,在扶馀縣三岔河附近與第二松花江匯合后東流入松花江。長1,300馀公里,流域面積283,000平方公里。嫩江上游有多年凍土帶分布。河流有4個月冰期,江輪可航至齊齊哈爾。嫩江流經坡度很緩的松嫩平原,河道曲折,形成許多湖泊、沼澤。春季融雪和夏秋多雨時常有水患。

呼蘭河為松花江支流,位于黑龍江省中部。源出小興安嶺,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匯合后稱呼蘭河。西南流向,與來自北面的通肯河交匯后,改向南流,進入平原區,河道變寬,曲流發育,至呼蘭縣入松花江。全長523公里,流域面積3.1萬平方公里。干、支流兩側一些低洼地段遍布沼澤,面積較廣。流域內大部分地區無霜期較長,積溫較高,土層深厚,黑土廣泛分布,是黑龍江省內開發較早、最富饒的農業地帶,重點商品糧基地之一。50年代以來對流域進行綜合治理后,已成為高產穩產商品糧和亞麻、甜菜生產基地。上游山區是重要林區。


穆棱河(MuLingHe)發源于130°E,44°N附近的黑龍江省與吉林省的邊界。穆棱河 烏蘇里江左岸最大支流。位于黑龍江省東部。遼、金稱“毛憐河”、“暮棱水”,元稱“莫力河”,明稱“麥蘭河”,清初稱“木倫河”、“木楞河”,清末改稱“穆棱河”。“


內蒙古自治區
 
黃河
 
額爾古納河是黑龍江的支流,上游是發源于蒙古的克魯倫河,從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定至今,一直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主要支流有海拉爾河。以海拉爾河為源,全長1620公里。

亞洲中部河流。發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國的肯特山東麓。在中游烏蘭恩格爾西端進人中國境內。流經呼倫貝爾盟新巴爾虎右旗,東流注入呼倫湖。全長1264公里,在我國境內206公里。流域面積7153平方公里,兩岸為半荒漠的低山圍繞,地表徑流不發育,河谷寬約3 5公里,河寬60一70米。兩岸沼澤濕地多,較高的階地上生長著優良牧草,牧業發達。洪水期水深193厘米,枯水期70厘米。11月到次年4月結冰。多水年份,經呼倫池可與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相通。上游用于灌溉,流送木材。沿岸牧草豐富,自古為重要農牧業地帶。與我國黑龍江相接


北京市
 
永定河
中國北京地區最大河流,海河五大支流之一。上游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的桑乾河,在河北省懷來縣納源自內蒙古高原的洋河,流至官廳始名永定河,全長650公里,流域面積5.08萬平方公里。流經山西、河北兩省和北京、天津兩市入海河,注渤海。主要支流有壺流河、洋河、媯水、清水河等。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并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大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其部分河段依舊具有通航功能。


懷九河自懷柔縣黃花城鄉東宮,流經九渡河、四渡 河,于前辛莊入懷柔水庫。源頭有黃花城東溝和西溝兩 支。東溝發源于黃花鄉杏樹臺、廟上一帶。西溝發源于延 慶縣大莊科,經西水峪入懷柔縣境,于黃花城南東宮與西溝會合形成懷九河干流。全長68.9公里,總流域面積 347.2平方公里。

潮白河是京東第一大河,流經順義32公里,水域面積14.8平方公里,河面寬度平均500米,最寬水面達800米,河道平均水深2.5米。已建成5閘8橋,即:牛欄山橋、向陽閘橋、俸伯橋、潮白河大橋、河南村閘橋、柳各莊閘橋、蘇莊閘橋、沮溝橡膠壩,實現了五級梯級蓄水。


溫榆河位于北京市東北部。自沙河水庫至通縣北關攔河閘,是大運河的上游。發源于北京市昌平區軍都山麓。上游由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條支流匯合而成。全長47.5公里,其間又有藺溝河、清河、龍道河、壩河、小中河匯入。流域面積4423平方公里。1970年至1972年曾兩次整治,沿河筑堤,并建閘4座。藺溝河口以上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400立方米/秒;藺溝河口以下按20年一遇設計,5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1562立方米/秒。灌溉農田20萬畝。溫榆河古稱濕余水、溫余水。


天津市


獨流減河(Duliujian River)是天津市一條重要的行洪河道和南部防洪的重要防線,屬大清河系,引泄大清河和子牙河洪水直接入海的人工河道。因上口在獨流鎮附近,故名獨流減河,也有單獨流入大海之意。


薊運河是海河流域北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干流河道始于薊縣九王莊,流經本市薊縣、寶坻、寧河、漢沽四個區縣,止于漢沽區薊運河防潮閘,全長144.54公里,經永定新河入海。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并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大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其部分河段依舊具有通航功能。


箭桿河發源于順義縣城東木林鎮,經順義縣4個鄉 于后祖溝村附近入潮白河。全長27.5公里,流域面積 236平方公里。中下游有江南渠、蔡家河匯入。1939年潮 白河蘇家閘被洪水沖毀,潮白河奪箭桿河道南流,箭桿河 所余上游河道遂成為潮白河支流。為順義縣東部主要排水河道。

河北省


灤河 Luan River 亦作Luan Ho或Luan He。舊稱濡水(Ju Shui或Ru Shui)。位于中國河北省東北部,發源于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西北的巴彥古爾圖山北麓,流入內蒙古自治區稱閃電河,在多倫縣附近,有上都河注入稱大灤河,經兩度曲折,轉回河北省,在郭家屯附近匯小灤河后稱灤河。中游穿行於燕山山地,在承德地區先后匯興洲河、伊遜河、武烈河、鸚鵡河(熱河)、柳河、瀑河等支流,在喜峰口穿過長城。下游匯青龍河,最后在樂亭縣、昌黎縣間分成幾道細流,經過約50公里(30哩)寬的三角洲注入渤海灣。灤河全長885公里,干流呈東南向,橫穿燕山和冀東平原,流域面積4.49萬平方千米。
 

上海市


長江
 

黃浦江(常誤寫為“黃埔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淀峰的淀山湖。淀山湖接納了上游太湖流域的眾多來水,有人認為黃浦江的水源于浙江安吉龍王山,但淀山湖以上的河流不能稱之為黃浦江。黃浦江全長約113千米,河寬300-700米,終年不凍(除清朝時期,有過冰凍記錄),是中國上海重要的水道。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條支流。它流經上海市區,將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東。


福建省
 
閩江是中國福建省最大河流。發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寧縣均口鄉。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匯合后稱閩江。穿過沿海山脈至福州市南臺島分南北兩支,至羅星塔復合為一,折向東北流出瑯歧島注入東海。以沙溪為正源,全長577公里(中國國家地理的說法是541公里),流域面積60,092平方公里,約占福建全省面積的一半。
 
富屯溪是閩江的中源,又名邵武溪。源出武夷山脈光澤縣同前鄉岱坪村,到南平市王臺鄉沙溪口匯合沙溪,在南平市和建溪匯合后而成滔滔的閩江大流,是閩江上游的三大河系之一。全長285公里,落差1061米,由金溪、杭溪、杉嶺溪、樵溪等50多條溪流匯集而成。它流貫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光澤、寧化、建寧、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南平等縣市,流域面積12080平方千米。
 
廣東省
珠江,或叫珠江河,舊稱粵江,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按年流量為中國第二大河流,全長2400公里。原指廣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來逐漸成為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河的總稱。其干流西江發源于云南省東北部沾益縣的馬雄山,干流流經云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自治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廣東三水與北江匯合,從珠江三角洲地區的8個入海口流入南海。北江和東江水系幾乎全部在廣東境內。珠江流域在中國境內面積44.21萬平方公里,另有1.1萬余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內。2011年4月1日起,整個珠江流域將史上首次統一禁漁。
東江長度523公里,流域面積25325平方公里,流量700立方米/秒。(政府網) 中國南方大河珠江的支流。在中國廣東省東部。發源于江西省尋烏縣、定南縣、安遠縣。上源稱尋鄔水(渡田河),西南流入廣東省,經龍川縣,至惠州市折向西,過東莞市流入珠江,在獅子洋出虎門入海。干流全長約523公里

東江,總落差約440公尺。主要支流有安遠水、篛江、新豐江、秋香江、西枝江和增江等,流域面積32,200平方公里。龍川縣以下可通航。
 
海南省
 

南渡江,海南島最長河流。發源于昌江、白沙兩縣交界的壩王嶺(黃牛嶺附近),東北流經白沙、儋縣、瓊中、屯昌、澄邁、瓊山等縣,主流在瓊山縣與海口市邊境入海。長314公里,流域面積7176平方公里。河流入澄邁之前,穿行在山丘之中,比降大,河岸陡,河谷狹窄,多為石底河床,水力充足。從澄邁金江鎮后,南渡江主要在玄武巖臺地和淺海沉積臺地中流過,地勢開闊,河床坡度較緩,河谷較寬。潭口以下進入三角洲,河道有數支分汊。


昌化江,也稱昌江,是海南島的第二大河,它發源于海南瓊中黎母山林區的空示嶺,橫貫海南島的中西部,河流自東北向西南流過瓊中五指山,在樂東縣轉向西北,最后從東方市穿過昌江縣的昌化港西流入南海,在入海口沖出一個廣闊的喇叭口。昌化江干流全長232公里,流域面積5150平方公里,總落差1270米。 隋代昌化縣治在今河口北側,昌化江因此得名。


寧夏回族自治區
 
黃河
 
清水河
黃河上游支流。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古代稱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發源于六盤山東麓開城鄉境內的黑刺溝腦,向北流經固原、海原、同心、中寧等縣,在中衛的泉眼山西側注入黃河,長303公里。是寧夏境內流入黃河最大、最長的支流,在固原地區境內流程180公里(直線),流域面積8499.6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1.65億立方米。近些年來,由于污染和干旱等原因,清水河已經開始變成一條臭水河,受整個氣候的影響,流量不斷減小。表現出干旱半干旱河流的特點。

青海省


通天河是長江上游中的一段,它上起囊極巴隴與長江正源當曲相接,下至玉樹藏族附近的巴塘河口同金沙江相連,橫貫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全境,河長813公里。

黃河
 
長江北源楚瑪爾河,位于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楚瑪爾”為藏語,意為“紅水河”,又譯為曲瑪萊河、曲麻河、曲麻曲。流域呈狹長形,橫臥江源地區北部,匯集昆侖山南坡來水匯入通天河,流域面積20800平方公里。楚瑪爾河源頭地區的北部與西金烏蘭湖、可可西里湖等內陸湖區相鄰。地勢平坦,海拔5000~5150米,山嶺比高約200米,受構造控制呈北西西走向。由于氣候干燥,降水量僅 250~300毫米,蒸發量為1800毫米左右,所以地面多干涸溝谷,植被稀少,砂礫廣布,湖泊萎縮,風積地形發育。
 

香港特別行政區

雙魚河(英文名為River Beas或Sheung Yue River)是香港新界北區梧桐河的支流,由雞公嶺及大刀屻等山溪起流經元朗八鄉、坑頭大布、古洞至河上鄉,在虎地坳與梧桐河匯合。因為雙魚河的緣故,上水及粉嶺一帶古時名為“雙魚市”。

林村河的地理位置是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林村河是香港僅存的大型低地河流。因部份水流源自觀音山,因而又名觀音河。林村河是一條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區的河流,源自大帽山及觀音山。


澳門特別行政區

臺灣省

淡水河為中國臺灣第三大河川,發源于中央山脈北端的品田山,流域面積2726平方公里,河長 158.7 公里,主流上游為大漢溪,新店溪及基隆河二大支流蜿蜒經臺北地區平地,分別于江子翠及關渡二地匯合成本流后向西北流,于淡水鎮油車口注入臺灣海峽。流域上游大漢溪發源于品田山,河長135公里,流域面積1163平方公里,水力蘊藏豐富,目前已開發者有榮華壩、義興電廠與石門多目標水庫工程,為臺灣北部灌溉及公共給水之樞紐;石門以下河床轉寬且平緩,淡水河航運全盛時期,舟楫曾航行至大漢溪。
 
 
花蓮溪發源于臺灣島花蓮縣中央山脈丹大山支脈之拔子山。主要支流有木瓜溪,壽豐溪,萬里溪,馬鞍溪,光復溪。流域面積1507.09平方公里,干流長度57.28公里,洪水流量16600秒立方米。平均坡度為1 : 285,流經花蓮縣吉安鄉,壽豐鄉,萬壽鄉,鳳林鎮,光復鄉,秀林鄉,萬榮鄉,花蓮市。出海口有花蓮溪出海口自然生態保護區,北起阿美文化村北側防波堤,南至臺十一線八公里處,也就是花蓮溪出海口約五百公頃的范圍區內。花蓮溪口位處河、海、山交界處,也正是生態交會處,物種資源豐富,計有一百七十種鳥類,十九屬二十二種魚類。
 

濁水溪,中國臺灣省最長河流。位于臺灣本島西中部,河長186.4公里,流域面積3100平方公里。源出中央山脈合歡山南麓,向南接納萬大溪,沿山脈走向南下,接納南來的郡大溪后,向西流,穿行于中低山和丘陵地帶,與來自南部玉山的陳有蘭溪匯合后,流出山地;向西流經平原地區,主流經西螺入臺灣海峽。


大甲溪是臺灣中部重要的河川,屬于中央管河川,主流上游為南湖溪,其源流中央尖溪發源于南湖大山東峰(標高3,632米),流域主要分布于臺中縣,并包括南投縣、宜蘭縣之一小部分。流經梨山、佳陽、德基、谷關、白冷、馬鞍等聚落,流入東勢鎮、新社鄉后,逐漸進入平地,后流經石岡鄉、豐原市、后里鄉、神岡鄉、外埔鄉、清水鎮、大甲鎮及大安鄉,最后注入臺灣海峽。
 

大肚溪又名烏溪,發源自臺灣島中央山脈合歡山東麓。流經南投縣、彰化縣、臺中縣后,在臺中縣龍井鄉和彰化縣伸港鄉之間流入臺灣海峽。大肚溪有北港溪、南港溪二源,全長116公里,流域面積3062平方公里。大肚溪河口濕地廣大的潮間帶屬泥質灘地,由大肚溪中、下游沖刷而下的有機物質,使此地具有豐富的潮間帶生物相,故吸引大批的水鳥聚集于此,種類、數量和密度皆為臺灣島之冠。


完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河流大全
中國河流眾多,獨立水系共有35個,最主要河流流域有16個,你知道是哪些嗎?
中國主要河流概況
中國地理之地形地理第32篇:中國西南16大河流
帶您領略中國的十大名河
湖南四水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镇平县| 临沧市| 崇左市| 灵武市| 南皮县| 贵南县| 蒙城县| 长海县| 康定县| 封丘县| 屯门区| 齐齐哈尔市| 金乡县| 娱乐| 佛冈县| 赞皇县| 许昌县| 永仁县| 怀安县| 木兰县| 永城市| 宁都县| 项城市| 湄潭县| 尼木县| 洛浦县| 塘沽区| 永康市| 定远县| 邵武市| 德安县| 龙海市| 平山县| 弥渡县| 衡水市| 新巴尔虎右旗| 嘉义县| 景泰县| 和田市| 桐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