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詩聯姻是十分古老的話題,歷史上以酒詩(詞)而垂青于世的不乏其人,李清照可謂其中的佼佼者。
宋代詞人李清照的晚年是在孤苦離愁中度過的。靖康年間,金兵入駐中原,她與丈夫趙明誠流寓江南。趙明誠病故后,她又輾轉漂流于杭州、紹興、金華一帶。她只身飄零過的這幾處留下了她以酒入詞的杰作。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首《武陵春》是作者50多歲避居金華時寫的。當時,她的酒量仍不減當年,泛舟于婺江,以酒澆愁,無限感慨。
李清照現存的六十首詞(其中確定無疑的李詞四十五首,存疑十五首)中,詠嘆酒的有二十九首;在確定無疑的四十五首李詞中,有二十二首寫到酒。在這些酒詞中,可謂首首婉約自是凄苦的離愁,闋闋傷懷離不開酒韻、酒情……
酒是微妙的,看形似水,烈性宛如奔馬。年輕時李清照常與丈夫飲酒賦詩,酒滴心穿,她以悟出駕馭她的捷徑;以酒為媒,她以開辟了詞壇中獨樹一幟的微觀世界,極細微地描摹人物心態。看下面的詩句:“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訴衷情》)這首閨怨小調,是以委婉的柔情托夢給她的丈夫的。原來那是一天晚上,李清照與友相聚,飲了不少酒,想不到竟然醉意盎然。侍女扶她回到臥房,寬衣卸妝已是夜深人靜。后半夜醉意漸退,忽聞一陣濃郁花香,熏破了剛才和丈夫相會的好夢。她怎么也睡不著了,閑愁越攪越濃,勾起強烈的念舊情懷。對花凝思,是酒激起了她這傷感的憶夫之情。
“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永遇樂》)“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聲聲慢》)誠然,謝絕香車寶馬,自家淡酒依然不能解愁,過雁,落花,梧桐,細雨,無一不是引愁之媒,真是酒力不勝風力,淡酒難解濃愁。“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酒。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菩薩蠻》)女詞人借酒澆愁并未局限于個人的愁怨,陷于苦酒的沉醉更是為了消除凝重的鄉愁。在那封建專制社會,女人愛酒絕少,甚至不準有所愛慕的權利,而李清照敢獨酌,或邀友對飲,確實不凡,酒和情將一個女子微妙的心態融進詞里,譜寫出女詞人生命的絕唱。
無疑在那特定的社會動蕩中,李清照是一闋詞、一杯酒載的蚱蜢舟!
轉載注明:華夏藏酒網(www.hxc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