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山東省有個縣令,貪贓枉法,欺壓百姓,處處剝削。有一次,借過生日之名,硬逼窮苦百姓送禮。一位過路秀才知道其中苦況,憤憤不平。于是,寫了一副對聯,當壽禮送去。縣令見過路秀才都送了壽禮,非常高興,連忙打開看,只見壽聯寫的是:
大老爺過生,金也要,銀也要,銅錢也要,紅白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百姓該死,稻未熟,麥未熟,高梁未熟,青黃兩不接,送甚東西?
原來是副諷聯,縣令勃然大怒,氣急敗壞地叫差役逮捕送聯人,那知送聯秀才,早已不知去向了。
過了幾年,這個縣令,用貪贓的錢財,替自己和兒子,都買了個“進土”的頭銜,混到京城,做了京官。而且恬不知恥地,在自己的京宅門口的柱子上,寫了一副對聯:
父進土,子進士,父子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聯文俗不可耐,無非是小人得志,自嗚得意。說也湊巧,當年給他送壽聯的秀才,剛好也到了京城。當他看到贓官門柱上的對聯,可笑又可惱,秀才很想治治他。過了幾天,秀才終于想出辦法來了。他連夜來到贓官家門口,將門柱上的對聯添幾筆,然后悄悄離去。
第二天,贓官們前圍滿看門柱上對聯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竊竊私語。贓官開門出來,一看,差點兒氣昏過去。原來門柱上的對聯已變成: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