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出處】
明·高啟《詠梅九首(其一)》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fēng)愁寂幾回開。
【譯注】
梅花身處鋪滿大雪的山中,它如一位清高脫俗的居士;梅花生長在幽靜的林間,如月下的一位美人。
【說明】
高啟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詩人,“吳中四杰”之一,前人稱其《梅花九首》“飄逸絕群,句鍛字煉”。這九首梅花詩,首首讀來都有孤獨(dú)高傲而無凄涼抑郁、憐梅惜梅卻不神傷心碎的特點(diǎn)。歷朝歷代詩人詠梅之作眾多,相比之下,高啟寫梅獨(dú)攝其魂,確有不俗之處。
【賞析】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這兩句是描寫梅花的千古名句,上下兩句皆用典,是虛寫。“雪滿山中”句引自東漢袁安臥雪, 袁安未達(dá)之時,洛陽大雪,人饑皆外出乞食,唯有袁安獨(dú)自僵臥不起,洛陽令見而賢之,舉為孝廉。“月明林下”句引自隋朝趙師雄月夜林中逢美,醒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睡在一棵大梅樹下。
“雪滿山中高士臥”,別人都為了生存而到處乞食,只有袁安不為所動,不攀不附,更不會為了幾斗米而折腰,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高潔的品質(zhì),用到梅花的身上十分恰當(dāng)。“瓊姿只合在瑤臺”,在詩人的眼中,梅花不是俗物,而是只合待在瑤臺之上的瓊姿,是天上尊貴的神仙,所以梅花自是不同于別的花品。梅花不屑在塵埃之中生長,它身處鋪滿大雪的深山,這才是這位孤高拔俗的隱士的愿望。天降大雪,雪滿山中,只有梅花才能保持自身的高潔,不動不搖,冒寒迎雪。更多有關(guān)梅花的古詩詞名句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www.xigutang.com)
“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不僅擁有美好的品質(zhì),它還有美麗的外形。當(dāng)年趙師雄月夜逢美,與美人共飲,醒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一棵梅樹之下,是否梅花便是美人的化身呢,抑或是美人就是梅花的化身呢?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種,還是世人愿意親近的美人?不過,梅花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當(dāng)然不能輕易窺到,若去鬧市中尋覓,無異于水中撈月。除非摒棄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風(fēng)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時,你才能見到她款款而來,她的神情是那么超朗閑雅,她的容貌是那么清秀動人,便如《世說新語》中的詠絮才女謝道蘊(yùn),“神情散朗”,有“林下風(fēng)氣”。
獨(dú)立而飄渺,猶如高士;秀雅而驚艷,猶如美人,內(nèi)在美與外在美合而為一,這才是詩人心目中的梅花,詩人寫梅,亦有自比,詩人若不先稟有梅的靈性,又安能窺到梅的靈魂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